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兒外科手術之術後止痛術 |
婦幼麻醉科 黃潔文醫師 |
| |
|
|
| 手術後引起的疼痛成人和小兒都一樣會發生,只是各個年齡層對疼痛的感受和表 |
| 現會不一樣。術後疼痛除了帶來不適、哭鬧,也會影響生理功能及傷口之癒合。而且 |
| 小孩哭鬧,一家人都無法安寧,所以術後止痛術在小兒特別重要。傳統的止痛方法可 |
| 以用口服或注射止痛藥物。有嗎啡類及非嗎啡類藥物。由於年齡越小的幼兒對嗎啡類 |
| 藥物越敏感,特別是嗎啡類藥物對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對幼兒很危險。麻醉醫師可以利 |
| 用多種神經阻斷術或區域麻醉術作術後止痛,減少止痛藥物使用引起之副作用。 |
|
| 小兒外科手術可分成兩大類:一、門診手術,二、住院手術。門診手術之術後止 |
| 痛以口服止痛藥物最適合,若採用神經阻斷術必需要沒有合併症,無需特別護理之方 |
| 法。住院手術病患止痛藥物可採用注射法給予。若採用神經阻斷術則可選用較複雜之 |
|
術後止痛術,視手術之部位及疼痛程度選用合適之方法。 |
| 門診手術多為生殖泌尿系統之手術如腹股溝疝氣修補術、包皮環切術等。 |
|
| 住院手術種類很多。最適合做區域麻醉術止痛的為下腹部手術、泌尿系統之手術 |
| 、下肢 的手術。持續硬腦膜外麻醉是最有效、使用範圍最廣之術後止痛術。 |
|
| 常用於小兒之止痛藥物:門診手術病患以口服止痛藥 Acetaminophen 最廣泛,可
|
| 用糖漿或錠劑。住院手術病患若可進食者仍以口服止痛藥為優先選擇。較嚴重之疼痛或 |
| 需禁食之情況則需使用注射嗎啡類藥物。 |
| 年齡較大之兒童也可棌自控式給藥法。 |
| 常用於小兒手術之區域麻醉止痛術有: |
| 一、腹股溝神經阻斷術:適用於腹股溝疝氣修補術、隱睪症手術等。 |
| 二、陰莖背神經阻斷術:適用於包皮環切術、尿道下裂修補術等。 |
| 三、尾椎硬腦膜外麻醉:適用於泌尿系統之手術、下肢的手術。 |
| 四、持續硬腦膜外麻醉:適用於長時間之術後止痛術,可有效控制腹部手術、泌尿系 |
| 統之手術、下肢的手術引起之疼痛。 |
| 前三項適用於門診手術病人,第四項則只能用於住院病患。目前使用之長效局部麻醉 |
| 藥Bupivacaine可維持四至六小時之止痛效果。作持續硬腦膜外麻醉者可加入小量鴉片 |
| 類藥物,可達到十二小時以上之止痛效果
。上述的區域麻醉法都是危險性低而副作用
|
| 少之方法。 |
| 較大之兒童可以使用自控式止痛法 (PCA),利用微電腦機器經靜脈給予止痛藥物,病 |
| 童可自行按鈕增加藥量。六至八歲以上兒童可以學習使用。 |
|
|
| 比較表淺的傷口可以使用 EMLA 藥膏於術前約一小前塗沫,可達到止痛效果。 |
| EMLA 藥膏為一可滲透皮膚之局部麻醉藥膏,也常用在注射部位、腰椎穿刺術、小切片
|
| 、皮膚雷射治療等之止痛。 |
|
| 在麻醉恢復期讓母親在恢復室給予安慰,可以減輕小兒的疼痛不適。術後止痛的 |
| 方法雖然很多,但對小兒而言,溫柔的照護才是最重要的。 |
|
|
| |
| |
|
| 小兒感冒與麻醉 |
|
|
| |
|
|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同時也是小兒接受外科手術被取消的 |
| 最常見的原因。近年來感冒的病患愈來愈多,大流行的次數愈來愈頻繁。尤其在大都 |
| 會人口稠密地區幼稚園的學童,感冒像傳球式的互相傳染,一個班上總有小朋友在請 |
| 病號。也有小朋友症狀未完全消退又再被傳染。感冒表現的症狀很多,諸如流鼻涕、 |
| 鼻塞、喉痛、咳嗽、發燒、頭痛、肌肉疼痛等等,症狀輕重不一。當小朋友有感冒而 |
| 又需要手術及麻醉,情況會如何呢? |
|
| 感冒與麻醉的關係,可從多方面來考量。 |
| 一、感冒時麻醉比較危險及困難。由於感冒時上呼吸道上皮組織較敏感,容易受到刺 |
| 激,引起一些危險的喉頭及呼吸道反射,繼而引致呼吸不順暢。感冒時上呼吸道 |
