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個人簡歷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婦女身心醫學小組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婦女身心醫學小組提供

 

健康婦女迎向多重角色人生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  婦女身心醫學小組  蕭美君主治醫師

 

    我們可能同時都是有薪階級、配偶、媳婦女兒、及媽媽這些身份,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是我們自己!

    現代女人,和過去婆婆媽媽時代的差別很大,扮演的角色是愈來愈多元化了。但是,多重角色一定就帶來多重壓力嗎?那可不一定。雖然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某某因家庭、工作無法兼顧,健康亮紅燈、身心出狀況,但是,如果能掌握個人價值觀及個性,細察現有支持系統是否堅固,早日揪出目前環境可能的潛藏危險因子,才能防微杜漸,不致等到身心俱疲、焦慮不安,才惶惶不安、倉促投醫。本文將先從認知心理的角度,和大家談談不當的思考是如何耗損我們身心的健康,也希望邀請大家在文中做個身心自我認識及檢查。

    我們可能同時都是有薪階級、配偶、媳婦女兒、及媽媽這些身份,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更是我們自己!這點很是重要,在臨床門診,常常可以發現:愈清楚認識自己、掌握自己的女人,愈可以避免身心壓力疾病上身;但若是自我太過膨脹,也不好。一味要求眾人配合付出,最後可能失了眾心,也沒了自己。一個人很難全面都贏、什麼都要,如果清楚自己的個性及價值觀,是想兼顧多重角色生涯,有得有失,在所難免。譬如,倘若使出全力,我們在職場表現,可以是滿分一百分,但為求兼顧,我們可能要將標準放在八十分左右,比較適合。如果在職場叱吒風雲、表現優越,但也以同樣標準要求自己在家務付出及教養小孩方面也是如此,那麼只要先生小孩的言行表現,不符合個人理想,那麼夫妻親子關係就容易緊繃,焦慮壓力也易上身。我們可能是個優秀的專業人士,但可能只是個勉強合格的媽媽。以上種種,無關乎能力及個性好壞,端視個人的自我定位抉擇,與環境差異罷了。

 

    在我們的慣性思考模式中,多重角色等同於多重壓力,但是研究數據告訴我們,多重角色也帶來多重選擇及多重支持系統。職場上,同事上司的經驗與肯定,在我們婚姻或育兒出現困難時,可以是協助我們的一種資源;而在家庭不順受挫時,工作上的成就或保障,也是避免身心壓力的一種保護因子。同樣的,家庭及育兒的經驗,也讓我們女人更成長、更茁壯,更能面對職場上的風風雨雨。所以,正向及理智思考是很重要的,在人生旅途上,情緒上可能一時受挫,只要把持得住自己,還是可以度過難關,雨過天晴。研究清楚顯示,多重角色可能帶來暫時性與壓力相關的焦慮狀態,但是不見得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下面,我們要談談臨床精神科或身心科常見的女性身心疾患,大家可以作各自我檢測,有疑慮或情況類似時,可以找專業醫師討論。

 

    第一:什麼是腦神經衰弱?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心理因素會影響到身體功能與身體疾病,當承受過多、過重的壓力時,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可能就會出現機能失調的情形,嚴重的更會產生各種身心疾病出來。反過來說,當身體有了疾病,難免也會帶來不等程度的不安、害怕、焦慮或憂鬱等情緒。很多的身心症狀,常常由一般的各項檢查中找不出明顯的器質性病因,但個案仍反覆感到不舒服;有些醫師常會無心地告訴病人說:「你沒有病!」更使得個案無所適從,只好再不斷地接受各式各樣的檢查與治療,或者祇有尋求偏方,無所適從。一旦身體持續的存在某種或某些生理症狀,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時,最好儘早就醫,以排除心身症以外的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但若幾位醫師的診斷與一系列檢查後,已確定沒有器質性因素,就應當考慮自己是否患了心身症。心身症的治療,通常醫師會針對病情的程度與個人的個別差異性,來安排個別化的治療。心身症基本上是一種輕型精神科疾病,在確定診斷後,如果能與醫療人員充分配合,接受適當的治療,再學習一些自助的方法,並勤加練習,其實是可以處理與治癒的。

 

 

 

