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分子轉譯影像中心季刊 IX
P. 10

疼痛實驗動物模型簡介



     動物模型建立與評估                                                                               文/許博泓






     疼痛分類
           疼痛的分類並不是診斷,但是分類疼痛有助於指引治療方向。現行的疼痛分
     類包括多向度分類系統(multi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如國際疼痛

     研究協會的慢性疼痛分類(IASP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ain);以及許多根據
     疼痛經驗的單向度分類系統,其中最為廣泛使用的是依據疼痛的持續時間
     (duration)及可能的病生理機轉(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y)所做的分類。


     以時間分類
           界定急性和慢性疼痛差異的最簡單方式,是依據疼痛持續的時間:急性疼痛
     一般持續4-6週,慢性疼痛則通常大於 12 週。除此之外,急性和慢性疼痛的特
     徵、功能、可能的病生理機轉、為周遭人所接受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急性疼痛(Acute pain)
           急性疼痛被認為是由組織創傷所引發的複雜且令人不悅的情緒、認知及感覺
     經驗。通常在組織創傷修復後,急性疼痛也隨之消失,因此相對於慢性疼痛,急
     性疼痛被認為比較有病理學基礎,且所牽涉的心理層面較為單純。此外,急性疼
     痛有警告、保護生物體免於進一步傷害的重要功能,在急性疼痛發生後,通常會

     伴隨縮回四肢、肌肉痙攣、或自主神經系統所主導的保護性反射,這是急性疼痛
     的正面生物學意義。在病生理機轉方面,急性疼痛多數屬於感覺性疼痛,源自創
     傷所活化的傷害刺激受器(nociceptors)與 / 或敏感化的中樞神經元,因此,也
     有可能是神經性疼痛。急性疼痛由於持續時間短、病灶明確、且所牽涉的心理素
     較為單純,患者的感覺較容易被周遭親友、醫護人員所認同和接受,因此比較可
     能獲得積極的治療。急性疼痛常見的例子如牙痛、創傷或手術後疼痛等。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大於12週以上的慢性疼痛,通常在組織損傷修復之後仍持續存在,因此往往
     無法以病理學角度解釋之。慢性疼痛的另一個定義為「影響睡眠和正常生活的持
     續疼痛,不但無法發揮保護性功能,反而會危害健康與人體功能。」因此,慢性
     疼痛沒有如急性疼痛警告、保護、修復的功能,無法幫助生物體適應環境。慢性
     疼痛可能為感覺性、神經性或兩者兼具;可能是因為外傷、癌症或各種疾病所造
     成,但也可能找不出任何原因。即使是因外傷所引發,疼痛的慢性化卻可能是因
     為迥異於原始傷害的病理或身體因素所造成。此外,無法解決的環境或情感問題
     也可能加重和延長慢性疼痛,導致患者失能或適應不良。由於慢性疼痛涵蓋身體、
     心理、環境三大面向,持續時間長且難以關連至明確病灶,因而嚴重性往往被低

     估。風濕性關節炎、腫瘤、皰疹後神經痛都是造成慢性.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