| 分泌物增加,使呼吸道變窄或堵住小支氣管,增加呼吸阻力。 |
| 二、麻醉可能使感冒惡化。麻醉後上呼吸道清除分泌物功能會受到影響,分泌物會變 |
| 稠不易咳出,增加小支氣管炎或肺不張合併症之機率。 |
| 三、因麻醉影響,使較嚴重之感染情況如腦膜炎、咽喉炎或肺炎等被延誤診斷。 |
| 四、有過敏性氣喘病童在感冒期間較易發作,增加危險,儘可能避免在此時進行麻醉 |
| 。 |
|
| 小兒感冒時進行麻醉,技術上會比較困難,需要較有經驗的小兒麻醉專科醫師執 |
| 行麻醉。一般以採用插管式全身麻醉較安全,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護呼吸道通暢,同 |
| 時可有效清理分泌物。麻醉後的照護也很重要,需要呼吸道方面特別護理。感冒兒童 |
| 接受手術及麻醉後大多會有喉頭不舒服、咳嗽等情形,需密切注意症狀有無惡化,如 |
| 高熱、呼吸變短促等都是危險症狀。 |
| |
| 感冒兒童是否接受手術及麻醉,應考量手術的逼切性,手術部位,手術需要是否 |
| 與感染有關,延後手術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病況等。家長應告知醫師病情,與麻醉醫師 |
| 、手術醫師商討適當的手術時機。 |
| |
| |
| |
| |
| |
生產必知的麻醉知識 |
|
媽媽寶寶 / 2009/10/09 |
*文/鍾碧芳 採訪諮詢/長庚醫院麻醉部婦幼麻醉科主任黃樹欽 |
| |
| 剖腹產或自然產無痛分娩所需施行的麻醉,屬於侵入性醫療處置,雖有副作用與併發 |
| 症的風險,但只要術前術後即時給予適當的醫療處置,並沒有想像中的恐怖。 |
| |
| 施打麻醉劑有沒有可能發生意外?這件事一直令孕媽咪擔心。尤其日前報載高雄地區 |
| 曾有兩名孕婦因剖腹產時施打局部麻醉劑後,不幸造成一死一植物人的新聞,雖然至 |
| 今仍無法證明是否為麻醉藥劑對人體產生的作用,抑或是醫療疏失,但都足以令人膽 |
| 顫心驚。不過,長庚醫院麻醉部婦幼麻醉科主任黃樹欽指出,發生麻藥過敏反應的機 |
| 率並不高,反而令人擔心的則是使用時,因為劑量、用法與施打方式的不當,或術前 |
| 術後緊急處理不足而引起的副作用及併發症。 |
| |
| 局部麻醉劑的效果 |
| 黃樹欽醫師表示,在產科中經常使用的麻醉方式,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採用半身麻 |
| 醉,是利用注射局部麻醉劑的方式進入母親的脊椎或硬脊膜外。這與全身麻醉方式有 |
| 很大的不同,局部麻醉劑是令產婦產生半身麻醉的效果。 |
| |
| 脊椎是由內而外被一層軟膜、一層硬膜所包覆,最外面還有韌帶組織與骨頭的脊柱保 |
| 護,他進一步解釋,在幫產婦進行脊椎麻醉時,是使用很細的脊椎針,直接穿入硬膜 |
| 內,讓局部麻醉劑進入脊髓內產生作用,優點是藥物的作用很快,劑量的使用較少, |
| 但麻醉的效果卻容易達到。至於硬膜外麻醉則是針不進入硬膜,利用藥物的擴散作用 |
| ,所以反應速度較慢,也因此需要的麻醉劑量較高,通常打進後, |
| 需要經過約十分鐘才會有所作用。 |
| |
| 而全身麻醉則是將麻醉藥物,包括鎮靜安眠藥物、肌肉鬆弛劑等,由靜脈注入,等到 |
| 產婦或手術病患睡著後再進行氣管內管插管,之後則以吸入性麻醉藥物為主,手術進 |
| 行多久,吸入性麻醉藥物就施與多久;醒來後,就表示麻醉藥物已經代謝,但傷口的 |
| 疼痛就會立即產生。但使用局部麻醉劑卻不會因為手術結束而失去麻醉效果,麻醉的 |
| 效果通常取決於藥物的作用時間,一般來說大約兩個小時,之後才會慢慢退去,使傷 |
| 口漸漸產生疼痛,在疼痛前,就可利用止痛藥來止痛。 |
| |
| 局部麻醉劑的風險 |
| 進行脊椎麻醉時,因為脊椎針會插入脊髓內,所以脊髓液易流出,再注射局部麻醉劑 |
| ,麻醉作用很快,造成血壓快速下降等問題;雖然脊髓液會再生,但產婦約百分之一 |
| 機率可能會造成術後頭痛;而硬膜外麻醉,如果硬膜針不小心穿刺入脊髓內,也會因 |
| 為麻醉藥劑的藥量過大,造成脊椎麻痺而產生危險。 |
