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適應
外耳廓重建住院期間約多久?照顧有何特別注意之處?

自體軟骨移植的外耳廓重建術是一個「手術困難,術後照顧容易」的手術,術前手術部位儘可能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住院期約一星期,術後傷口護理只需由家屬協助以生理食鹽水或 煮過之冷開水沾濕棉棒清理傷口,並按時塗抹藥膏,勿使傷口感染外,無須特別的照顧,傷口疼痛處置方面,除口服止痛藥外,亦可自費由麻醉科醫師配合將軟管放置於患者的脊柱,做疼痛控制,待術後兩、三天比較不痛即可拔除。

外耳廓重建後,重建部位之皮膚觸覺如感到異常,可否再接受手術,讓皮膚的觸覺回到開刀前?

許多接受過外耳廓重建的患者表示,其重建耳好像比較「沒有感覺」;但也有患者的狀況是感覺「特別敏感」。根據文獻統計,過去用Dr. Burt Brent的手術方法,重建及正常耳朶對冷熱、溫度、痛覺並無顯著差異,不過在手術時可能會傷及一些神經,或許這就是導致患者感覺異常的原因。運用「神經阻斷」的技術也許可以改善,但無法藉由第二次手術來讓皮膚的觸覺回到開刀前。

自體重建的外耳廓所能承受的外部壓力是否和一般正常耳一樣?

臨床上,病人術後一個半月,上體育課、打球都沒問題。自體重建之外耳廓比人工義耳或其他人工材質重建的耳朶更能承受一般碰撞,但即便如此,自體重建的耳朶與正常耳朶相較,所承受的最大外力強度只約達正常組織的80%,外傷的承受力還是比較弱,基本上,正常耳的軟體是可以彎折的,但是自體軟骨重建的耳朶是一個硬的、不能隨意彎折的耳朶,面對巨大的外力,如球棒重擊,還是會受傷,因此須建議患者儘量避免進行碰撞型的運動。

外耳廓重建的患者,是否有特殊的生涯規劃限制?

做外耳廓重建前,患者也需有生涯上的規劃與考慮。如果患者以後的志向是想從事易有肢體碰撞的工作,如柔道選手、打籃球、棒球,就不太合適,因為生活中免不了要有很多 激烈的肢體碰撞。

重建耳朶為何會有長毛髮的情況發生?醫療上如何改善?

外耳重建時的重建位置,如未定位在「以毛髮不超過耳輪週圍的凹槽」為界,就會造成患者的的重建耳有毛髮增生的困擾。如患者的毛髮真的低過這條線,一般標準手術法是:在第一次手術時把筋膜抓下,將有毛處置換。已完成重建的患者如果有耳朶長毛的情況發生,則可用雷射除毛、或電針燒的方式處理。長毛的面積如果不大,則可考慮把皮瓣掀起,將毛根去除;但大面積則不適合這麼做。

外耳廓重建完成後還可以穿耳洞戴耳環嗎?

不行,因為一旦穿耳洞將影響下面的軟骨,導致軟骨整個發炎,傷口癒合的情況就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