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名:用生命拚的生命-ICU重症醫療現場
2
作者:陳志金
登錄號:C0015648
內容介紹:治療不光是為了躺著的病人,同時為了可能會遺憾一輩子的家屬。即使只有一線生機,我也願意和他們一起拚一拚。恐懼、貪婪與無知都在考驗人性,在生死交關的加護病房(ICU),呈現的往往是最真實的那一面。不要用醫學專業來概括家屬的想法,因為他們最迫切需要的是情感的對話。
|
 |
書名: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作者:劉思潔譯
登錄號:C0015649
內容介紹:希區考克醫師在熙來攘往的公立醫院裡服務,與背負著各樣生命故事的病人相遇,包括一心依賴藥物而拒絕做出生活改變的中年女士、堅信靈氣療法而導致嚴重肺炎的年輕男子、只能從食物獲得慰藉的孤獨暴食症患者、做過多項檢查卻找不出問題所在的絕望病人、因各專科推諉收治而被懸置在急診處的未分類病患。這些揪心的交會經驗,令她寫下深刻的行醫體悟:「醫師坐在診療椅上,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有衝突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
|
 |
書名:重建之手-熱血整型外科醫師的診療手
作者:朱育英
登錄號:C0015650
內容介紹:說到整形外科,多數人都會直接聯想到專為貴婦、大牌藝人等消費頂端的客群所提供的高價醫美整形,但實際上整外主要是修復先天缺陷與重建創傷。在外科路上總是抱持滿腔熱血的朱醫師,要以多年從醫經驗分享各種整形外科故事,這當中有暴走荒唐、有哭笑不得、有傷觸及心,最後醫師感觸地說:比起醜陋的缺陷,最恐怖的還是人心。
|
 |
書名:先行者
-名醫劉偉民逆流而上的人生
作者:劉偉民
登錄號:C0015651
內容介紹:憑藉「不被框架限制」的態度,全亞洲首位榮獲世界婦科內視鏡大會論文首獎、傑出達文西外科手術醫師獎的醫師劉偉民,一路上歷經休學重考、在不被人看好的醫學背景下突破重圍,開發出「腹腔鏡子宮血管阻斷術」,接著在「達文西手術」上再創高峰,幫助無數病患。「婦科名醫」是外界眼中的劉偉民,但本書卻呈現了更多面向且真實的他,不論是好的、壞的、成功的、失敗的……因為他不是「神」,只是擁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懂得掌握機會與要求自我的「平凡人」劉偉民。
|
 |
書名:如果還有明天
作者: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企劃
登錄號:C0015652
內容介紹:本書以對立概念的思辨碰撞:昨日與明日、無常與幸運、離別與相遇、生命與死亡,一篇篇面對病痛及生死情感的調適與跨越,描繪出人生的樣貌,在看似谷底的黑暗中,看見新的體驗與啟蒙,引領我們思考生命的本質,讓生命的目的變得清晰,終能為自己與所愛之人做出愛的行動與選擇。當疾病與死亡不再是個禁忌的話題,日積月累地「好好生活」,方能轉為人生謝幕時無憾的本錢。當無常降臨時,方才有餘力將震驚、匆促、慌張化成凝視雨後彩虹的力量,細細體會無常中,不同視角所見的幸運。
|
 |
書名:急診室的奇蹟
作者:蘇愚一
登錄號:C0015653
內容介紹:一群剛考進大型教學醫院急診室的住院醫師,有天才型的仁醫江東彥、勤能補拙的菜鳥林耿明、富家女唐希,還有當醫生只想賺錢的同梯謝一城,在為了搶救生命而分秒必爭的一方天地,眼見仁心仁術的上級與混水摸魚的老鳥、細心觀察細節或不小心犯錯的醫護人員,從中發掘白色巨塔的職場抉擇和種種人生百態。急診室彷彿是小型社會的縮影:酗酒者、慘遭性侵的少女、被當成精神病的病患、罹患絕症的病童、職災勞工、洗腎患者、吸毒犯、貧困的癌症患者、逼上絕路的同志、列車出軌的大量傷患……作者把每個人背後的故事寫得淋漓盡致,一針見血地描摹醫生、病患和家屬面對死神的掙扎,有的不勝唏噓,有的笑中帶淚,令人看到一幕幕只有醫院才能真實上演的荒謬劇和人間情。
|
 |
書名:有溫度的手術刀 一個頂尖外科醫師的黑色幽默
作者:陳光超
登錄號:C0015654
內容介紹:書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物也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我把故事的主角互換過,以免「病」與「人」容易對號入座,造成病人隱私權的洩漏。在醫院裡面,看到人生百態,有喜,有悲。身為外科醫師,我們無法保證治療的結果,但我們一定可以保證有最好的醫療過程。不僅要醫治「病人」,更要處理好「病」跟「人」。陳醫師以黑色喜劇的獨特視角,帶我們一窺他30年來既醉心,又癡心的外科醫療場域。醫療有時盡,但無盡的是醫師的傾聽與柔軟,因此本書未曾掩飾的,還有他誠實坦率、失敗自嘲的真性情。你因此深深理解,醫師既堅強卻也脆弱,既專業卻也時而盈滿眼淚,如同你我。