| |
至於全身麻醉的危險性對孕婦而言則更高,因為是從靜脈中注射,麻醉藥物就有可能 |
| 經由胎盤進入胎兒的體內,使胎兒跟產婦都被麻醉、睡著了;再加上全身麻醉需要進 |
| 行氣管內管插管,如果插管失敗,就無法給予足夠的換氣,到時,胎兒與產婦都有缺 |
| 氧的危險性。 |
| |
| 此外,全身麻醉劑中的鎮靜安眠藥物,會使產婦失去某些保護機制,若嘔吐,很可能 |
| 將嘔吐物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因此,黃樹欽醫師表示,無論進行哪種麻醉方式 |
| ,麻醉醫師都會做好術前風險評估,降低風險。不過,無論如何,通常產婦會以半身 |
| 麻醉為主要的麻醉方式,除非有特殊的緊急狀況,才可能進行全身麻醉,風險相對來 |
| 說少了很多。 |
| |
| 局部麻醉劑會有過敏反應嗎? |
| 黃樹欽醫師表示,半身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劑造成的過敏情況機率相當低,在醫學文獻 |
| 上,全身麻醉的過敏機率,只有大約在4,000分之一到11萬分之一間,但他強調,從 |
| 事麻醉醫師25年來,從未發生過因局部麻醉劑而造成任何過敏反應。 |
| |
| 一般人誤以為施打局部麻醉劑會出現的心悸、喘不過氣、無法呼吸等現象,都只是副 |
| 作用,黃樹欽醫師說明,使用局部麻醉劑確實會造成交感神經的阻斷,導致產婦血壓 |
| 快速降低,這時在旁的麻醉醫師就格外重要,除了必須在手術前,就給予適當的輸液 |
| 外,一旦在手術中發現產婦血壓下降,還需及時給予升壓藥物,與充足的氧氣,否則 |
| ,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內給予醫療處置,產婦就可能出現休克、無法呼吸的現象,在 |
| 三、五分鐘後就會成為植物人。 |
| |
| 局部麻醉劑的副作用 |
| 由於產婦本身狀況,比一般人的危險性更高,也就更需要有經驗的麻醉醫師來施行半 |
| 身麻醉,這也是孕媽咪選擇生產醫院時的重要考量因素。至於局部麻醉劑會產生的副 |
| 作用,會因為個人而有所差異,通常會出現副作用與使用的劑量息息相關,可能是劑 |
| 量過高或吸收過快、不小心注射到血管內、本身的特異體質或耐藥性消失等,都可能 |
| 出現副作用。 |
| |
| 黃樹欽醫師強調,副作用的出現與體質有關,最常發現在中樞神經方面有頭重腳輕、 |
| 嘔吐、冷熱或麻木感、頭暈、緊張不安、抽搐、顫抖、嗜睡、痙攣、昏迷及呼吸抑制 |
| 或停止等現象及低血壓、心血管虛脫導致心跳停止。 |
| |
| 局部麻醉劑的過敏反應很容易與副作用做區隔,過敏的跡象會在兩三分鐘內就出現, |
| 且機率不高,一旦出現,就會產生如蕁麻疹、水腫、臉部漲紅、紅斑等激烈的皮膚反 |
| 應。最大的特徵則是為低血壓、可能出現休克、心血管虛脫、甚至導致心跳停止。 |
| |
| 須預防局部麻醉劑的副作用嗎? |
| 黃樹欽醫師指出,如果產婦能預先知道自己對哪些藥劑會過敏,當然能事先預防,只 |
| 不過經常是要到緊要關頭時,才有可能發現,畢竟對藥物的過敏反應,須視個人體質 |
| 的特異性與敏感度,沒有理由把麻醉藥劑事前做測試。他表示,甚至即使做過測試, |
| 也不能擔保日後是否會對其他麻醉藥劑也有相同的效果。 |
| |
| 但是,如果曾經做過牙科手術,使用過某些局部麻醉劑有過敏現象,或許可以當做一 |
| 個參考,可以了解自己對局部麻醉劑的副作用反應高低;此外,如果本身就有易過敏 |
| 體質,或對某些食物曾有激烈的過敏反應時,可能會比其他人增加對麻藥的過敏機率 |
| ,但卻非絕對。 |
| |
| 原文刊載於2009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 |
| 網站www.mombaby.com.tw閱覽 |
| |
| |
| 減痛分娩說明書... |
| |
| 無痛分娩衛教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