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醫學倫理新書介紹
    點選登錄號可預約新書及看內容簡介

 

書名:器而不捨, 以愛延續生命-東臺灣器官移植推動者
作者:
李明哲主述、吳宛霖撰文  
登錄號:
C0015278
內容介紹
李明哲因為崇敬醫界前輩不計名利到東部奉獻,也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沒想到這一待,就是三十年。在這裡,他曾參與三次連體嬰分割手術;更推動器官移植醫學,從捨身勇者捐贈的腎臟、肝臟移植,到親屬間活體器官的捐贈與移植手術,樣樣精通,更提攜後輩醫師,培育移植照護團隊。然而,他對待醫護團隊也是出了名的嚴厲,因為他認為病人的生命只有一條,不容絲毫差錯,「這些死去的人,都是他們親人的唯一,唯一的父親、唯一的母親、唯一的孩子。」他是病人眼中和善親切、勤於查房的仁醫,不但拒收紅包,還曾自掏腰包為貧困病人清償醫藥費。總是全力以赴、嚴肅面對生命、溫柔照護病人走過漫長復原之路的李明哲,是慈濟第一位從住院醫師開始培養出來的外科教授,更打造出東部堅實的移植團隊,他證明自己,「只要腳踏實地的認真,偏鄉也能出頭天」。

 

書名:生死之間.2 -枼心膜的故事
作者:
柯文哲著
登錄號:
C0015279
內容介紹
我是柯文哲。在我三十年的行醫生涯中,生死抉擇幾乎都與葉克膜有關;
葉克膜體現了所有醫學倫理的問題,因為它就站在生死的中線上。我常說,醫學救命不是奇蹟,而是智慧和經驗的累積。每一個成功救回的病人背後,都是一連串正確醫療手段的總和;每一個無法挽救的病人死後,則有許多生者的懊悔與值得探討的課題。
在這本書裡,我想要說更多生與死的故事,這些經歷是我最重要的生命資產,也是最能為我引路的標竿,更是我之所以成為我的證明。

 

書名:抗疫防癆山海間-東臺灣防疫先鋒李仁智醫師行醫記
作者:
李仁智主述 ; 凃心怡撰文
登錄號:
C0015280
內容介紹
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就在元旦過後沒幾天,臺灣抗疫指揮官會議緊急召開,李仁智醫師授任為東區指揮官,他沒有二話,勇於承擔。正如十七年前,那場來得突然又危急的SARS,他同樣沒有畏懼,站上第一線,守護花東民眾。更一如三十二年前(1988年),他自願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的那份初心。當時父親問他,為什麼放棄臺北的機會,跑去那麼荒涼的地方?他答:「臺北醫師這麼多,不差我一人。」當時花東的肺結核病人高居全國之冠,促使他來到花蓮。他在東臺灣率先引進「都治計畫」,成了追著病人跑的醫師,不僅讓花東肺結核病人發生率減半,花東地區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也達到78.3%的完治率,遠遠超越WHO的54%完治率。李醫師在臨床醫療、公共衛生的努力,讓他獲得2015年第廿五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從結核病、流行性感冒、狂犬病、SARS到新冠肺炎的防治,都有李仁智醫師的身影,他為「做個有用的人」做了最佳詮釋。

 

書名:我們與瘋狂的距離  一個神經精神病學家面對精神疾患的反省與診療筆記
作者:
Anthony David著 ; 陳岳辰譯
登錄號:
C0015281
內容介紹
人為何瘋狂?什麼才是正常?誰都無法真正窺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只能給它一個被理解的機會!跨越「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深淵,才能看見理解與療癒的可能。珍妮佛嚴重思覺失調與幻聽,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卻出現帕金森症候群;派崔克腦部受創後出現人格解離,他相信自己已經死了,還患有替身症候群;湯瑪斯憂鬱症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出院隔天,送孩子上學後自殺身亡;克里斯因行為脫序遭父母責罰後,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異狀,經診斷為功能性神經障礙。本書藉由動人心弦的案例,在醫病溝通與醫療紀錄的穿針引線下,探討精神疾患的問題,從神經傳導物質、荷爾蒙到基因,從服藥、穿顱磁刺激技術到電痙攣療法,目的是希望透過精神醫學、科學、心理學,在所謂正常與異常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梁。

