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親切的笑容、溫暖的嗓音,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裡人稱一聲「淑賀姐」第四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兒童護理獎得主楊淑賀,用最平凡的姿態,展現她不平凡的胸襟。
在病童們眼中,楊淑賀是一名不厭其煩鼓勵他們勇敢的護士阿姨;在家長們眼中,楊淑賀又化身成為最佳精神支柱。實際上,她的身分除了名牌上標示的「個案管理師」,她還是一名心靈導師、演唱會籌劃人及默默付出的愛心天使。
回歸正職,楊淑賀表示,專案管理師意旨她必須負責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裡每年九十到一百個新增病童的個案管理。個案管理的定義,在楊淑賀的眼中,除了隨時掌握病童的身體狀況、復原速度等,如何幫助手足無措的家長建立正確的衛教觀念,更是與病童息息相關的重要環節。
楊淑賀解釋,家長們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狀態,曾經有位來自單親家庭的病童,不願獨自面對母親得知自己病情再度惡化後的反應,遲遲將壓力藏在心裡,於是楊淑賀挺身扮演親子兩人的溝通橋樑,讓深愛彼此的兩人,能夠化解沉默,將正確的訊息傳遞。
醫院裡的工作夥伴、骨髓移植協調師溫玉娟則透露,曾經在與病童家屬接觸的過程中聽聞,楊淑賀經常自掏腰包替經濟弱勢家庭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甚至曾經幫助一名來自馬來西亞的病童籌錢購買臍帶血。然而這些善舉,楊淑賀從來不掛在嘴邊,家屬還得透過明查暗訪,才會知道一切都是淑賀姐的默默協助。
楊淑賀表示,踏入護理師這項行業二十四年,印象最深的還是多年前第一次面臨生離死別的那天。她回憶,當時醫院裡有一名來自花蓮的十二歲病童名叫「安安」。安安從小因為神經母細胞產生腫瘤,等到發現時早已為時已晚。
至今楊淑賀仍然記得,在安安過世時的當晚,醫院裡正好輪到自己職班,忍不住心頭傷痛落下眼淚的她,最後還是安安母親反過來安慰她。後來不論遇到甚麼打籍,楊淑賀總會以安安的例子提醒自己,手邊還有許多病童需要照顧,當護士就應認清自己的工作職責。
另一名讓楊淑賀印象深刻的病童「小傑」,除了有著超齡的貼心,更是把楊淑賀當成第二個母親般看待。小傑過世前,為了幫助他完成開演唱會的心願,楊淑賀號召醫院同事和小傑的朋友們,到公園裡替小傑舉行一場熱鬧的演唱會,讓他不會抱著太多遺憾辭世。
當了母親以後的楊淑賀,坦承自己面對病童及家屬的情緒「更細緻」,更懂得將心比心,面對家長的情緒。放假時經常到醫院探望母親的兩個女兒,也間接和醫院裡的病童成為好朋友,每當家裡有人送來玩具或文具用品,楊淑賀總會藉機教育,提醒女兒可以把用不到的禮品捐給病童。
從小患有地中海型貧血、遠從馬來西亞赴台就診的病童「凱莉」,因為年紀相仿,和楊淑賀的女兒成為好友。凱莉媽媽林佳瑩說,對於台灣除了感謝還是只有感謝。即使國籍並不相同,在台灣所受到的照顧和先進的醫療技術,讓他們能順利換回女兒的健康。
林佳瑩表示,淑賀姐除了提供專業的協助外,還會提供自家住宅,讓他們省去大筆的住宿費。後來大姑帶著同樣患有地中海型貧血的兒子到長庚就診,由於一時難以籌措昂貴的臍帶血費用,楊淑賀還私自匿名捐款,直到最後一刻才肯承認。
除了對家屬百般照顧,楊淑賀在同事們的眼中,更是一位善良助人的好前輩。骨髓移植協調師溫玉娟直說,認識楊淑賀十多年,每天看見她總是臉上掛滿笑容,只要穿起制服,她就是病童的「最佳代言人」,傳達最精準的資訊告訴醫生。
溫玉娟回憶多年前她剛從其他單位空降到兒童醫院服務時,先前早有交集的楊淑賀,更是以前輩的身分不斷告訴其他同仁,團隊裡「多一份人力多一分支援」,消除她因為不熟悉陌生環境的緊張疑慮。
對於獲獎,楊淑賀表示,獲獎從來不在生涯規劃範圍裡,更不會因此改變她的工作態度。她笑稱,自己的人生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未來的每一天,楊淑賀仍然隨時在工作岡位上待命,扮演病童和家屬的守護神。
若無法觀看影片,請至瑞信基金會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