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尿床的問題相信每個父母都傷腦筋過, 大部分的家長可能想說大一點就好了, 只是如果已經對小朋友造成自卑感、挫折感或對家庭生活造成困擾的話, 就有需要瞭解它的病因及給予適當的治療。
長庚兒童醫院曾經調查過臺灣國小學童尿床比例約5.5%, 根據國外的統計大概是五歲大的小朋友約15%會有尿床情形, 十歲時約5%, 十五歲時仍有1%, 在進入成人期前每年約有15%會自行緩解。
尿床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 所謂原發性尿床, 是指小朋友自出生後尿床的情形一直存在沒有停過, 而續發性尿床是指小朋友在停止尿床後至少六個月以上, 然後再發生尿床的情形; 一般而言原發性尿床有遺傳傾向而且和膀胱機能不成熟、夜間抗利尿荷爾蒙分泌降低有關, 而續發性尿床則需考慮泌尿道感染、構造異常或心理因素等問題。
如果您的小朋友有尿床的情形, 可以先帶到醫院的兒童腎臟科或泌尿科, 醫師會先安排一些評估檢查, 如尿液檢查, 尿液培養, 腎臟膀胱超音波檢查, 尿鈣, 或膀胱輸尿管逆流攝影等, 再根據個別的狀況作適當的處置。
不過一般建議父母親可以先從以下幾點著手:
- 每日記錄尿床的情形; 如果有兩三晚沒有尿床, 父母應盡可能給予實質的獎勵, 如此可提高治癒率。
- 請勿對小朋友的尿床行為加以處罰, 也不要使其感到羞愧。
- 睡前盡量減少水份攝取, 上床前先小便。
- 請勿讓小朋友穿尿布睡覺, 如此無法養成自己起床尿尿的習慣。
此外括約肌控制訓練、排尿警報器、以及藥物治療等, 都是目前對尿床有效的治療方式, 不過唯有父母親的支持與醫師的配合, 才能協助孩子及早擺脫尿床的困擾。
相信經由你我的努力, 可以一起幫忙這群小朋友早日脫離這一段尷尬的日子。
閉尿及括約肌控制訓練
- 請小朋友覺得想小便時先到廁所去, 但先憋住小便直到憋不住時再解
- 開始小便後勿解完, 再憋住, 再解, 如此3至5個循環
- 白天儘量延長兩次小便的時間至1到2個小時, 以增加儲尿容量
藥物治療
- 抗利尿荷爾蒙睡前1至3顆, 可減少夜間排尿量, 治癒率高但停藥後易復發
- 抗膽素激性藥物, 可減低不可抑制的膀胱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