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要聞
流行性感冒
台北兒童內科 張博智醫師
流行性感冒泛稱“流感flu”,是眾所皆知的古老疾病之一。西波克拉底(Hippocrates)於西元前412描述流行性感冒的症狀時,一定沒有想到這個古老的疾病,能夠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命。歷史紀錄上最早的瘟疫般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可能是1580年,從那時開始到現在,至少有31次大流行發生,在前一個世紀於1918年、1957年及1968年也有全球性的流行。或許,有些人得流行性感冒,似乎沒有什麼症狀,但如果知道1918年的流行性感冒,感染人數至少40mmillion,死亡近一半,那就知道流行性感冒可能比現今其他任何疾病更令人害怕。
流行性感冒病毒在分類上屬正黏液單股RNA病毒,由外膜抗原主分三型:A、B和C。A型和B型因著外膜上突起的蛋白質脢成分,次分成許多型。由於流感病毒複製快速,病毒突變的機率相當大,也容易產生變種病毒。C型流感病毒因流行病學研究上,只能確知多數人於10歲前已得過,且幾無特殊症狀,而A型及B型流感病毒則為大型流行病的禍首。A型流感病毒在鳥類族群廣泛存在,只有在突變至某種型時,才會感染人類,而有部份則會感染豬或馬。A型流感病毒可次分成13個H型及9個N型,在複製過程中,小的突變(dirft)會造成型內變種,只要在不同個體內傳播即可累積發生,約每2-3年便會產生。而大的突變(shift)則造成型的轉變。多半在人、鳥、豬等交互感染時才會發生,發生時當年即可感染人口的30-50%。約10-40年才會發生一次。1918(H1N1)年及1976年(M1N1)
A型流感病毒突變是從豬傳染給人的。而1957(H2N2)、1968(H3N2)的A型流感病毒則是從鳥類傳染給人的。大家記憶猶新的香港“禽流感”(H5N1)當然也是從鳥類傳來的。B型流感病毒卻只感染人類,故只有小突變(drife)發生,約每4-7年發生一次。
既然流感病毒曾在世界上造成巨大殺傷力,在二次大戰後,世界衛生組織積極於世界各地建立據點,監控各種流感的流行趨勢,並適時提供預防及疫苗資訊,使得後來1957(H2n2)、1968(H3N2)、1976(H1N1)的流行不致致造成更嚴重後果。但也因此,當1976年新的A型流感病毒(H1N1)產生後,A型流感病毒(H3N3)並未從世界上消失,仍繼續有局部流行與突變,故現在要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必須同時預防A型(H3N2)、A型(H1N1)、B型,也就是疫苗內為何要有三種病毒型成分的原因。每年世界衛生組織會於2月發佈北半球當年冬天(11月至來年3月)會流行的可能流感病毒株,以利接種疫苗預防流感侵襲,由於抗體於接種疫苗兩週後可明顯上升,這也是現今台灣流感疫苗接種於每年10月起施打的原因。今年公告的疫苗病毒株是A型莫斯科株(H3N2)、A型New
Caledonia島株(H1N1)及B型香港株或其相近的病毒株。歷年來施打流感疫苗的預防成效不錯,今年的疫苗也已開始接種;不只是老人和小孩,在醫院工作的同仁也應適時接種。
優生保健
醫生的Q&A
高齡產婦需要做羊膜穿刺檢查
徐振傑
主任
Q
何謂「羊膜穿刺檢查」?
A
羊膜穿刺術係指利用超音波的定位和監視,用支細穿刺針經孕婦的腹部、子宮和羊膜,來抽取約二十至三十CC羊水的操作過程,抽出的羊水送遺傳染色體與生化方面檢查,可以診斷出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及神經管缺損如先天性無腦症、脊柱裂等異常。應用羊膜穿刺術來偵測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準確率可高達九九%,是目前最常使用的產前診斷方法。
羊膜穿刺術是一種幾乎不痛、不需住院的小手術,它的安全性已被先進國家多方肯定。胎兒十五週時的羊水量約二百CC左右,每CC羊水就含有近萬個屬於胎兒的羊水細胞。孕婦在懷孕十五至十八週是抽取羊水的最好時間,週數太小,由於羊水少及空間小,不易成功操作,並且容易刺傷胎兒。週數太大又失去早期發現早期處置的意義。羊膜穿刺術在超音波引導、定位與監視之下,可以選擇理想的穿刺地點,儘量避開胎兒頭部、胎盤和臍帶。由於超音波技術突飛猛進,已將傷害情況減少到最低程度。
Q
哪些人需要做羊膜穿刺檢查?
