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4 - 2019EthicBk
P. 154

書中提到常見的藥物迷思—嗎啡,我在職業生涯中有過
類似的經驗,醫療人員都知道嗎啡在末期病人疼痛控制上扮
演很重要的角色,可以快速且有效的緩解疼痛,但民眾只要
一聽到要打嗎啡或吃嗎啡類止痛藥就會相當焦慮甚至氣
憤,開始質疑醫療團隊的決策,他們覺得使用嗎啡會上癮、
用了之後就沒藥醫了、嗎啡會縮短生命或延長死亡過程等,
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向病人及家屬解釋這個藥物帶來
的好處及可能的副作用,在醫療團隊的評估及監控下是相當
安全且有效的藥物,讓他們放心地繼續接受治療。

      面對末期病患時,常會擔心自己的用詞上是否有不恰當
的地方而導致二次傷害,或者是害怕說錯話而保持沉默,反
而讓對方感到冷漠,對於這個難題,本書作者利用自身經驗
告訴我們如何適當的進行溝通。「『同理性』的回應比『安慰
性』的回應更重要」,像是反射性說出的「加油」、「不要放
棄」這些字詞看起來像是給予鼓勵,但實際上,在處於低潮
的病患及家屬而言這些話可能不一定有安慰的作用,反之,
他們可能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想法,像是:「難道我不夠努力
加油嗎?」「我並沒有想放棄,但不管怎麼做看起來都於事
無補。」……等,這個時候應該發揮同理心,好好的思考一
下如果你是病患或家屬,當下的情緒與行動可能是怎麼樣的
模式?得到什麼樣的關懷會真正感到溫暖喜悅?有時候我
們說「加油」是因為怕尷尬、不知道說什麼,此時其實可以

144 2019 年•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