 

書名:從樂活到善終 -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
作者:
王英偉主述 ; 楊金燕撰文
登錄號:
C0015283
內容介紹
1989年,當同輩醫師想盡辦法留在都會臺北謀求醫職時,臺大醫學系畢業的王英偉,卻自願前往乏人問津的台灣偏鄉——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只因為這裡最缺醫師。王英偉,現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他來自香港的醫師世家,卻比多數臺灣土生土長的醫師更勤跑臺灣偏鄉與部落,從19歲來到臺灣後便不曾離開。他是第一位在花東開啟「定期、定時、定人」偏鄉巡迴醫療服務的醫師。人力匱乏下,為了啟動巡迴醫療,他「醫師兼司機」,開著救護車跑遍花蓮每一個部落、鄉村義診,甚至爬山、涉水,病人走不出來,他走進去。1996年,在證嚴法師支持下,王英偉在花蓮慈濟醫院創設東部第一間安寧療護病房——「心蓮病房」。他率先引進芳香療法、中西醫合療、綠色療癒、藝術治療等,「不擇手段」地讓末期重症病人安適,許多家屬在病人離世後,滿懷感恩回到心蓮擔任志工。心蓮病房不但是慈濟推動安寧照護的起點與典範,更肩負起培育東部安寧療護人才的重任,而海內外前來參訪與學習的醫療專業人士,更是絡繹不絕超過五千人次。

 

書名:診間裡的女人②-不再害怕失去,婦產科女醫師陪妳找尋被遺忘的自己
作者:
林靜儀著
登錄號:
C0015284
內容介紹
如果《診間裡的女人》觸及你內心深處,《診間裡的女人2》讓你想找回自己──婦產科醫師林靜儀更深刻的思辨與真誠袒露:只有她自己知道,病人流淚的椎心之痛,自己也曾痛過。一個個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女人,是妻子、母親、女兒、姊妹,每個人都必須理解的故事。沉浸在懷孕喜悅中的媳婦,因為超音波顯示出是女孩,婆婆當場陷入沉默;懂得做好性措施保護自己的女高中生,卻被母親強制送醫檢驗處女膜;想要墮胎的妻子遲遲不願向丈夫取得同意書,因為不想讓丈夫發現自己是愛滋病患;妻子懷上第三胎,產檢都是國小五年級的兒子相伴,只因丈夫早已不見人影;接二連三得到淋病與菜花,感染源毫無疑問就是自己的老伴。女人在疾病面前,女人的身體仍在百年前的限制裡;身邊最親近的人,往往最看不到正在求援的她們,也都忘了做為親屬與伴侶的我們,其實就是答案。

 

書名:我的外科人生 -林哲男醫師回憶錄
作者:
林哲男著
登錄號:
C0015286
內容介紹
林哲男教授,出生於日治時期台南縣「漚汪」地區(現今台南市將軍區)。台大醫學院畢業後,職涯歷經美國匹茲堡大學兒童醫院、紐約史隆凱特癌症紀念醫院、長庚醫院、行政院衛署桃園醫院、中國醫藥大學等。他除了是長庚醫院創院初期唯一一位小兒外科主治醫師,後期更率領團隊創立長庚兒童醫院;另外,他也積極參與國際醫學會,吸取世界經驗、知識與技術。因此,林教授不僅見證了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醫療奇蹟,更是台灣小兒外科界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這本溫暖、樸實且真摯動人的人生記事,由林哲男教授親筆撰寫。從年少到年老,從前輩到同儕,從家庭到摯友,以及貫穿全書的行醫經歷,本書蘊涵了林教授從事外科醫學一輩子的處世哲學與人生體悟,希望帶給年輕一代從醫者受用無窮的啟發。

