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106醫學倫理暨人文醫學讀書心得精選集
P. 172

是否與政策同步?值得我們省思,據健保署統計截至 105
年底,僅約 1.4%的成年國人將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
(DNR)的意願註記到健保卡中,普及率仍偏低,顯示雖
然國人安寧意識提升,認同安寧療護可以減緩患者的痛苦、
能夠走得更尊嚴,但實際上會事先進行規畫者仍是少數,醫
院還是目前民眾獲得安寧相關資源與資訊主要之處,然而台
灣醫護人員人床照護比遠高於其他國家,在有限時間內對於
相關訊息與資源傳遞完整度相對受限,生命的議題是無法在
短時間讓人理解與接受的,因此訊息的普及化與可近性可讓
生死這門艱深的課題變成讓人容易理解與接受。

對社會方面影響:
      「死亡」一直是台灣社會所避談的話題,非高齡者因為

不吉祥所以不談;高齡者因為接近所以不談,死亡讓人的害
怕來自於無法預測;無法避免;來自於發生後會剝奪原本的
生活與計畫的未來,哲學家 Shelly Kagan 曾說死亡帶給人
們壓力,但若能預知死亡這件事的發生,就能做出更好的人生
規劃,與安寧或善終的觀念不謀而合,人們常因未知而害
怕,事前了解何謂安寧緩和,提前準備面對死亡,當談死亡
如同聊天般的可輕易說出口時,那麼「死亡」所帶來的雖然
有遺憾有傷感,但也帶來人們可以自行選擇更美好的結束方
式,真正可以好命到終老。

 156 106 年度.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