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氣喘有許多共通的準則,然而這些準則的產生也都需要有實驗證據來支持。這些證據大致可做以下分類︰
Level I ﹕至少有一個以隨機取樣所做的臨床試驗獲得的證據支持
Level II ﹕至少有一個以世代性 (cohort) 或病例對照 (case-control)
的實驗方式且設計嚴謹的臨床試驗所獲得的證據支持。
Level III ﹕經由許多專家根據臨床經驗共同討論而得來的結果
氣喘病是慢性病,長期規則的治療是控制疾病的不二法門。但目前許多氣喘病人與家屬皆無法接受此作法,經常在病況改善時,因害怕長期服藥的副作用而自行停止用藥,結果導致病情不斷復發,甚至愈來愈嚴重。由台灣醫療及公衛學者的調查資料顯示,氣喘罹患率逐年增加,且更高居國人死亡率前十名,縱使健保局每年花了不少錢在治療氣喘病人,且目前治療方法與藥物比以前好得多,氣喘的控制尚不如預期。因此,病人與家屬和醫師間的溝通更顯得重要,因為有不少患者不知氣喘病該如何診斷與治療,甚至對使用多年的藥物,仍說不出藥名,更不用說瞭解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病人與家屬只知依照醫師吩咐,在疾病惡化時吸自己不太瞭解的藥物,也不瞭解如何尋找引發或激發自己疾病的原因,使氣喘的控制一直無法穩定,最後因經常跑急診或住院治療,使自己對氣喘的治療覺得非常灰心。因為這麼多的疑問家長無法瞭解,而去尋求解決之道,使得自己的愛兒長久受氣喘折磨,這更顯示出醫病關係的重要,更襯托出各種氣喘衛教活動的積極角色。1991年9月受世界矚目的全球氣喘創議組織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訂定的氣喘治療指引,提出所有治療氣喘病人的醫師應該提供病人六項服務,以便病人能作好氣喘的自我管理。此六項服務分為六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