|
 |
書名:乳癌深淵
-癌症醫院護理師變成乳癌患者的治療經驗
作者:許雅婷
登錄號:C0015655
內容介紹:這是一本療癒之書,也是乳癌患者最佳的教科書。這是一位護師用生命自助助人的護理實踐,而這次她照護的對象工作正是自己!在癌症專科醫院工作的她,不幸成為自己所照顧的病人,把罹癌的自我護理過程記綠下來,所展現專業自主、病人自主、健康自主的生命態度令人動容。如果你想了解乳癌,如果你身邊有親友正在接受治療,這是給罹癌朋友的大補帖,裡面應有盡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所有乳癌療程裡的病理機轉、對應的護理措拖,以及面對死亡的恐懼與調適,她作為體驗病苦的肉身菩薩,用第一人稱走完完整的療程,沒有教科書的理性冷漠、不像衛教單張一樣簡化,裡面有她用勇氣開出來的生命之花,帶你一步一腳印的走出沙漠絕境。
|
 |
書名:我要活得比過去精彩-解鎖癌友真心話,
戰勝心障礙
作者: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編著
登錄號:C0015656
內容介紹:我的身體不是我的身體!收錄癌友從罹癌開始,到治療過程的真實心聲,透過各界專家的溫柔指引,突破內心障礙,成就「心」力量,扭轉徬徨無助的命運。我的身體失控了!
癌症是不是絕症?淺談致病因素。醫師的話,有聽沒懂? 如何建立良好醫病關係?我只是還沒準備好!
瞭解疾病資訊途徑、心理準備建議。抗癌鬥士們經歷過癌症的衝擊、走過人生的低潮,終能揮別抗癌過程的無力、徬徨、艱辛再展新生,也鼓舞其他正在與癌症奮鬥的勇士們,永遠抱持對生命的敬重與熱情。
|
 |
書名:開刀房的溫暖-外科醫師的同理與傾聽
作者:賴俊佑
登錄號:C0015657
內容介紹:一位年輕的外科醫師因為深深了解,精湛的外科手術並不一定總能解決病人問題,而所有的醫療決定,都是以病人性命為籌碼,因此,他彷若走在鋼索,時刻提醒自己務必以病人為最大考量。哪怕退而求其次成為手術助手,或甚至建議病人前往其他醫院治療,他也謙遜接納。當他將自己的心,一再貼近這些病患與病患家人,那些傾聽、尊重與同理是他的行醫日常;而當他戮力替病人設想、付出與拚搏,我們得以看見平凡,但又不凡的醫療一景。
|
 |
書名:生醫研究倫理
作者:蔡甫昌
登錄號:C0015668
內容介紹:研究倫理委員會與倫理審查之發展在台灣已超過三十年,並且從教學醫院推廣到研究型大學,IRB/REC的評鑑與大學評鑑的重要項目。筆者三年多來擔任台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TAIRB)之理事長,亦以學會的力量來推動我國[研究倫理委員會管理師]之訓練與認證制度。
|
 |
書名: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臨終前的靈性照護
作者:張明志
登錄號:C0015669
內容介紹:科學有其盡頭,醫學也非萬能。曾任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十五年的張明志醫師,觀察到許多癌末病人所經歷的症狀,皆屬現代醫學無法解釋的「靈性困擾」。諸如無名發燒、吼叫、看見黑衣人、聽見怪聲、夢見自己死亡等,許多容易發生在臨終病人身上的譫妄現象,在先進的影像檢查中,結果往往顯示一切正常;既無法以特定病理解釋,也難透過精神科藥物及治療手段解決,因而時常被誤判、忽視。病患的苦痛和恐懼真實存在,卻因科學的極限與家人的避而不談而被否定。死亡可以癱瘓一個人的德性或修為,但也能將一個人的思想拉回到「神」的大能上。與「神」共好,便能在信仰中求得撫慰與力量。
|
 |
書名:遠足-社區醫學與職場實踐
作者:楊慎絢
登錄號:C0015670
內容介紹:楊慎絢醫師他帶領即將披上醫師袍的學生們,延伸課堂與書本的學習,進行「社區醫學踏查紀行」,如同當年的切‧格拉瓦一樣,來進行一場變革前的摩托車之旅。不論學生的志業或興趣多特殊,都能透過發想連結社區健康議題,如舞臺劇場可以探討劇場燈光的高架作業安全,還有舞蹈中的人因危害評估。職場是現代人生活中最常所處的環境之一,也是社區醫學領域中重要的場域。楊慎絢本著職醫的專業與好奇,深入探討人與環境的互動,藉機會走入一般人少能接觸的傳統工廠和百年企業。
|
 |
