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

 
   

 

◎如何增進溝通

居家治療手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介紹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常見疑問

急性病房網路簡介

恐慌衛教

常識介紹中年危機?

恐慌症介紹

 

 

恐慌症介紹

嘉義長庚 精神科周士雍醫師

認識恐慌症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適度的焦慮是必需的,可以用來應付各種突發狀況。但過度的焦慮就變成一種疾病,而最嚴重的病態焦慮,就叫作恐慌。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曾經驗過恐慌發作。那種感覺就像被嚇到,例如過馬路時突然有車子竄出、一同出遊的小孩在遊樂場不見了。這種瞬間的驚嚇,會造成我們心臟加速跳動,胃腸糾結,感到恐怖。在正常狀態下,這些危機過後,身體和心理的不舒服會隨之消失,我們又可以正常地生活。但如果這種感覺太過嚴重,在腦中形成揮之不去的記憶,或腦部神經傳導因而形成固定的迴路,之後即使在無壓力的狀態下,也可自然產生這種感覺,就變成恐慌症。恐慌症常見是在二十幾歲時開始發作,女性是男性的二倍,發生的原因並不完全清楚,與家庭遺傳、大腦結構、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心理素質等都有關係,第一次發作的常見誘發因素,包括親友過世、身體被診斷出某種疾病、被驚嚇、經歷車禍等威脅生命的事件,之後的發作,多數不需特殊情境,可以在吃飯、休息甚至睡覺時發生。

 

什麼是恐慌發作

恐慌發作是一種表現出多樣身體症狀的精神疾病,可能的現象包括有:

*心悸或心跳加速

*流汗

*呼吸困難或感覺呼吸不到空氣

*發抖或顫慄

*喉嚨哽塞感

*胸痛或胸部不適

*噁心或腹部不適

*頭暈、站不穩、頭腦昏沉或快暈倒的感覺

*打冷顫或發熱感

*感覺異常,麻木或針刺感

*失去現實感,感覺週遭事物不真實、失去自我感,感覺與自己疏離

*害怕失去控制或快要發瘋

*害怕自己會死亡

恐慌發作(panic attack)來得很突然,可以在數分鐘之內變得很嚴重,大約在半小時內恢復平靜,病人在送到急診室之前或到急診室時往往已經恢復,但急診醫師還是會做全套檢查,包括胸部X光、心電圖、抽血檢查等,結果常常都是正常,找不出原因,便建議病人再去看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腦神經內科,而經他科醫師詳細檢查還是正常。有些他科醫師會說這是「自律神經失調」(這其實是百年前使用的名詞,泛指任何身心問題,現代精神醫學已無此病名),開些該科醫師熟悉的藥物給病人,導致錯失治療良機,因此病人經常是在看了多位醫師沒有改善後,才會來到精神科。有些人會隱約覺得恐慌的發作與情緒有關,好像有開關一樣,是自己去啟動它的,是自己嚇自己。而恐慌發作時,病人的外表幾乎正常,周遭的人大部分並不知道病人正在痛苦著(此與「過度換氣」不同,他科醫師常分不清楚什麼是恐慌、什麼是過度換氣)。恐慌發作過後,如果變成持續擔心恐慌的再度發作,持續關注或擔心恐慌發作所帶來的後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臟病發、快發瘋了),或出現與恐慌相關、適應不良的行為(例如:刻意避開某些情境以免發作),以致生活、心理都產生了問題,我們就稱為恐慌症(panic disorder)。

 

什麼是懼曠症(agoraphobia

「懼曠症」這個名詞是由英文字面翻譯而來,但其意並非指害怕空曠。所謂agora是「廣場」之意,phobia是「畏懼」之意,過去西方社會罹患恐慌症的患者常在廣場人群中發作,所以稱為agoraphobia,過去中文翻譯成「廣場恐懼症」或「懼曠症」,目前診斷上則依其意翻譯成「特定場所畏懼症」。因為有些恐慌症的患者會在特定情境下出現恐慌發作,常見的例如:開車時或開車上高速公路時(許多高速公路上的龜速車,就是因為司機恐慌發作)、經過隧道、坐火車、搭捷運、搭飛機、搭電梯、剪頭髮、做臉、看牙醫、逛百貨公司、逛大賣場、看電影、在郵局或銀行排隊時。這些情境的共同點,就是讓人產生一時無法逃離現場的焦慮感,造成患者後來不敢去這些地方,或要去時會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因而不敢出門,這類患者就被稱為「恐慌症合併懼曠症」。恐慌症的盛行率約為4%5%,約3%4%沒有合併懼曠症,約1%2%有合併懼曠症。

 

恐慌症的治療

由於恐慌症的患者,常活在不知自己何時會再發作的陰影下,每天過著戰戰兢兢的生活,有些人甚至不敢出遠門、不敢獨處,生活步調大亂,若未得到適當的治療,長期下來可能惡化為憂鬱症。恐慌症既然是「自己嚇自己」,生理上沒有問題,那麼心理上如何看待它的想法就很重要,治療上有種稱為「認知治療」的模式,即改變對它的想法,不再怕它,告訴自己「不會死掉」、「不會停止呼吸」、「不會發瘋」、「很快就沒事」,甚至靜下來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靜候恐慌自然消逝,即可獲得改善;另有呼吸訓練或肌肉放鬆訓練,也可以有所幫助。當然,還有藥物治療,一般是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為主(俗稱抗鬱劑,如seroxat),但它的作用較為緩慢,需服用多天後才會漸漸出現效果;抗焦慮劑(俗稱鎮定劑,如xanax)作用較為快速,但發作時才服用容易產生心理依賴,變成每天出門都要把藥物帶在身上,建議把這類藥物拿來當作預防使用,減少發作,比較不會形成依賴。恐慌症的治療過程,是先幫助患者斷絕「身體症狀」與「感覺快死掉」間的心理連結,繼而減少發作,久未發作後便可忘掉恐怖記憶,找回身體健康的自信。一般而言,服藥半年,持續沒有發作,便會忘記服藥,即可慢慢停藥,大部分患者經過適當治療,都可以痊癒,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