 

書名:生死交接 一個器官移植醫師的筆記
作者:
Joshua D. Mezrich著 ; 柯清心譯
登錄號:
C0015287
內容介紹
《生死交接》是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展現移植醫學如何大舉推進,改善人類的生活。馬茲里奇檢視一百多年來的重大醫學突破,把這段非凡的歷史,與那些發人深省及讓人心碎的患者故事串連在一起。他以溫柔的感性及科學的理性,表達身為外科醫師的使命,闡述外科醫師真實的生活面貌,以及經歷飄然勝利和沉重挫敗的受。書中介紹那些使移植手術成真的現代先驅——這些特立獨行的外科醫生,用大膽的想像、遠見,以及冒險磨練出來的技巧和醫術,拯救全世界千百萬人的性命。我們聽著捐贈者和受贈者的故事,學習其中的倫理道德議題,並讚揚人類不可思議的精神靭度。馬茲里奇帶領讀者進入手術室,揭開器官移植的神奇過程,它就像一段精緻但激烈的芭蕾舞,需掌握精準的時間點、換氣技巧,有時還要即興發揮。馬茲里奇在這部作品中,觸及生存的本質以及活著的意義。大部分醫師得與死亡戰鬥,但移植領域的醫生卻從死亡汲取生命。「我們移植的這些器官──肝臟、腎臟、心臟──都是珍貴無比的生命禮賜,是死者最後能贈與生者的物品。」馬茲里奇分享他的感念,以及有幸參與這場生命交接的一部分,心中充滿了敬畏。

 

書名:上人與我-那些年我們在慈濟的日子
作者:
郭漢崇著
登錄號:
C0015288
內容介紹
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三十三年來,一群醫師走過創業維艱的歷程,駐足、守護這片土地,在慈濟為臺灣寫下無數的醫療奇蹟。這份起心動念,來自於在1988年時勇敢從臺大醫院出走,與證嚴上人簽下三十年約定的醫師真情告白。這本書收錄超過百餘幅典藏照片,作者以珍貴的圖文史料,紀錄臺灣第一本慈濟醫療志業史。從過去到未來,從花蓮到全世界,慈濟醫療志業如何實踐醫病、醫人、醫心讓愛的醫療人文,永續傳承。

 

書名: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
作者:
Atul Gawande著;廖月娟譯 
登錄號:
C0015289
內容介紹
外科醫師的書寫風格一向是華麗的、英雄色彩濃厚的,本書反其道而行,以最低調但犀利的筆法,觸及每一個外科醫師內心最痛處,勇敢面對每一個醫師都可能碰見的噩夢:併發症、醫療糾紛、名利的誘惑,更多時候是自己面對疾病的無能為力。本書是作者做為一位外科醫師,最深刻的反省。很少醫師有這樣的筆和這樣的心。這種低調而悲天憫人的寫法,使得醫學與醫師得以脫離不完美的宿命,得到昇華。

 

書名:白袍 一位哈佛醫學生的歷練
作者:
Ellen Lerner Rothman著 ; 朱珊慧譯
登錄號:
C0015290
內容介紹
本書作者羅絲曼從自身經驗出發,以生動的文筆道出在哈佛醫學院四年的故事。從前兩年學習醫學知識、訪談病人記錄病史、熟悉醫療現場,到後兩年完全投入臨床實習、更多精進醫療技術與經驗。從懵懵懂懂的醫學生到成為醫生,羅絲曼看過許多醫病關係的矛盾與糾葛,也曾為醫療專業與道德責任孰輕孰重感到徬徨。她透過一個又一個的病人故事與醫學思索,揭示了白袍所蘊含的重大意義與責任。

 