書名: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作者:郭于誠
登錄號:C0015671
內容介紹:二十多年癌症治療的經驗讓筆者深刻體會到──患者和家屬是醫者最好的老師!書中透過筆者行醫四階段的故事及醫病間有趣的對話,讀者可以見證醫者的成長與蛻變,同時也能一窺同理的力量,從中開啟善的循環,使醫病關係更圓融、社會更良善。此外,好醫生除了醫「生」之外,還要能醫「死」!醫生不是神,無法預知病患的未來,但期許醫者可以成為診間室的一盞溫暖的光,陪伴病患與家屬面對未知的恐懼,甚至走完「善終」的道路。
|
 |
書名:疫無反顧-亞東醫院做對的事
作者:郭于誠
登錄號:C0015672
內容介紹:二○二○年,COVID-19席捲全球,如今已造成全球兩億人感染、四百多萬人病逝,對經濟與醫療體系都造成巨大衝擊。亞東醫院在這波疫情中,一度因院內感染事件而失去部分戰力,但迅即以「亞東速度」應變,展開院內「清零計畫」,先後成立戶外急診室、戶外藥局、戶外門診篩檢站,將病毒阻絕境外,另方面也在院內進行全面疫苗接種與普篩,將防護做到滴水不漏,更迅速整備人力與病房,成為全台收治重症病人最多的醫院。醫者的使命,讓亞東醫院在這次抗疫作戰中負重而行,走出一套獨特的「亞東模式」,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
|
 |
書名:研究、試驗與隱私-以27個情境案例,解析人體研究
作者:薛美蓮、蕭子健
登錄號:C0015673
內容介紹:本書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以情境案例引領思考與理解抽象艱澀的法律條文,對研究對象而言,將能知悉自身權益及保障;對研究者而言,則有助於撰寫以「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計畫,避免違反相關法規,以及讓大眾對於以人為對象之研究有進一步的理解。全書共分八章,分別介紹人體研究法、原住民族研究相關法規、人體試驗相關法規、藥品臨床試驗、醫療器材臨床試驗、人體生物資料庫,以及研究倫理與個人資料保護,最後說明管理利益衝突的重要性及管理方式,為一部適合推薦給所有研究者及研究對象研讀的法規教材。
|
 |
書名:能醒
能走-林欣榮教授的腦醫學救命筆記
作者:林欣榮主述
; 凃心怡採訪
登錄號:C0015674
內容介紹:林欣榮院長藉由各種病例及感人的故事說明:原發性惡性腦瘤、腦膜瘤、惡性腦膠質瘤、類巴金森合併水腦、毛毛樣血管病變、腦幹梗塞性中風、蜘蛛膜下腔出血、動脈瘤破裂後併發水腦……眾多複雜而棘手的腦部病變與創傷,在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率領醫療團隊的用心診治下,展現一例又一例的奇蹟……
|
 |
書名:生命無盡-無語良師照亮慈大模擬醫學中心
作者:葉文鶯
登錄號:C0015675
內容介紹:大體捐贈若只是換得身體的切割與家屬的心碎,二十五年來不可能累計超過四萬人允許身體在日後被用作醫學解剖。「無語良師」是慈濟開創的醫學人文教育,無論是否有意願成為大體捐贈志願者,人們莫不重視醫療品質的照顧,而良醫更勝名醫,因此無語良師所造福的病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息息相關。期盼經由這些「生命」、「愛」與「死亡」的故事,讓讀者更加把握生命中每一時刻。身體並不代表生命,無語良師所彰顯的正是生命的價值。
|
 |
書名:每個器官都在訴說愛-最撩心的解剖學
作者:手拉心
登錄號:C0015676
內容介紹:身為醫師,拯救性命固然是職責所在,卻不是每次渴望和救援,都能換得奇蹟降臨。在為了搶救病患全速奔馳之際,回頭一望,那些渴望獲得聆聽的心情,那些撩心、揪心、碎心的時刻,卻往往被各種監測儀器趕到角落,消失在忙碌奔走的腳步聲之間,再無人聞問。儘管醫療有其限制,愛卻可以永恆無限。為了記住這些動人的溫柔,為了不忘生而為人的核心價值,也為了告訴所有人:人天生為愛存在,每一個器官、每一次呼吸,其實都是愛的印記,20篇醫療現場的記實故事、12篇別出心裁的撩心解剖學,即使面對的是冰冷的數字與分秒必爭的醫療處置,我們仍能透過作者的文字,溫熱了心、盈滿了淚水,看見每一段人生中關於愛的模樣。
|
 |
書名: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登錄號:C0015677
內容介紹:中村醫師在《大往生》一書中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描寫了自然死亡的無痛與安詳,海倫.聶爾玲(Helen
