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故事

大腸癌腹膜轉移 溫熱化療患者感恩重生

張貼日期:2017/8/11

轉載自由時報

「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個案發表會。(記者蔡宗勳攝)

2017-08-08 12:42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國人惡性腫瘤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都由大腸直腸癌奪冠,而且轉移機率高,往往令醫師挫折不已,嘉義長庚醫院去年起結合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切除手術與溫熱化療,已成功讓6位病人重獲新生,而這也是全球迄今僅有的6例。

嘉義長庚外科部長黃文詩表示,大腸癌手術治療成效雖佳,然而遇到癌細胞腹腔轉移,就相當棘手,即便目前已有最新的標靶藥物治療,還有最夯的免疫療法,但往往效果有限,只是延長患者生命而已。

依去年底國外發表的醫學文獻指出,移癌切除或腫瘤減積手術合併溫熱化療來治療腹膜轉移的病患,治療效果遠比傳統的注射型或口服藥物更好,甚至有治癒機會。

嘉義長庚院長林志鴻說,嘉義長庚醫院成立全國第一個多專科的溫熱化療團隊,成員涵蓋直肛外科、婦產科、一般外科、胸腔外科、腫瘤內科以及影像診斷科等專科醫師,已完成近百例的溫熱化療個案,也陸續發表文獻於國外著名的醫學期刊。

黃文詩指出,嘉義長庚有豐富的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切除手術經驗,加上溫熱化療團隊,發展出獨步全球的「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至今完成6個手術個案,也是全世界僅有的6例。

今天早上有三個重獲新生個案現身說法,曾姓患者表示,年初癌細胞轉移之後,醫生宣告最多可活半年,就在萬念俱灰之際,從網路看到嘉義長庚有溫熱化療,專程跑來看診,隨即安排「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術後狀況良好,目前靠口服化療控制。

六旬的張姓患者也說,手術時間長達12小時,但隔天就轉普通病房,一個禮拜出院,復原狀況只能用神速形容,目前除胃口差的困擾外,其餘與常人無異。

 

曾姓患者(左)今年元月初手術,半個月後就能到處趴趴走。(記者蔡宗勳攝)

張姓患者感謝嘉義長庚院長林志鴻(右)與外科部長黃文詩(左)助其重獲新生。(記者蔡宗勳攝)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56348
---------------------------------------------------------------------------------------------------------------------
轉載自中央通訊社
嘉義長庚醫院發展「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
合併溫熱化療手術」,已完成6例個案,其中曾姓男患
者(前右3)等,8日現身說法,感恩獲得重生。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攝 106年8月8日嘉義長庚醫院發展「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 合併溫熱化療手術」,已完成6例個案,其中曾姓男患 者(前右3)等,8日現身說法,感恩獲得重生。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攝 106年8月8日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8日電)嘉義長庚醫院發展「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已完成6例個案,曾被醫師評估剩半年生命的病患,今年1月接受手術,今天現身說法,感恩獲得重生。

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林志鴻今天表示,自100年3月,院方發表新式「單切口腹腔鏡手術」,將傳統腹腔鏡手術多處切口集中於一處,術後傷口美觀、安全、且不大於5公分,因此,術後恢復快、住院天數短。

嘉義長庚醫院外科部長黃文詩指出,「單切口腹腔鏡手術」對大腸癌治療成效雖佳,但遇到癌細胞腹腔轉移,經常令醫師挫折不已。

黃文詩表示,院方從歐洲引進溫熱化療控制儀器,成立溫熱化療團隊,在外科手術清除腫瘤後,以含化療藥物的溫熱液體灌洗腹腔,有助徹底清除殘存癌細胞。

林志鴻指出,院方醫療團隊發展出「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將兩種困難而複雜的醫療技術合而為一,至今已完成6個手術個案,這6名患者分布北達宜蘭、南至屏東。

6個手術個案中,曾姓及張姓男患者、吳姓女患者今天到院現身說法,感恩獲得重生機會,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住高雄的曾姓患者,30餘歲,時常因日夜顛倒、喝酒,輕忽身體健康,去年5月間,身體不適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已是大腸癌第四期,合併腹膜轉移,先在台南地區醫院接受8次標靶藥物及化療治療。

當初醫師診斷生命剩半年的曾姓患者,今年1月到嘉義長庚醫院接受「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他說:「開刀到出院僅5天、1週後還到台東遊玩,1月開刀至今,胃口佳,身體胖了10多公斤,今天要特別感謝醫療團隊。」1060808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8080159-1.aspx

---------------------------------------------------------------------------------------------------------------------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2017-08-08 12:26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即時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95年起大腸直腸癌連續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大腸癌手術治療成效雖佳,若遇癌細胞轉移腹腔,治療棘手,過去患者有如被判死刑,嘉義長庚在外科部長黃文詩領軍下,發展獨步全球「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將2種困難複雜醫療技術合一,至今完成6個手術案例。

長庚院長林志鴻今天上午,帶外科部長黃文詩及溫熱化療團隊專科醫師,與曾姓、吳姓及張姓等3名手術治癒患者,舉行醫療新技術成果發表會,3名患者感恩黃部長讓他們重生,黃文詩以管中窺豹,「腸」治久安,形容手術療效; 不過這項手術,健保不給付,費用要18萬元。

黃文詩說,大腸直腸癌治療,最為人詬病是手術開腹,傷口遠大於其他癌症傷口,20幾年前傳統腹腔鏡手術引進,傷口縮小,但腸道切除與接合,傷口仍有7至10公分,影響美觀,還可能造成傷口併發症,6年前,嘉義長庚發表「單切口腹腔鏡手術」,將傳統腹腔鏡手術多處切口集中一處,術後傷口美觀安全,不大於5公分,術後恢復快,住院天數短,單切口大多位在肚臍處,癒合幾近無疤痕,至今完成800餘例。

但大腸癌遇到癌細胞腹腔轉移,即便有最新標靶藥物,或用最夯免疫療法,也常讓醫師有「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之慨。美國Paul Sugabaker教授1995年使用腹膜轉移癌切除或腫瘤減積手術合併溫熱化療,治療腹膜轉移病患,治療效果佳,還有治癒機會。

因此,長庚積極發展溫熱化療技術,成立全國第一個多專科溫熱化療團隊,累計完成近百個案,陸續發表文獻在國外著名醫學期刊,「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將2種困難複雜醫療技術合一,救治6名患者從各地到嘉義長庚接受治療,溫熱化療是將化療藥物用循環機導管,清除腹腔癌細胞。

嘉義長庚院長林志鴻(右)帶外科部長黃文詩(左),與曾姓、吳姓及張姓3名,以「單切...

嘉義長庚院長林志鴻(右)帶外科部長黃文詩(左),與曾姓、吳姓及張姓3名,以「單切口腹腔鏡大腸癌腹膜轉移切除,合併溫熱化療手術」治癒患者,舉行醫療新技術成果發表會。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長庚院長林志鴻帶外科部長黃文詩及溫熱化療團隊,與曾姓、吳姓及張姓等3名手術治...

嘉義長庚院長林志鴻帶外科部長黃文詩及溫熱化療團隊,與曾姓、吳姓及張姓等3名手術治癒患者,共同舉行治療大腸癌醫療新技術成果發表會。記者魯永明/攝影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29912

  • 嘉義縣朴子市嘉朴路西段6號(綜合醫學大樓14樓H區)
  • 電話:05-3621000
  • 篩檢諮詢櫃檯:05-362100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