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止痛 無痛分娩 疼痛門診 無痛大腸健診 術前訪視門診
   
 
  術後止痛
   
    免於疼痛是病患的權利,病患沒有必要忍受因手術所引起的劇烈疼痛。傳統止痛方式必須等疼痛出現時再呼叫病房醫護人員處理,常有緩不濟急之現象;此外疼痛感受因人及手術大小而異,無法以一種給藥劑量滿足所有止痛需求。使用PCA〈病患自控式止痛術〉能迅速、安全、有效的解決您疼痛的困擾。 PCA〈病患自控式止痛術〉即依據病患之體重,手術部位,種類及體能狀況設定給予止痛藥模式,以微電腦裝置作精確的控制,可由病患依疼痛程度自己控制止痛藥物注射量。
   
  使用病患自控式止痛的好處:
1.減低疼痛帶來的痛苦,同時減輕病患及家屬的精神壓力,提高醫療品質。 2.由醫師設定藥物量且上鎖,由病患自己控制疼痛感覺按鈕達到止痛藥物的 注射,藥物注射量安全,止痛效果佳,操作方便。
3.使用後因體力恢復較快,可減少長期臥床的併發症,減少住院天數
4.手術後疼痛治療除PCA外,亦可用硬脊膜外止痛術,神經阻斷術,經皮刺激止痛儀及藥物注射止痛。
   
  五年計劃:
將區域麻醉之技術更廣範運用於疼痛治療。
引進先進之疼痛控制技包括硬腦膜內視鏡,脊髓電刺激術。
提升手術後疼痛控制醫療品質,推廣手術後疼痛控制之觀念及運用。
   
 
   
 
  無痛分娩 
   
  兒童婦幼麻醉科 黃樹欽主任
  一、前言:
  待產婦在產房時,除了期待新生兒降臨的喜悅外,相信最關心的就是嬰兒是否正常與臨產陣痛是否受得了。生男生女,胎兒是否正常在產前檢查大致知悉,但產婦對未知產痛的害怕,以及前胎有驚惶生產的經產婦而言,卻是我們醫療人員所關切的。

二、待產婦對產痛的認識:
  分娩的過程可分為三階段,第一產程是由子宮有規律性收縮至子宮頸口全開,第二產程由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娩出,第三產程由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第一產程的痛覺神經是經由第十、十一、十二胸椎及第一腰椎神經所傳遞至中樞,第二產程的痛覺神經是經第二至第四薦椎神經所傳遞;陣痛以第一產程的後期、在肚臍以下腹部最為疼痛,稍後第二產程的痛覺傳到會陰及肛門處、且伴有便意。阻斷第一產程的痛覺神經傳遞,及持續第二產程、再配合醫護人員指導下用力,則能達到更好的止痛效果。

三、什麼叫無痛分娩:
  所謂無痛分娩,是利用衛教、心理治療、藥物或儀器來達到減輕產痛的目的。諸如:1.靜脈或肌肉注射止痛劑;2.區域性神經阻斷術;3.吸入性麻醉劑;4.催眠法;5.針灸;6.衛教如拉梅茲呼吸止痛法;7.經皮電氣刺激神經法等。但考慮到母體及胎兒的安全與成效方面,而且在了解上述自然分娩神經傳導後,目前止痛以區域性神經阻斷法(尤以腰椎硬脊膜外腔麻醉)最為安全有效。而本院也建議採用效果最好的腰椎硬脊膜外腔注射止痛法作無痛分娩。

四、什麼叫腰椎硬脊膜外腔注射止痛法:
  就是指覆蓋脊椎(俗稱龍骨)外圍的地方,我們置入一透明小軟管,將適量濃度的局部麻醉劑及止痛劑注到此處;於是負責傳導產痛(子宮收縮痛及稍後娩出胎兒之會陰壓裂痛)的微細纖維神經、被阻斷傳遞痛覺至中樞而使產婦不會感到疼痛。此法雖將微細痛覺神經阻斷卻不影響較粗大神經的功能;故產婦下肢仍可自由移動並可感覺無痛的子宮規律性收縮。

五、那些待產婦適合作無痛分娩:
  除了一些產科急症、背部感染、出血、休克外,施行這種止痛法的適應症,包括一般所有怕痛的產婦(尤其是第一胎)和一些高危險妊娠如子癇症、妊娠高血壓,母體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及心臟病等沒有凝血方面問題的產婦。

六、那些待產婦適合作無痛分娩:
首先要建立靜脈注射並給予大量點滴最少500ml以上,其後請產婦側臥,儘量綣曲身體、配合醫護人員把背部彎起來。在背部消毒後,麻醉醫師會在表皮下注射麻藥、並打一種特別針以放置一小導管,此時請您不要亂動身體。正確的姿勢可減少操作時間及順利放置導管,經此導管注射麻藥後,約數分鐘宮縮痛便會明顯改善。若一旦雙腳全麻,要馬上告知麻醉醫師。

七、是否會影響我的胎兒:
  施行無痛分娩,是以維護產婦及胎兒的安全為最高原則。故無論在技術及用藥方面,都需經由合格專業的麻醉醫師執行,以避免過量藥物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在正確的用藥下,無痛分娩不會影響胎兒。目前長庚醫院有關產科需要作無痛分娩者,已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替那些難忍產痛、需要幫助的待產婦解決疼痛。

