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林口醫研部201909電子報
P. 25

在這些相關研究中, 最常被挑戰的⼀個問題就是如何確定病⼈使


           ⽤過含有⾺兜鈴酸的中草藥?事實上這是⼀個相當困難的問題, 原因


           就在於⾺兜鈴酸並不被當成單⼀成分使⽤, ⽽是存在於複⽅藥材裡。


           因此問病⼈病⼈當然不知道, 回溯處⽅籤也不⾒得能夠發現。



                  ⾺兜鈴酸在體內被代謝之後的代謝物aristolactam會結合到


           DNA形成AL-DNA adducts, DNA repair mechanism不⾒得能夠


           修補掉, ⽽這些adducts會存在於腎臟與泌尿上⽪, 所以檢測AL-


           DNA adducts是⼀種⽅法。然⽽這牽涉到可能需要切⽚與需動⽤到


           質譜儀分析, 臨床上實⾏並不容易。之後進⼀步研究發現⾺兜鈴酸相


           關之上泌尿道上⽪癌, 造成的突變位於TP53、FGFR與HRAS上的


           non-transcribed strands, 以A:T to T:A transversion形式為


           主。然後到2013年⾧庚與台⼤同時於科學轉譯雜誌發表⾺兜鈴酸相


           關之mutational signature。也就是⾺兜鈴酸引起突變的型態與


           其他致癌因⼦引起的突變型態不同, 具有獨特性。⼀開始⾺兜鈴酸相


           關癌症以上泌尿道泌尿上⽪癌為主, 漸漸地發現腎細胞癌, 膀胱癌跟


           肝癌也有可能與⾺兜鈴酸相關。雖然⾺兜鈴酸的mutational


           signature已被發現, 但是導致腎衰竭與癌症的明確機轉仍不清楚,


           這也是我研究的主要⺫的。


                  ⼀開始為了能夠以較好控制變數的研究形式探討⾺兜鈴酸致癌


           之可能機轉, 必須建⽴in vitro模式來進⾏相關研究。建⽴in vitro


           模式選⽤HK2 cell line, 以Aristolochic acid I sodium加⼊培


           養液中進⾏不同濃度與給藥期間之細胞株。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nkou Newsletter                                             25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