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2019EthicBk
P. 147

量太大使得所有器官正在衰竭。當時到加護病房看妳的時候
,護理師跟我們說的話,真的是字字打入心坎裡;平時工作
是以一個醫療人員的角度在跟病人家屬溝通,但這次角色反
轉,讓我了解到身為一個家屬朋友的感受,是震驚,是難過,
是無法接受。終於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妳漸漸穩定,只是
因血液太長時間無法供應到腦部,使得腦部受損。兩年過
後,在每天努力不斷的復健之下,現在的妳已經比之前好多
了,跟妳說話時會看著對方,聽到某些關鍵字會有反應,雖
然還是無法回應我們,但我們都知道妳一直在進步著。

      陪伴腦傷病人就像是場馬拉松賽跑,累了就減慢速度、
喝口水,鞋帶掉了也得綁好再走;需要的不是爆發力,而是
耐力與持久力。許多家屬努力照顧病人,卻忘了留意自己,
長時間下來,身心是無法負荷的。作者透過文字抒發內心的
感受,也希望可以帶給類似遭遇的家庭一點正能量。

對醫學、社會方面影響:

      「台灣的交通事故當中,腦傷比例最高。有人撐不過走
了,有的存活下來。那些活下來的人,哪裡去了?除了被關
在家裡、入住照護中心外,有沒有人被放棄了?我好想知
道,這些腦傷患者後來怎麼了?」作者林燕雪拋出問題,因
為目前似乎沒有一個有關腦創傷的支援團體,可以讓傷者及
家屬有些依循與幫助,甚至找不到專門闡述腦重創後的相關
症狀及後遺症的書,在這資訊混亂不透明的狀況,會不會有

2019 年•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137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