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用止痛癢藥膏 過量會要命 林杰樑醫師 據2007年6月外電報導,美國1名高中田徑女選手猝死,調查發現,死因是過量使用市售肌肉酸痛藥膏,而毒品檢驗顯示,死者體內的水楊酸甲酯含量超出安全劑量的6倍多。 是因為使用過量的肌肉酸痛藥膏,造成藥物中毒致死。 市售的痠痛貼布、藥膏以及噴霧或凝膠等,因為使用方式是塗抹在皮膚,而非口服到體內,因此使用者常會不以為意不自覺就使用過量,一痛就擦,一痛就擦,造成藥物中毒而不自知。民眾不知道皮膚還是會吸收外用藥膏,這些治療酸痛的藥品,內含有包括水楊酸或是其他非類固醇消炎藥等成分,水楊酸過量使用時,會引起身體酸鹼值與電解值等不平衡與酸中毒反應,引起呼吸困難、急促,嚴重甚至造成心律不整與心臟麻痺猝死。臨床上,也常見病患擦抹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膏,引起急性腎衰竭,腸胃出血等問題。曾經有一名有脊椎疼痛問題的洗腎病患,因醫師考量患者長期洗腎,選擇開立外用止痛藥膏而非口服藥物,沒想到,患者卻出現胃出血不止的症狀,後來仔細詢問發現,患者只要一痛起來就塗藥,幾乎兩、三天就會用完一條藥膏,才會造成胃出血副作用。雖然皮膚吸收比不上直接口服,但若患者不斷塗抹藥物、給皮膚足夠時間吸收,可能在不知不覺間累積相對高的劑量在身體裡,如同時服用相同成份的止痛劑,就可能會發生中毒。另外,外用藥千萬不要口服,曾有民眾迷信偏方,在頭痛時口服紅花油,或幼童將萬金油吃進肚子,導致中毒案例。 相同的,市售的止癢藥膏使用也有相同情形發生。民眾經常是自行由藥房購買或由診所醫師開藥,一癢就擦,一癢就擦,不只是厚厚的擦,更是大面積的擦,造成藥物中毒而不自知。常常一個月份的藥量二三天就擦完,不夠再跟藥房購買。止癢藥膏的主要成份常是類固醇,即是俗稱美國仙丹。民眾不知道過量使用會引起水腫、月亮臉、水牛肩、皮膚變薄、易出血有的人。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胃出血、及股骨頭壞死等併發症,如引起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則相當高。腎臟病人、老人家常因皮膚乾燥引起乾皮癢,宜將少量藥膏加大量嬰兒油混合,再擦拭,可避免藥膏使用過量。 預防之道 雖然如此,民眾並不需過度焦慮,要注意使用外用藥膏時應該遵從醫師指示與包裝上註明的使用方法,不能因為身體痛、癢難耐,就毫無限制使用。藥膏通常一天使用一到兩次,薄薄的一層即有效,不宜大面積的擦拭。貼布的吸收劑量比藥膏更少,但用量一樣不能太多,每片貼的時間不宜超過六小時,一天最多兩、三片。如果症狀持續沒有緩解,應該要就醫進一步找出病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