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106醫學倫理暨人文醫學讀書心得精選集
P. 171

自傳都是空白的開始第一頁,如何能精彩的填滿每一頁至終
章是我們必需學習的。

      台灣從立法院在民國 89 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後,至今歷經近二十年的努力,人們對於面對自己或親人終
老死亡的觀念與態度已有大幅轉變,從以前「救到底」,到
現在「我以後不要插管,急救」、「孩子以後請不要讓媽媽太
痛苦」...,安寧的觀念已在人們的認知中漸漸萌芽,但現況
人們接收安寧相關知識主要來源仍是來自醫護人員,真正面
對疾病末期或臨終死亡時刻,若無醫護人員介入協助時,仍
會感到不安,恐懼,與無助,這本口袋書從預立醫囑、何謂
安寧緩和至遺物遺產分配相關法令皆有完整說明,讓一般民
眾在平時即可接觸相關資訊,提前了解,事先準備,降低面
對臨終死亡時刻的無助與恐慌,讓所有必需經歷這段過程的
人可以寫下自傳美好的終章。

對醫學、社會方面影響:

對醫學方面影響:
      隨著環境變化與癌症篩檢盛行率增加,使得癌症人數持

續攀升,台灣近五年來癌症(惡性腫瘤)一直位居十大死因首
位,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因此如何讓民眾學習面對「死亡」
的議題是刻不容緩的,台灣的安寧療護源起於馬偕醫院,在
民國 79 年即成立安寧照顧基金會,至今已近 30 年,從安寧
對象的選擇,居家安寧療護到設立安寧病房,執行安寧共
照,政策面已近完善,但民眾對安寧或善終觀念及準備程度

                    106 年度.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15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