Nearing)在《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中以智性和感性的筆觸描繪禁食而亡的平靜與自然。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中,體驗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是令人恐懼、悲傷的,甚至可以欣然的去迎接,因為那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對所有家人而言,母親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幫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生死學課程。讓我們見證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死亡可以是安詳平和的,對死亡不再有未知的恐懼,懂得珍惜、善用活著的時光,不要有遺憾,勇敢面對死亡。
|
 |
書名:醫病大和解-協助醫師、護理師、藥師、社工師、醫檢師、醫院行政等
作者:李詩應,
陳永綺暨團隊合著
登錄號:C0015678
內容介紹:在台灣,平均每天有一名醫師被告。醫療糾紛每三年增加一倍。西醫執業生涯中遇到醫糾的機率甚至高達44%!究竟是病人多「奧客」?還是「傲醫」難溝通?本書以實案教學,提供各類醫糾調解模式,讓每一場爭議都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協助醫師、護理師、藥師、社工師、醫檢師、醫院行政、病人和家屬一起學習同理關懷與自我保護。讓「溝通」改變「對立」‧以「關懷」取代「官司」。
|
 |
書名:生活之道-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醫師生活與行醫哲學
作者:William
Osler著
; 鄧伯宸譯
登錄號:C0015679
內容介紹:奧斯勒醫師是二十世紀醫學領域的大師,開創了現代醫學新觀念與新里程,是現代醫學教育的始祖、臨床醫學的泰斗,尤其強調醫學的人文與教養。時至今日,他仍然是醫界的典範,世界各地的奧斯勒協會也依然活躍。本書為奧斯勒醫師1889年至1919年間,對北美各地醫學院的學生演講編輯完成,觸角遍及醫療倫理、醫療與人道關懷與醫病關係。奧斯勒醫師的講演在其生前雖然屢經披露,逝後也曾分別以不同版本集結問世,但這本文集卻獨樹一格,1983年日本醫學博士日野原重明將之重編,加以註釋,出版了日文版及英文版。英文版由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出版。本書即根據英文版本翻譯而成。
|
 |
書名:病歷的彼端,
未盡的故事
作者:林思偕
登錄號:C0015680
內容介紹:語言仍是臨床醫療的基石;如果沒好好聽病人說,就不是真正的醫師;要知道更多病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看病的能力和溝通技巧是無法分割的,兩種能力也絕不互斥。而且醫師要讓病人覺得他真的對病人說的感興趣,病人或許就會說出醫師原先沒想到的線索。在強調科學與效率的現代醫療裡,臨床診療愈來愈依賴檢驗數據和科技產生的影像,醫療照護人員在此醫療環境與模式中,成為治病與照護的工具;這個走向也迫使醫療人員眼中病人逐漸被簡化為只剩下疾病,而不再是一個活生生、有情感與社會關係的存在。但透過林醫師的筆觸,我們卻看到了醫師們面對病人的耐心傾聽與細細叮囑。林醫師運用與生俱來、貼近人性的聽、說故事能力,讓醫病之間逐漸相互理解,不但診療了病痛,也同時醫治了人心,這也正是醫界逐年倡導與推廣的敘事醫學所表彰:給予病人適切的診療並同時療癒了自己。
|
 |
書名:住院醫生
作者:Kelly Parsonsm原著;吳宗璘譯
登錄號:C0015681
內容介紹:身為醫生,你確定你要選擇袖手旁觀,看著別人枉死?總住院醫師史提夫.米契爾完全就是你能想像出的外科醫生的樣子:野心勃勃、聰明、充滿自信。他擔負訓練菜鳥成為醫生的重責大任,而且即將獲得一份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某天一名病患離奇死亡,很快人們便意識到這座醫院裡有一個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魔,掌握了足以摧毀史提夫大好前途以及婚姻的秘密,正準備與史提夫玩一場致命遊戲……
