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亦稱為證據醫學或循證醫學,其含義為:「有目的、正確地運用現有最好的科學依據來指導每位病人的治療。」實證醫學的發展,最
早是記載於中國。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考證」古代醫書的做法(Woodhouse,1998)。在近代,實証醫學這個名詞於1992年由加拿大
McMaster大學的Gordon Guyatt博士正式提出,隨後引起國際醫學界廣泛關注。
實證醫學的最初目標為通過基礎醫學研究和以病人為中心的隨機化雙盲臨床試驗,找到更敏感、更準確的疾病診斷方法,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手段,以及更方便、
更價廉的疾病防治辦法。運用臨床醫師積累的臨床經驗,迅速地對就診病人的健康狀況做出綜合評價,提出可能的診斷以及擬採用的治療方案。針對每位病人就醫的
選擇,對疾病的擔心程度以及對治療手段期望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
而90年代迅速的發展,是因為平時日常醫療作用中,需要大量有關疾病診斷、治療、預後判斷和預防方面的可靠訊息;舊的醫學理論知識的不斷更新;臨床工作繁
忙,醫護人員沒有更多的時間漫無邊際地去搜尋和歸納所需的訊息。除此之外,部分專家提出了有效查尋和評價科學依據的原則;出版實証醫學期刊,發表大量有效
且具有可供臨床立即使用價值的研究報告;逐步架構可供快速檢索的網路訊息系統;找到和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研究進展,更加推動了實證醫
學在醫療行為模式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