    第二:什麼是焦慮症?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經驗,使人全身不舒服、不高興、害怕、緊張、恐懼、甚至絕望,焦慮可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對象可能是廣泛對任何事物,也可能是對特定事物,持續可長可短,視個人體質及壓力大小而定。焦慮易使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全身各器官或系統不適,人會感到心悸、呼吸急促、手腳冒汗、坐立不安、腸胃不適、全身緊繃或失眠,內外科醫師檢查都說正常,但是就是全身不舒服,此時應尋求精神專科醫師之協助。焦慮症的症狀:擔心或害怕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顫抖、抽搐或感覺發抖,疲倦、虛脫,肌肉緊張或心不定,暈昡或頭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冒冷汗或手心冒汗,口乾、反胃或腹瀉,沒有耐心、容易生氣。有些焦慮症反應會因人而有所差異,在一般正常的焦慮反應與焦慮症患者不同的是,焦慮症患者通常會過度的反應事實,而採取比較強烈的方法,避開引起焦慮的源頭。如果上述的症狀持續且明顯的發生,應該尋求精神專科醫師的幫忙。在對不同的焦慮症狀況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首先必需針對不同的焦慮症程度及狀況擬定治療的計畫。治療焦慮症的首要目標是針對引發焦慮症的任何事物,解決情緒上的衝突。採取抒發情緒及漸進式的積極承認來克服恐懼,藉由學習來克服害怕的情況,患者通常可漸減輕症狀,另外藥物的輔助幫忙也是很有效的。

 

    第三:惱人的月經問題。什麼是經前症候群?女性月經來潮前出現的種種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syndrome),簡稱PMS。在身體方面,會出現乳房脹痛、頭頸背痛、食慾增加、嗜吃甜食、疲倦易懶等現象。在精神狀態方面,可能有無精打采、情緒低落、緊張易怒、性慾降低、或失眠等痛苦。典型PMS症狀,可在月經來潮後二、三天,即告緩解,若仍持續,則宜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有潛藏之憂鬱焦慮、或其他精神或婦科疾病之可能。約有七十五%至九十%之女性為輕微程度,不影響日常生活之職業社交功能;十%之婦女,則較嚴重,需醫療之介入與處理;三至五%之婦女,則屬經前憂鬱症,必須精神科或身心內科醫師之專業治療。經前症候群之成因複雜,主要與荷爾蒙之變化息息相關。下列11項有5項以上,在經前出現,且月經來潮後數日即消失,並已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則有經前憂鬱症可能,可求診於身心科醫師。1.明顯憂鬱情緒、無望感、或自我貶抑感。2.顯著焦慮緊張,煩躁不安。3.情緒起伏明顯。4.易怒或人際互動變緊張。5.對原有活動失去興趣。6.注意力不集中。7.疲倦易累,無活力。8.食慾變化,嗜吃某些食物。9.睡眠變多或變少。10.瀕臨失控感。11.身體症狀,如乳房脹痛、頭痛、關節或肌肉痛、腹脹、或體重增加

 

    第四:什麼是憂鬱症?每個女人人一生中有10-25%的機會會生憂鬱症,引發憂鬱症的原因有許多,有時是單一因素,有時是許多原因交互作用而引起,如體質因素、遺傳、個性、環境因素、壓力、身體因素、及藥物引起的憂鬱症。憂鬱症主要有以下的症狀:心情沮喪,不安,易怒。失眠,早醒,晚睡。食慾減退,嚴重者體重在一個月內減少達5%。倦怠感,容易疲勞。對以前的嗜好或活動,失去興趣。罪惡感,感到沒價值感,悲觀,失去自信,低估自己能力。猶豫不決,缺乏決斷力。注意力不易集中,精神渙散。思考動作變緩慢,或坐立不安、靜不下來。自殺意念及行為。持續的生理病痛,如頭痛、消化不良、及慢性疼痛。憂鬱症的治療原則是:使用適當之藥物治療,用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來減輕症狀,除去不安、失眠等痛苦。並輔助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支持其自我機能,恢復信心,減除不必要之罪惡感等。再由醫師評定是否需要進一步之心理治療。其中抗憂鬱劑是目前憂鬱症治療之主流,相當有效且較快。經由科學的生物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低於常人,服用抗憂鬱劑可使神經傳導物質逐漸恢復正常濃度,而且抗憂鬱劑沒有上癮的危險,但是病患必須配合服用足夠劑量、足夠時間才有效。另外運動、規律生活、及為生活減壓也是治鬱良方。  

 

    女人難為,但是女性特有的敏感纖細及優秀能幹,已是不容置疑。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用中立且客觀的角度,看自己及看別人。培養多元興趣,練習多元化的抗壓策略;廣結善緣,增強個人支持系統資源;有疑懼或壓力致身心煎熬不適,也不要排斥和專業醫療人員討論。健康媽媽快樂多重角色人生,一定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