|
 |
書名: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莊宏達和瑪利亞基金會的生命實踐
作者:李嘉人
登錄號:C0015682
內容介紹: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莊宏達醫師是一位天主教徒,1973年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1975年擔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住院醫師期間,前往台大醫院復健部受訓,開啟了他與身心障礙療育的機緣。為了讓身心障礙兒獲得更周全的照料,莊宏達從一位小兒科醫師變成一位經營者,在1988年成立瑪利亞文教基金會,同時開辦瑪利亞啟智學園,致力障礙兒的日間復健、教育及福利服務。秉持「愛,永不止息」的服務宗旨,瑪利亞基金會的工作團隊在社會各個角落,努力落實身心障礙者就養、就醫、就學、就業四大面向的服務。儘管這條路遙遠、艱辛,但是憑藉永不止息的愛,莊宏達與瑪利亞基金會都將陪伴身心障礙的朋友一路走下去。他們相信,每一天都要練習在生活中毫無保留地愛。
|
 |
書名: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作者:曹雅晴
登錄號:C0015683
內容介紹:原本一個人也能活得好好的90歲奶奶忽然得了阿茲海默症,70歲的媽媽與其他六個兄弟姊妹,開始了二十四小時輪流照顧生病奶奶的日子。作者在看著母親照顧奶奶的過程中,記錄下照顧年邁父母所需要做的心理準備。透過祖孫、母女三代的真實照護歷程,看見不同世代的母子面對臨終觀念與生死態度,作者見習了母親如何照顧自己的母親,理解與聆聽母親期望的老後生活,也預習了自己該如何從容面對終將到來的死亡。
|
 |
書名:公共衛生法規與倫理
作者:吳秀玲,
許君強著
登錄號:C0015684
內容介紹:本書介紹最新公共衛生法規與倫理,計六篇。第一篇總論:簡介英、美、德國公共衛生法規之建置、我國日治時期與近代的公共衛生發展史;健康基本人權、衛生法規之基本原理原則。第二篇至第六篇各論計二十章,共介紹二十六種公共衛生法規,範圍深且廣,包括:醫師法、護理人員法、公共衛生師法;醫療法、緊急醫療救護法、藥事法、藥害救濟法、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傳染病防治法、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菸害防制法、精神衛生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健康食品管理法、學校衛生法;優生保健法、人工生殖法、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全民健康保險法、長期照顧服務法等。
|
 |
書名:醫事法學
作者:王岳
登錄號:C0015685
內容介紹:本書在傳統醫事法教材基礎上,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為主要教學方法。在絕大多數篇章最後一節會針對該章主題選擇一兩個醫事法領域的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並於章末安排「情景測試與思考」、「課後閱讀資料」和「案例教學參考視聽資料」等提供讀者思考。期望教師與醫學生們能透過基於問題的自學、討論等主動學習法律的方式,將學習與社會熱點、難點的醫事法問題、難題掛鉤,讓學生們投入醫學相關問題情景中,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究,激發和支持他們的自由思維、質疑精神和辯論意識,從而加強對各章內容的學習、理解和思考。此外,亦於各章首頁增加了與該章內容相關的「法諺」內容。在以判例法為中心的英國法律中,法諺起到如法律規範般被遵守的作用,法諺云:「沒有法律就依照法律格言。」法諺在英美法系國家受到與普通法同等的對待。希望藉由這些經典的法諺哲語,可啟發學生們的反思與冥想。
|
 |
 |
相關資料來源:原始出版社、網路書局(Finbook、iRead、博客來、三民、
誠品、金石堂、合記、華杏、五南…) |
 |
|
 |
 |
 |
|
本網頁資料整理及內容製作由LHJ負責提供 服務電話 TEL:2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