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3年死因統計資料及國民健康署的2011年癌症登記資料,惡性腫瘤續居十大死因之首,胃惡性腫瘤發生率為每10萬人11.69(男性:15.23;女性:8.26;排名於男性為第6位、女性為第9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6位、女性為第5位(佔主要癌症死亡人數的5.38%),胃癌發生年齡的中位數為69歲,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為75歲。胃癌大部分發生於胃的遠端,且發現胃癌時往往已是中、晚期胃癌,國人胃癌術後的5年存活率約55%。
一、胃癌概述:
胃癌起初發生於最內層的黏膜細胞,增長的癌細胞其侵犯或傳播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
二、胃癌的主要症狀:
在早期階段往往無症狀,常自覺症狀時,胃癌已屬於中、晚期了。
不管有沒有症狀,建議進行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和治療。
三、胃癌的發現檢查和進行度診斷:
四、胃癌的進行度和和分期(Staging):
胃浸潤的深度與淋巴結的轉移與病人的預後有密切之關係。依據腫瘤浸潤深度,可分為早期癌(early cancer)和進行癌(advanced cancer)。僅侵潤胃壁之黏膜層(mucosa)或黏膜下層(submucosa)屬於早期癌。詳細分期則依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第八版(2017)胃癌的TNM分期:
| 胃癌T-N-M 分期 | |||||||
| 0期 | Tis | N0 | M0 | ⅢA期 
 
 | T4a | N1~2 | M0 | 
| ⅠA期 | T1 | N0 | M0 | T3 | N2 | M0 | |
| ⅠB期 | T2 | N0 | M0 | T2 | N3a | M0 | |
| T1 | N1 | M0 | ⅢB期 
 
 
 | T4b | N1~2 | M0 | |
| ⅡA期 | T3 | N0 | M0 | T3~4a | N3a | M0 | |
| T2 | N1 | M0 | |||||
| T1 | N2 | M0 | T1~2 | N3b | M0 | ||
| ⅡB期 | T4a | N0 | M0 | ⅢC期 
 
 | T3~4ab | N3b | M0 | 
| T3 | N1 | M0 | T4b | N3a | M0 | ||
| T2 | N2 | M0 | |||||
| T1 | N3a | M0 | Ⅳ期 | Any T | Any N | M1 | |
.png) 
                        T:腫瘤浸潤深度
N:胃局部淋巴結的轉移情況
 
                          | 淋巴結編號和名稱 | |||
| No. | 名稱 | No. | 名稱 | 
| 1 | 右噴門 | 12b | 肝十二指腸韌帶-沿著膽管 | 
| 2 | 左噴門 | 12p | 肝十二指腸韌帶-門脈後面 | 
| 3 | 胃小彎 | 13 | 胰臟頭部的後表面 | 
| 4sa | 短胃血管 | 14v | 上腸繫膜靜脈 | 
| 4sb | 左胃大網膜血管 | 14a | 上腸繫膜動脈 | 
| 4d | 右胃大網膜血管 | 16a1 | 主動脈裂孔處 | 
| 5 | 幽門上 | 16a2 | 腹主動脈-腹腔動脈幹的上緣至左腎靜脈的下緣 | 
| 6 | 幽門下 | 16b1 | 腹主動脈-左腎靜脈的下緣至下腸繫膜動脈的上緣 | 
| 7 | 左胃動脈幹 | 16b2 | 腹主動脈-下腸繫膜動脈的上緣至主動脈分叉處 | 
| 8a | 總肝動脈前上部 | 17 | 胰臟頭部的前表面 | 
| 8p | 總肝動脈後面 | 18 | 胰臟的下緣 | 
| 9 | 腹腔動脈幹周圍 | 19 | 橫隔膜下 | 
| 10 | 脾門 | 20 | 食道裂孔處 | 
| 11p | 脾動脈近端 | 110 | 胸部下部食道旁 | 
| 11d | 脾動脈遠端 | 111 | 橫隔膜上 | 
| 12a | 肝十二指腸韌帶-沿著肝動脈 | 112 | 後縱隔 | 
(改編自日本胃癌學會胃癌取扱い規約)
M:遠處轉移
【食道-胃交接處胃癌的區域淋巴腺則為:#1,2,7,9,19,20,110,111】
五、胃癌的治療:
化學藥物治療:用細胞毒性藥物來消滅或抑制體內癌細胞生長、分裂,有口服和靜脈注射劑型,常合併兩種以上藥物一起使用。常見藥物如:fluorouracil (5-FU), capecitabine (Xeloda), S-1, cisplatin, oxaliplatin, decetaxel (Taxotere), paclitaxol (Taxol), irinotecan, epirubicin、
亞洲針對第Ⅱ、Ⅲ期胃癌治療性手術切除(D2 Gastrectomy)患者的大規模第3期臨床試驗研究【如: ACTS-GC(日本),CLASSIC(韓國、台灣、中國)】證實→術後追加輔助性的化學藥物治療,可以有效的減少復發和改善5年存活率。
 
                               
                              【J Clin Oncol, 2011; 29:4387–4393 & Ann Oncol 2013; 24(Suppl 4)】
胃癌常用化學治療用藥健保給付規定:
| 藥品 | 在胃癌方面的健保藥品給付規定 | 
|---|---|
| Tegafur/gimeracil/oteracil 複方製劑(如TS-1) | (1)胃癌術後輔助性化療,用於罹患TNM StageⅡ (排除 T1 ) 、ⅢA或ⅢB 胃癌且接受過胃癌 根除性手術的成年患者,限用1年。(2)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 
| Capecitabine (如Xeloda) | Capecitabine合併platinum 可使用於晚期胃癌之第一線治療。(97/12/1) | 
| Oxaliplatin | 與capecitabine併用,可用於局部晚期及復發/轉移性胃癌之治療。(102/12/1) | 
| Uracil-Tegafur (如Ufur) | 限轉移性胃癌之病患使用。(89/10/1、97/12/1) | 
| Protein bound polysaccharide (PSK,如Krestin) | 1.限胃癌病人經手術完全切除後,且同時接受化學治療者,並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 
放射線治療:利用高能量的X光射線或粒子來殺死癌細胞,可做為手術後輔助性的局部加強治療、症狀緩和性治療、或與化療同步施行、等方式不同的治療角色。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嘔吐/噁心、食慾降低、胃灼熱悶痛、胃腸道粘膜潰瘍、胃腸道沾黏或蠕動不良、肝臟纖維硬化、等。
六、胃癌的預後(5年存活率):
七、胃癌復發的常見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