回首頁高雄長庚醫院全球資訊網 mail  
Chang Gung     
    
 
                   



現在位置:首頁>
衛教資訊>衛教文章
   
   

 

 
 
 
 
 
 
 
 
 
 
 
 
 
 
 
 
 
 
膽道癌
郭垣宏醫師
壹、背景  

膽道系統分布在整個肝內,從肝細胞表面形成的微膽管開始,逐漸匯合成小膽管、左右肝內膽管再穿出肝外合成為總肝管,與膽囊管匯合後成為總膽管,最後開口於十二指腸壺腹處。膽道癌,也稱為膽管癌,在台灣是一種不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肝腫瘤,它源自於膽管內皮細胞,可以從任何有膽管的地方產生。依生長的位置不同而分為肝內膽道癌、肝門膽道癌(左右肝管匯合處)及肝外膽道癌。依腫瘤生長的形式則可分為最常見的浸潤型腫瘤(沿著膽管生長);結節型(腫瘤向外生長成一腫塊)及乳突型(腫瘤沿膽管內緣形成乳突狀突起)





貳、危險因子  

患者平均年齡較大,約為60-65歲,通常以男性略多,其致病原因仍然不明,但下列危險因子可能增加罹患膽道癌的機率:先天性的膽道囊腫,原發性的硬化性膽道炎,肝內寄生蟲(如中華肝吸蟲),潰瘍性大腸炎,化學藥劑暴露(如CCL4)等。另外,肝內膽道結石也會增加罹患肝內膽道癌的機會。

參、症狀  

膽道癌並無特別症狀,患者的臨床表現會因為腫瘤的位置而有所不同,通常肝門及肝外膽道癌因為容易造成膽管阻塞,膽汁滯留而引起黃膽,甚至造成發炎感染,出現敗血症,其他次要症狀則多為腹痛或體重減輕等。而肝內膽道癌,若無合併肝內膽道結石者,所呈現之症狀與一般肝腫瘤相類似,如不特定之腹痛或肝腫大等;而合併肝內結石者,則會出現發燒、畏寒、黃膽及腹痛等症狀。

肆、診斷  

血液檢查: 患者一般肝功能檢驗,可能會不正常,尤其膽紅素濃度及血清鹼性磷酸酵素如果升高,表示膽汁排泄有阻礙,但是與其他疾病引起的黃疸,無法作區分。至於腫瘤標記如CEA以及CA19-9之升高,可視為患者是否罹患膽道癌的篩選參考工具,但並不具有診斷意義。 影像學檢查: 影像診斷的目的是確定腫瘤的存在,以及評估腫瘤大小及分布的範圍,判斷病人是否適合開刀。腹部超音波對於膽道的擴張及肝內的腫瘤有很好的偵測率,是很好的篩檢工具,但缺點是對肝外膽管癌的評估較困難。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對腫瘤本身、週遭血管、附近組織及淋巴轉移都有很好的偵測。對於期別的診斷有超過九成的正確性,缺點是無法提供整體膽道的影像,以供外科醫師作術前評估。磁振膽道造影術則能提供整個膽道的影像,作為期別診斷與術前評估的依據。內視鏡逆行性膽道攝影則是一種侵襲性的檢查。它藉由內視鏡的幫助將一根細管插入十二指腸的乳突,施打顯影劑以觀看膽管的變化,對於肝外膽管有非常好的診斷,另外也可以進行治療性的手術或切片,缺點是患者較不舒服而且少數可能會有胰臟炎、膽管出血等併發症。內視鏡超音波則是將一細小的超音波探頭裝在內視鏡的頂端,然後在胃或十二指腸進行超音波掃瞄,確定腫瘤侵犯的深度,缺點是因為穿透力差,對於遠離病灶的器官無法進行掃描。

伍、治療與預後  

當腫瘤仍侷限於膽管內,通常還不會引起症狀,故很少被發現。手術切除,是治療的唯一選擇。開刀的範圍則決定於腫瘤的位置及大小。如果腫瘤已侵犯局部淋巴結、周圍肝組織或轉移到其他器官,無法完全切除時,可以作姑息性療法如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等。患者若因腫瘤阻塞膽管引起皮膚搔癢或感染,可以接受支持性療法如經皮膚放引流管到肝內膽管內,把膽汁引流到体外;或藉內視鏡將引流管穿過腫瘤狹窄處,把膽汁排到十二指腸中。若這二種方法都無法成功的排出膽汁,則可考慮作繞道手術,引流膽汁。
膽道癌的預後與腫瘤本身能不能切除有絕對的關係。一般手術切除率約為20-30%左右,平均生存期為13個月,很少超過5年。如無法手術切除,單作姑息性療法,其平均生存期約只有6至7個月,很少存活1年。

陸、預防  

目前關於早期膽道癌並無良好的篩檢方法,且多數患者找不到致病的危險因子,但是即便如此,避免寄生蟲感染,少接觸不必要化學物質,積極處理肝膽結石等,或許可以減少膽管癌發生的機會。

 
 
     
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面對面診斷。
所有門診時間僅供參考,最終以醫院當日公佈為准。
  聯絡資訊:高雄市83301鳥松區大埤路123號  電話:07-7317123轉8301
網頁內容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胃腸肝膽科系版權所有 網頁維護: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