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103年度醫學倫理暨人文醫學讀書心得精選集
P. 216

吐血,現在要陪同他到醫院,叫我乖乖在家,沒想到卻天人
   永隔,我再也沒機會等到他、聽他說:「女兒,我回來了!」,
   那冷冰冰的觸感依然記憶猶新,回憶喚貣我不自主的哀傷,
   淚水不禁濕潤我的雙眸,心理一絲的聲音泣訴:「爸,您可
   好〈」。自從讀了護理,踏入臨床,讓我變得更重視家人和
   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更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每分每秒。不
   管是臨床或是社會新聞事件報導的有關於親子間的不和與
   爭執,在我心裡都會感到莫名的難過與不捨,應該是情感轉
   移作用,會把自己對父親的思念轉移到他人身上,期盼每個
   家庭都能珍惜擁有,讓「期望」的遺憾不再重演。

   對醫學、社會方陎影響〆

         1948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為:健康不傴
   為疾病或虛弱之間的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
   康狀態。在求學過程中,護理告訴我們要有同理心,瑝學生
   的我似乎難懂同理和同情的差別,現在在臨床上偶爾會遇到
   口氣差或不願意配合的病人或家屬,這類病人可能被貼標籤
   成”應對要小心”、”很機車”,但我們卻沒有進一步了解
   這樣的態度背後真因為何〇曾幾何時,照護病人的同理心已
   漸淡化,原來病人要的是一雙能安慰他、拍拍他肩膀的手,
   而這也應驗了國外某位醫師的話〆「醫師要能以三種方式來
   幫助苦難的病人-話語、醫藥與雙手。」在醫學角度,總是
   希望病人和家屬能配合醫護專業,以達到順利治療的目標,
   卻忽瓺了關心除了身體病痛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是心理和靈
   性的部分。若能在解釋病情時邀請家屬參與,在治療決策時

206 103 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