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病入院的階段,此時的運動,以床邊手腳的關節運動為主,主要用意是避免因長期臥床導致關節僵硬或深層靜脈栓塞,
慢慢地我們會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如讓病患做一些柔軟操,在病房內走路等運動,先以短時間但多做幾次的方式,
再逐漸增加每次運動的時間。舉例來說:先以每次走路3分鐘休息2分鐘再走3分鐘,ㄧ天做3回,最後是每次10分鐘,1天作2 回。
出院後進第二階段,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心臟內科醫師會安排病患接受心肺功能耐力測試,(詳見.
心肺功能檢查)、(詳見
檢查流程海報)
根據測試結果,
復健科醫師會開立運動處方,包含運動強度,運動模式,頻次(ㄧ周幾次),時間(ㄧ次做多久)。
我們建議病患經復健科門診到醫院接受ㄧ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訓練。這個時期的運動訓練,
主要目的是改善病患的體能,恢復正常的運動耐力。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到醫院復健,在家做不可以嗎?病患到醫院接受訓練,原因如下:
1.因為訓練強度大大提高,有較大風險,在醫院我們中心設置在心臟內科專科病房內,並隨時監測心電圖、
血壓及各類徵象,安全性當然比在家好。
2.通常心臟衰竭病患的體力都已經有衰退情形,本身並不清楚自己到底可以承受多激烈的訓練;依我們的觀察,
病患在家自行訓練的強度遠遠不及所需求的。
3.心臟衰竭病患的日常生活習慣通常是比較偏於靜態,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固定時間到院運動可以重新養成運動習慣,
而且病友間相互鼓勵監督也會產生團體效應增加運動的動機。
如此經過3-6個月的訓練後,運動治療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所謂居家維持期。
這個時期的主要目的是要維持運動習慣。這時候病患已經熟悉身體對運動所產生的反應,
比較能掌握適宜的運動強度與危險徵象。可以透過與復健科的醫師或治療師的討論,
將運動訓練改成居家以各式不同的運動模式如打拳,游泳,爬山等方式繼續下去。
過去流行病學的研究,證實身體活動量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有關,透過增加身體活動量,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40-50%的機率。研究發現不論性別,身體活動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顯著相關,從事規律身體活動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而由以上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增加身體活動量確實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降低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提前死亡。而我們在臨床上發現,進行運動訓練的病患,除了運動時的攝氧峰值有顯著的改變之外,病患也表示日常工作的耐力增加,呼吸喘的情形有改善,不會動輒就喘起來,連一開始要由家屬陪同前來的病患,也可以進步到自己前來進行運動訓練了!可見運動訓練的效益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