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hite 高雄長庚 兒童內科部
網站首頁 立即掛號
心肌炎—可怕的病毒感染合併症
兒童心臟科
梁啟迪主任
2020/10/22
一名12歲女孩發現有咳嗽流鼻水2-3天,繼而出現胸部不舒服的情形,但小女孩仍照常到學校上課。於學校出現冒冷汗、頭暈現象,老師覺得有異,趕緊叫救護車將小朋友送到本院兒科急診。在急診,小朋友已經意識不清,心跳每分鐘170下,血壓量不到,臨床診斷為急性心肌炎,經心臟急救藥物和電擊,仍無法使心臟恢復正常功能,於是緊急將病人轉送加護病房並立刻聯絡心臟外科裝上體外循環機。經過團隊的合作照顧,病患於4天後心功能穩定而將體外循環機移除,於一週後轉出加護病房順利出院,出院時心功能已完全恢復正常。
以上是一位嚴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因學校警覺性夠,且經過本院醫療團隊積極治療後,幸運的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健健康康的回家。我們都知道病毒的種類非常多,除了少數幾種病毒有抗病毒的藥可以治療外,絕大多數還是要靠自己免疫系統的活化,產生抗體來清除病毒,疾病才會好轉。但有些人則可能因為個人免疫力或感染的病毒特性的關係,造成心臟發炎而徘徊於鬼門關之前。以下針對心肌炎做一簡單介紹:
定義及致病因子:
心肌炎簡單的說就是心臟肌肉或傳導系統發炎,它可以是因為一些藥物、毒物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所引發。但最常見的原因還是感染所致,包含細菌感染 (腦膜炎球菌、鏈球菌、黴漿菌、沙門氏菌、結核菌等),真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及病毒感染(如腸病毒中的克沙其病毒(Coxsackie)及伊科勒病毒(Echovirus)、腺病毒(adenovirus)、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其中又以病毒感染最多。
臨床表現:
心肌炎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可從輕微的胸口不舒服、肚子痛、呼吸急促、臉色蒼白冒冷汗、心律不整 (包括異常加快或減慢)、頭暈、疲倦、到突發性昏倒、多重器官衰竭甚至猝死。
診斷工具:
胸部X光常可看到心臟擴大、肺水腫,心電圖上可有心律過速或過慢甚或傳導中斷、心肌缺氧、心律不整或傳導異常等變化。心肌酵素可能升高。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心臟擴大、心室功能不良,有時併發心包膜積水和瓣膜關閉不全,至於心臟切片上則可看到心肌間充滿了發炎細胞。
治療:
嚴重心肌炎即使經過傳統方式治療 (包括限水、臥床休息、給予適度的氧氣、強心劑及利尿劑等)其死亡率仍可高達5到7成,對於免疫球蛋白及類固醇在急性心肌炎所扮演的角色,目前仍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近年來由於醫療不斷的進步,隨著體外循環機,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及心室輔助器廣泛的使用,急性心肌炎的治療也愈來愈成功。最近的報導顯示,積極的團隊醫療,可使其存活率提高到7~8成,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雖然這些機械性輔助器能大幅提高存活率,不過它並不是萬靈丹,它只是在心臟無法工作這段期間暫時幫助週邊器官獲得適當氧氣,讓發炎的心臟得以獲得喘息,但最終的預後還是要看每個病人心臟恢復的程度來決定。縱使大多數急性心肌炎經過以上治療心肺功能都能恢復良好,卻仍有些人沒辦法離開輔助器而須做心臟移植;有些人則因傳導系統受破壞須裝心臟節律器;也有些人因發現的晚,出現其他器官衰竭的情形;另外有些人雖然能夠脫離輔助器,但卻須長期服用心臟藥物,且最後有可能發展成擴張性心肌病變。
此外,這些輔助器的使用也有相當程度的風險。在輔助器使用期間,我們會使用抗凝血劑來避免血栓的形成及管路的阻塞,但相對的它可能造成全身性的出血,其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腦部出血。另外,因病人身上插滿管子且抵抗力正值最弱的時候,所以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感染甚至死亡。
所以,治療心肌炎必須是一個團隊醫療。其成員包含心臟科、心臟外科、神經科、腎臟科和感染科醫師,另外也包含體外循環小組成員、護理人員、心理諮詢人員等。很慶幸在長庚體系下,有很好的醫療團隊,病人一旦罹患心肌炎時,能夠得完善的照顧。
急性心肌炎不僅發生於小孩,大人也會得到此病。根據「新英格蘭雜誌」分析,四十歲以下成年人不明原因死亡中,約有二十%是急性心肌炎。雖然它不是很常見的疾病,但其病程進展之快每每讓人措手不及,也因此很容易造成醫療糾紛。雖然隨著醫療的進步存活率得以大幅提昇,但早期發現才是最重要的預後因子,所以在此要特別提醒大家,一旦出現不尋常的跡象(如不明原因呼吸急促、心跳變快或變慢、胸痛、冒冷汗等症狀),請趕緊送醫院,才能避免悲劇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