書名:從法醫到人醫 -貫穿七個醫界現場的白袍啟示
作者:
林啓嵐著
登錄號:
C0015291
內容介紹
台灣的醫療保健舉世稱羨,更不待言。但時代在變、世態在變,人心在變,醫病關係也隨之在變。往昔,病患視醫者為恩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坦然以對;如今,醫病之間形成契約關係,一方提供醫療服務,他方提供金錢給付,醫病之間成了「拿人錢財,為人消災」的對價關係。當彼此只論權利義務,關係變得十分冰冷無情與緊張對立,如此脆弱的信任關係若不慎或不料破裂時,即淪為相互指責攻訐甚至對簿公堂。本書記錄一個醫師訓練成長過程,兼具人文與歷史,足供我們閱讀與省思。而作者波浪起伏的醫學人生經歷卻也證明一件事,就是每一位選擇醫學生涯的醫師都必須本諸奉獻的初心,則不論遇到任何困境都可以透過努力來克服……。

 

書名:人生因利他而豐富 一位外科醫師的行醫路
作者:
張耀仁主述;稅素芃撰文
登錄號:
C0015292
內容介紹
耀仁醫師專長為乳房外科、肝膽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幹細胞治療等。曾任臺大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羅東博愛醫院醫務副院長、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曾長年服務於醫療資源較為匱乏的羅東、花蓮等地,至今仍定期往返花蓮,為花東病人診療,他是醫護人員心中醫術精湛的「張一刀」,更是病人口中視病如親的好醫師。長期參與「慈濟人醫會」海內外義診服務,除臺灣各地外,所到之處包括強震後的四川、尼泊爾,以及印尼巴淡島、內蒙、貴州、越南、斯里蘭卡等地,多不勝數。他深信從醫者的本懷,是愛與尊重、人道關懷,而這也是慈濟醫療人文精神之所在。

 

書名:得慧根,要會跟-東臺灣癌症醫學推手 許文林醫師行醫記
作者:
許文林主述 ; 稅素芃撰文
登錄號:
C0015293
內容介紹
二〇〇二年,放射腫瘤科專家許文林醫師卸下臺北三總副院長一職,受邀來到醫療資源欠缺的東部,他在花蓮慈濟醫院,從一個人、一張什麼都沒有的辦公桌開始,邀請各專科加入癌症醫療團隊,成立東部第一個癌症醫學中心,讓花東癌症病人不用再忍受遠赴北部治療的奔波之苦。見善效行,是他根深蒂固的特質。他常說「得慧根,要會跟」,他將一身行醫功夫與歷練帶到東部服務病人,並皈依成為證嚴法師的弟子,他信守服務偏鄉的承諾,一待就超過十九年。二〇一九年,這位救治無數癌症病人的醫師竟罹患了癌症,他沒有因病退縮,更堅定信任讓他一手培育的癌症醫療團隊,成為救治他的醫療主力。而證嚴法師一句「無常,如常,都是常。」讓他解憂微笑,以更幽默、更積極的姿態行醫看診,寬慰同樣罹癌的「同學」們。這是一位出身屏東南州鄉下,卻有著不凡的毅力與包容,屢屢在從醫路上開創新局的醫者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書名:瘋狂之所在-瘋人院、精神病院到治療性社區
作者:
Mike Jay著 ; 林曉欽, 林薩寶譯
登錄號:
C0015294
內容介紹
《瘋狂之所在》為英國倫敦衛爾康博物館「瘋人院:精神病患收容所與其外」的展覽成果,其宗旨在於叩問「瘋狂」與「收容所」的歷史與轉變,以及這兩個詞彙在當代所激盪出的迴響。本書以英國伯利恆皇家醫院之沿革為經,以精神醫學的實踐與修正為緯,細膩爬梳18世紀以來,以歐美為主要場域的精神治療機構如何演變至今,相較於過去,社會大眾面對瘋狂與精神疾病的態度又有何異同,及其未來展望。

 相關資料來源:原始出版社、網路書局OpenisbnAmazonFindbookiReadalibris
 博客來三民誠品金石堂合記華杏五南
   
(本網頁資料整理及內容製作由羅惠珍負責提供  服務電話 TEL: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