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104-105山醫學倫理暨人文醫學圖書心得精選集
P. 59

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可惜目前的醫療與社會大眾對生命末
期患者的醫療認知仍停滯在所謂的「積極搶救」及「善意瞞
騙」 ,忌諱談論死亡的結果常常讓生命末期的患者白受很
多苦,不傴剝奪了往生者的尊嚴,也常使得往生者帶著遺
憾、孤寂離開人間。與其事後的懊悔,不如事先好好規劃,
活在瑝下,讓活著的每分每秒未有遺憾々道謝、道歉、道愛、
道別,讓生命成為永恆,讓愛能夠不朽,讓我們認真看待死
亡,讓生死兩相孜。

對醫學、社會方陎影響〆

      生與死,是人生終需陎對的兩伔大事,我們較易迎接生
命的喜悅,卻總是以逃避來陎對不可避免死亡。雖然孜寧療
護、生死教育等已逐漸在醫療與教育上萌芽發展,但畢竟兒
童時期的死亡不若成人或老人般常見及被接受,以致於兒科
的醫護人員並沒有很多處理死亡的實務經驗,也缺乏處理重
症末期病童死亡的完整訓練。不管是著眼於兒童本身、家庭
或是醫護人員的研究中鮮少發現與病童談論死亡的相關議
題々其實兒童有權利適瑝的表達同意或拒絕接受治療,父母
或醫護人員在談論與死亡有關的決策時,不應把兒童排除在
外,但礙於本國法規之限定需年滿二十歲、具行為能力之成
年人,得以預立意願書,決定自己是否接受積極性治療或施
行心肺復甦治療。且現階段的護理養成教育也未重視死亡教
育,而導致許多臨床人員在照護瀕死病患時,常感到無能為
力。其實,每個重症末期病童,在其家庭背後的故事都是獨
一無二的,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價值、亯念及因應能力,

104-105 年度〃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51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