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1.失智症電子書(直)
P. 20
時間 重要記事
1986
1997 美國生物化學家柯恩(Stanley Cohen)、義大利細胞生物
2000 學教授李蒙塔西妮(Rita Levi-Montalcini)發現神經細胞生
2003 長因子與上皮細胞生長因子,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2014
美國神經科醫師布魯希納(Stanley B. Prusiner)發現新病
2017 原體普利昂(prion)與狂牛症(CJD)致病因素有關,獲
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瑞典科學家卡爾森(Arvid Carlsson)及美國神經學家葛林
加德(Paul Greengard)與康德爾(Eric R Kandel)對於神
經細胞間訊息傳遞方式的重大貢獻,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
獎。
美國化學家羅特伯(Paul C. Lauterbur)和 英國物理學家曼
斯菲德(Peter Mans eld)研究核磁共振掃描(MRI)獲得
諾貝爾醫學獎。
英國籍神經科學家歐基夫(John O'Keefe)及挪威神經科學
家莫瑟夫婦(May-Britt Moser)、(Edvard I. Moser),發
現大腦內定位系統的細胞,讓我們在複雜的環境中找到正
確的路,有助於瞭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獲得諾貝爾生理
醫學獎。
美 國 科 學 家 霍 爾(Je rey C. Hall)、 羅 斯 巴 希(Michael
Rosbash)和麥可· 揚(Michael W. Young),因為對基因與
生理時鐘關聯性的研究,對於生理時鐘的相關疾病如阿茲
海默症、肥胖到心臟病等有關,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