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鼻症-兼論精神醫學領城及重建手術可行性
發布日期:2015-01-06
近年來,因鼻腔手術效果不如預期而造成醫病關係極度緊張,甚至自殺、殺醫事件在社會上已屢有所聞。
1985年首次有英文文獻披露病患在鼻部手術後形成創傷後神經病變(post-traumatic neuropathy),包括鼻部症狀、頭痛、頭暈及憂鬱情緒等。1994年英文文獻首度有empty nose syndrome(空鼻症候群,簡稱空鼻症)此一名詞出現,至今因空鼻症而就醫的人數已較前大幅攀升;在中國大陸,有關此疾病的論文亦日漸增多。其症狀極其多様化,包括:鼻腔太通暢,鼻、咽過度乾燥甚至出血,矛盾性鼻塞,呼吸困難,嗅覺變差,顏面不適,頭痛,頭暈,無法入睡,情緒低落,甚至有消極念頭,少數病人有類下呼吸道症狀(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我們自2002年開始為空鼻症進行台灣第一例內視鏡重建手術,並對這些病患進行術後隨訪,手術結果令人滿意,多數病人術後在鼻部症狀、腦神經症狀、顔面症狀及情緒障礙(不易入睡;醒後疲累;挫折感、焦燥、易怒;沮喪難過)等方面皆有明顯進步。此篇論已刊登在A級英文文獻-Rhinology,2014 Mar;52:35-40。
另外,我們進一步對手術前後病患進行精神醫學問卷追蹤,結果發現除了上述鼻部、顏面症狀有明顯進步以外,典型精神症狀如:憂鬱(抑鬱)情緒在術後亦大幅改善,且具統計學意義(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焦慮傾向雖有進步但無統計學意義。此篇論文邀請二位精神科醫師擔任共同作者,並於2014年11月全台耳鼻喉科年度學術研討會提出報告-Evaluati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mental status by Beck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ventory in patients with empty nose syndrome。
空鼻症病患經評估後如果適合手術治療,手術原則必須保守、漸進,且於內視鏡下進行,務求手術部位微創、精準,以避免不必要傷口。手術前須長期觀察,手術後也要長期隨訪。重建項目包含如下一至數項:下鼻甲重建,中鼻甲重建,鼻中隔彎曲重建,鼻閥重建等,其中以鼻中隔彎曲重建是最基本手術項目,另視不同病情需要實施相對手術。同時須考慮:單側或雙側重建,高位鼻中隔彎曲重建,鼻腔底部或鼻腔側壁重建等。重建材料包括自體或人工移植物,依病人需求及病變位置而異。手術須循序漸進,避免進一步創傷(尤其擠壓到鼻淚管)或加重病人精神情緒障礙。
要言之,空鼻者未必立即發展為空鼻症,空鼻症患者也未必有典型「鼻腔空間過大」的問題 ,不但診斷困難,也容易漏診、疏診。事先給予內科治療是必要的,但須謹慎投藥及嚴密觀察。
當合併有精神情緒障礙時,空鼻症病情發展更不易掌握,除定期進行鼻科學詳細檢查外,還須適時專家會診,才能給予病患最適切的處置。
結論:
內視鏡重建手術目的在給予病患更接近常人的鼻腔構造,更對稱的兩側鼻腔形狀,及更健康的鼻腔氣流,但依舊無法取代原來正常的解剖構造。我們的經驗顯示,至目前為止,大多數病人經治療後症狀雖有明顯進步,但更長期的追蹤仍屬必須,而此微創手術雖然對防止憂鬱傾向有正面影響,對焦慮情緒是否有所助益卻有待觀察。
內視鏡重建手術目的在給予病患更接近常人的鼻腔構造,更對稱的兩側鼻腔形狀,及更健康的鼻腔氣流,但依舊無法取代原來正常的解剖構造。我們的經驗顯示,至目前為止,大多數病人經治療後症狀雖有明顯進步,但更長期的追蹤仍屬必須,而此微創手術雖然對防止憂鬱傾向有正面影響,對焦慮情緒是否有所助益卻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