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2019EthicBk
P. 180

這本書帶著許多病人的故事與家屬的不捨,也反映在目
前我們臨床上所遇到的,書中的第一篇故事,兩位主角,說
著兩個家庭,「安寧」放手與「不願」放手,我們臨床上,
共同參與到病人的生命當中,我們被迫思考著、面對這個問
題,怎樣的結果,對病人來說才是更好的。病人躺在偌大的
病床上,沒有意識、沒有任何回應,第一個家庭,準備好送
病人最後一段路程,給予撤除醫療設備後,病人自主呼吸長
達了三天,到了安寧病房,享有了真正的安寧,另一個家庭,
家屬的不願放手,期待著任何奇蹟的發生的可能性,生命的
定義究竟是活著,還是好好的離開呢?是否對病人是種折
磨,拜目前的醫療進步所賜,對於病人來說,即使病人病況
再糟,只要家屬的一句「救!」,對於現代醫療而言「生」的
維持並不難,但對於病人來說,拚死拚活、大口吸氣、苟延
殘喘的「生」究竟是活著還是死,又或者對於病人家屬來說,
這個「生」只是不願見到摯愛的家人離世,在現在的制度、
法條下,人享有最大的自主權,但現在的臨床上,最難的就
是那些病人無法自己做決定,來決定自己的「生死」,而是
由家屬來決定病人的生死,決定是否簽屬 DNR,究竟…這制
度真的符合安寧,符合醫療倫理嗎?還是說,是為了生者們
存在的條款呢。

對醫學、社會方面影響:

170 2019 年•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