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醫研部6月份電子報
P. 93
裴 育 晟 醫 師 - A r ray e l e c t ro d e s fo r i n t ra o p e r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l e s i o n e d n e r v e s e g m e n t s :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e n s o r, sy s t e m , a n d
m e t h o d s
情境
一個車禍導致臂叢神經受損的病人,三個月後因功能回復不佳,進行
神經探查手術,發現神經部分有受損結痂的現象,臨床需完全切除受傷神
經,此時應完全切除結痂段的神經嗎? 還是要切除更大的部份,連沒有結
痂的前後也一併切除? 此時,要靠什麼技術來做判斷? 有沒有醫材可以告
訴我那一段有受損、那一段沒有受損,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周邊神經受損主因外傷、骨折、壓迫等因素,導致病人之感覺、運動
等功能異常,嚴重者需要神經重建手術治療。手術中,外科醫師必需在很
短的時間內決定那一段的神經已受損,將受損區段切除,最後將殘端做接
合手術,或是將其他神經移植過來。雖然決定受損神經區段的流程非常關
鍵,然多數醫師純以目視神經之外型變化與否決定神經受損之區段。
事實上,如果受損的神經區段未完全切除(切除不足),則因殘存部份
受損區域導致功能無法恢復;如果受損之外之健康區段也被切除(過度切
除),則因神經殘端過短而必需接受神經移植。此未解決之臨床困難需要
新醫材的開發加以克服。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nkou Newsletter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