八、是否會延遲產程:
  激烈的產痛、待產婦的心理壓力、焦慮不安等可造成不良的生理變化,包括:兒苯酚胺及可體松的增加、血壓及氧氣需要量的增加,以及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減低子宮血流量及有效收縮的功能,反而會延遲產程,對胎兒有不良的影響。若在適當的時機(一般在初產婦子宮頸口開四公分及經產婦開二公分以上)作無痛分娩,此時子宮自主收縮不太受麻藥的影響,而變得有效及有規律性的收縮,反而可縮短產程。由於每位產婦對疼痛的忍受性不一致,要求也不一樣,有些產婦便埋怨為何不早點作無痛治療以減輕產痛。基於上述原因,若子宮頸開口末達到一定程度,太早施行及注射麻藥則會延遲第一產程。

九、是否完全達到止痛的目的:
  大多數的產婦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只是產婦對止痛要求的程度不一樣,故預期的效果或許有些差別。但從不能忍受的子宮收縮陣痛、變為可忍受或只是感受子宮收縮而不痛的經驗,大概只有產婦自己才能感受個中甘苦了。待產有時需耍十幾小時的等候和照顧,而持續性的給麻藥,便可持續止痛;不過有時小導管放置不佳或因產痛扭曲移位,止痛不理想時可能要重放;有時產程進展太快或枕後位胎位,原有麻藥的濃度及速度不能滿足較強烈的產痛,需要馬上加藥才能止痛;麻藥一旦停止,通常一小時便可完全恢復。

十、無痛分娩是否有缺點:
  由有經驗的麻醉醫師施行,對產婦及胎兒是相當安全的,大多數產婦也能有效止痛。但有時還是可能發生一些副作用:如暫時性的發抖、低血壓、嘔吐以及較少見的頭痛、感染、抽搐等現象;我們會加以預防或作適當的處理;產婦不用過於擔心。另外某些產婦產後背痛,會歸咎是因背部打針引起;不過對於一般未施行無痛分娩的產婦,產後亦可能有腰酸背痛的現象,主因是懷孕時長期姿勢不正確所致。

十一、施行無痛分娩的待產婦是否可以進食:
  不要進食,因為已有大量靜脈點滴,補充不足的水份及養份。任何待產婦,在某些狀況或產程進展不佳引起胎兒急性窘迫,需要作緊急剖腹產時,空腹對產婦較安全。此時麻醉可利用原已放置好的導管,注入較高濃度的麻藥,以達開刀麻醉的目的或作術後止痛。

十二、結語:
  施行無痛分娩目前全民健保不能給付,您必需自費支付此項目*註* (本院收費約四千餘元),但可在申報年度綜合所得稅時,作醫療支出列舉扣除。如您有需要的話,我們會提供更詳盡的諮詢與服務,最後預祝您生產順利、嬰兒健康正常。"
   
 
   
 
  疼痛門診
   
    疼痛在傳統上被認為只是某一疾病眾多臨床表徵上的一種表徵,然而隨著對疼痛的機轉及其所代表的臨床意義瞭解增多,再加上因為生活水準的提高,而使到病患要求也相對提昇,於是疼痛治療也就成了一門新興的科學。

  早期的疼痛門診的設立,幾乎可以說全部都是在醫學中心下的一個任務分組,而且大多是由麻醉醫師兼任;當時主要的工作性質是對院內癌症末期病患作疼痛控制,以減輕此等病患在臨終期時的痛苦,讓此等病患可以更安詳的離開。然而,行有餘力,麻醉醫師的人力也日漸充沛,對疼痛的研究及瞭解也日漸增多,我們發覺疼痛的問題已經不只是臨床表徵的問題,尤期是在一些慢性病患,尋求疼痛的治療變成他們唯一求診的目的,疼痛的角色,亦從臨床表徵一躍而成為疾病,而疼痛門診的服務對象,也就隨之而作了一些改變。

  早期的疼痛門診的設立,幾乎可以說全部都是在醫學中心下的一個任務分組,而且大多是由麻醉醫師兼任;當時主要的工作性質是對院內癌症末期病患作疼痛控制,以減輕此等病患在臨終期時的痛苦,讓此等病患可以更安詳的離開。然而,行有餘力,麻醉醫師的人力也日漸充沛,對疼痛的研究及瞭解也日漸增多,我們發覺疼痛的問題已經不只是臨床表徵的問題,尤期是在一些慢性病患,尋求疼痛的治療變成他們唯一求診的目的,疼痛的角色,亦從臨床表徵一躍而成為疾病,而疼痛門診的服務對象,也就隨之而作了一些改變。
   
 
   
 
  無痛大腸健診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療行為也隨之發生改變,其性質從被動性的疾病治療(即生病後才到醫院治療),進展成為主動性的預防醫學(事先的健康檢查,防患於未然)。大腸鏡檢查在預防醫學上擔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及早發現大腸癌的早期病灶,並加以治療,對其他大腸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莫大裨益。

  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因為大腸解剖位置彎曲的關係,當大腸鏡通過轉折點時,會引起不適,因此病人怕痛而不願意接受大腸鏡詳細檢查,延誤了診療的最佳時機。有鑑於此,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與直腸肛門外科為了提供更佳的健診服務,於2001年8月5日,特別合作推出"無痛大腸鏡健康檢查",利用最新的靜脈注射麻醉藥(propotol)作麻醉,此藥之優點不只是麻醉甦醒快速(10分鐘內),清醒後病人神智非常清楚,對運動協調的功能影響甚微,更重要的是很少發生噁心、嘔吐,現今世界上沒有它種麻醉藥勝過它。除外,本院麻醉部特別駐派主治醫師及受過專業訓練的麻醉技術員,並配合完整新穎的生理功能監測系統,從麻醉誘導,麻醉後病患清醒,專轉送至恢復室為止,提供既無痛又安全舒適的大腸鏡檢查。
   
 
   
 
  術前訪視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