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衛教資訊 > 深腦部刺激術:有 歡迎光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有任何建議與意見,請與我們連絡,謝謝
007
回列表

w001

icon01 深腦部刺激術: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病友的生活品質
 

深腦部刺激術: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病友的生活品質

高雄長庚腦神經外科 陳武福醫師

巴金森症是中老年常見的退化性腦部疾病之一,主要由於大腦中多巴胺的缺乏而產生顫抖、肢體僵硬、動作不靈活、步態不穩,和運動遲緩等臨床症狀。疾病呈進行性發展,到了晚期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病患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深受影響,也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在初期多數患者能夠藉由藥物治療獲得控制。但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會降低而且需要增加劑量。根據統計,約30%~50%的患者在接受左多巴藥物治療至少五年之後,會出現藥效時程愈來愈短的狀況,到最後服藥的藥效只維持三到四小時,因此必須藉由增加藥物的劑量或服藥次數來達到藥效。除了增加藥量的影響外,長期服藥也會帶來的許多併發症,如開–關交替反應、睡眠障礙、運動障礙(動作失能)、精神認知上的影響等。到最後儘管病人神智清醒,卻被疾病禁錮於不聽使喚的身體中。

深腦部刺激術已被證實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藉由將精密的電極晶片植入腦部的視丘下核,利用高頻率電刺激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改善巴金森症最擾人的運動失能的狀況。深腦部刺激術可舒緩巴金森症患者所產生的動作遲緩、動作失調、肌肉僵硬,以及顫抖等現象。在植入後的12個月內,患者平均每天可有超過6小時的舒緩時間。深腦部刺激術亦可明顯降低服用抗巴森症藥物(左多巴)所產生的常見動作失能的時間。許多接受此法患者的行動能力及症舒緩的時間,都有的大幅改善。在手術後也可以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功能,提高自我照顧的能力。許多患者都因此更能掌控自身的行動力,有著如獲重生的感受。

為了服務更多的巴金森症病友,高雄長庚醫院整合院內的醫資源,包括神經內科、經外科、核子醫學科、經放射科、復健科、精神醫學科及社會服務課等,成立巴金森症治團隊。透過跨科際定期的集會研討,結合最新的診斷、治、評估方法和技術,以提供患者最優質的醫服務,進而改善患者及家屬之生活品質。

 巴金森症治團隊的成員包括:

一、經內科團隊:由陳順勝副院長、張永義醫師、林祖功醫師、蘇承珊醫師及陳盈發醫師執術前評估、經為評估、自主經檢測、術中微小電極記錄器監測,及術後藥物及電流調整等。

二、經外科團隊:由何治軍醫師、陳武福主任、楊子旻醫師、蘇豐文醫師組成。針對術前危險及效益之評估、深腦部刺激器植入手術的執及術後之照顧做一完整的團隊治療。

三、科團隊:術前及術後態之評估與支持。

四、經放射科團隊:經影像之術前分析定位及確認。

五、核子醫學科團隊:術前影像篩選。

六、復健科團隊:協助病人復健之工作。

七、社會服務課:爭取社服基和慈善團體的補助。

為了增進電極植入之準確度及成功率,本院特別耗費鉅資購置下列設備,以保障手術的準確性:

一、先進的電腦立體定位系統(iPlan® Stereotaxy Software):利用磁振造影與電腦斷層掃描影像融合,協助定位並確認手術標的。外科醫師能在真正手術前就先模擬並設定手術途徑,以避免導線穿過腦血管或腦室,減少出血的機會。兩種影像的融合,更能增進準確性。

二、術中利用X光透視攝影(fluoroscopy),做為參考。

三、採用微推進系統(Medtronic microdrive),使電極之置放能精準到0.01毫米之程度

四、使用微電極記錄儀(Microelectrode recording)術中電生理記系統來記腦深部細胞活性,以確認丘腦下核範圍、邊界及與周圍結構的相關位置。

本院已成功完成多例深腦部刺激器植入手術,患者不管在症狀或減輕使用藥物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並且可以回復自我照顧之能力,減輕照顧者之負擔。透過本院發展深腦部刺激術服務,預計可以協助高屏地區約300至500 位巴金森症末期患者之就近醫療,免於南北奔波之苦。本院社會服務課並提供社服基及尋找慈善團體輔助之服務;而本院醫團隊也準備成立巴森症病友會,結合院內及社會資源,提供患者全天候之醫諮詢及協助,以及促進患者間之相互扶持及支援,以協助患者走過漫長的治過程。


參考文獻:

1.      The Deep-Brain Stimul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tudy Group. Deep-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or the pars interna of the globus pallidus in Parkinson’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1; 345:956-63.
2.      Limousin P, Krack P, Pollak P, 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in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N Engl J Med 1998; 339:1105-11.
3.      Krack P, Batir A, Van Blercom N, et al. Five-year follow-up of bilateral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in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3; 349:1925-34.
4.      Gunther Deuschl, Carmen Schade-Brittinger,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Deep-Brain Stimul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6; 355:896-908.
icon01 衛教資訊其他文章
癲癇手術
頭部外傷的常見後遺症
三叉神經痛
出血性腦中風
脊椎損傷
退化性腰椎疾病
b001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高雄院區腦神經外科版權所有
地址: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 123 號 | 網頁瀏覽建議解析度 : 1024x768 ︳
最近更新日期:2024/3/29 | 進入後端控制 | 網頁設計者 : 王琨堯、劉采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