A
假如孕婦在預產期時仍未滿三十五足歲,婦產科醫師絕不會刻意去強調染色體異常的危險性,而會作更審慎的處理。因此專家建議下列孕婦應該要做羊膜穿刺檢查。
年齡超過三十四足歲以上
不管第幾胎。
母血篩檢唐氏症結果機率高於二百七十分之一者。
本胎次有生產先天性缺陷兒的可能。
過去曾生過染色體異常或畸形兒。
家屬或配偶有染色體異常的病史。
習慣性流產。
雖然,婦產科醫師不會強迫所有高危險群孕婦接受羊水穿刺檢查,妳還是可以自主選擇做與不做。但是,提醒孕婦羊水檢查的必要性及檢查結果代表的意義,卻是醫師的職責所在。
Q
為什麼高齡產婦需要做羊膜穿刺檢查?
A
女性終其一生的卵細胞,在其出生時都已處於減數分裂的半途,越晚懷孕,卵細胞存放於卵巢的時間越久,並且由年紀所引起的卵細胞老化,也不是現今科學可完全掌控或改善的。
高齡產婦卵巢老化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卵巢老化的結果就是卵子的品質變差,而且基因突變的機率也會增加,所以比較可能產下先天性異常的胎兒。年齡愈高,出生唐氏症的機率愈大。舉例來說,三十五歲婦女生下唐氏症胎兒的機率是二十歲婦女的四倍。孕婦年齡與染色體異常的相關性,其發生率與胎次無關,所以衛生署極力宣導高齡孕婦應該要做羊膜穿刺檢查。
Q
羊膜腔穿刺術怎麼操作?
A
操作方法如下:
排空膀胱後,孕婦平躺。
超音波檢查胎兒與羊水分布狀況。
選擇腹部下針穿刺地點。
使用酒精優碘消毒腹部皮膚。
超音波探頭引導,取細的穿刺針穿過腹壁,子宮肌層及羊膜進入羊膜腔(可參考下圖)。
拔出內管,以空針抽取約二十至三十CC羊水。
送實驗室培養。
Q
羊水穿刺檢查真的那麼危險嗎?
A
羊膜穿刺術雖然方便安全,但仍存有極少危險性。輕微者會發生腹部不適、陰道出血和早期破水。嚴重者會發生絨毛膜羊膜炎、流產和死產。目前羊水穿刺都在超音波導引下做,傷害到胎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可能因此引起胎兒畸形。所以羊膜穿刺術也必須由有經驗的合格優生保健婦產科醫師來施行。所幸的是,這些嚴重併發症只有千分之二至五而已,因此以目前醫療水準,高齡產婦不應矯枉過正,一味地排斥這些優生保健檢查,否則不幸生下一個智障兒,到時才真是後悔莫及。
(本文取自徐振傑醫師著「女人30想生BABY」一書,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優生保健
登革熱防治Q&A(下)
資料提供:衛生署疾管制局
Q7:小寶寶如何避免感染登革熱?
可以在房子內加裝紗窗、紗門,若住家靠近水溝邊、空地等容易孳生蚊蟲的地方,更要特別注意,寶寶的小床最好也能加裝蚊帳。
台灣的埃及斑蚊主要分佈在嘉義以南,恆春以北,牠是以室內活動為主,叮咬人的時間通常在上午9點到10點,和下午3點到4點,這段時間要避免寶寶被蚊子侵襲。
Q8:國內有無研發登革熱疫苗的計劃?
A: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一般採行支持性療法,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的疫苗。
至於疫苗的研究,全球有多個地方在做研發。台灣的部分,由於病例不夠多,所以,比起國外,國內這方面的研究普遍較少。
疫苗的研究一方面要依據病人血清中產生的抗體做檢測,一方面要看有無施打疫苗的發病機率差異,才能進一步評估疫苗效果。目前亞洲地區疫苗研發做的最好的是泰國,因為他們接受美國的資源,一直都有相關的研究在進行,研發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Q9:哺乳媽媽感染登革熱,還可以餵母乳嗎?
A: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即使媽媽感染了,母乳中病毒的含量,比例也是非常非常低,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還是可以餵母乳。
Q10:什麼情況下最有可能感染登革熱?
A:前往登革熱疫區,如東南亞國及中國大陸(福建、廣東、海南島)旅遊、探親、經商等為高危險區。所以,返國後若有發燒、關節骨頭及後眼窩痛,3-4日後出疹等,均應儘速就醫,並主動交待旅遊行程,提供醫師診治參考。此外,萬一台灣地區某一縣市發生登革熱流行,前往該地區,也是較危險的。
Q11:登革熱的病媒蚊都躲在哪裡?
A:幼蟲——
1.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均孳生於人工容器及自然容器內。
2.人工容器在室內包括種萬年青或黃金葛之花瓶、花盆底盤、冰箱底盤及地下室積水。而室外則包括水桶、陶甕、水泥槽等儲水工具,廢棄物包括飲料罐、紙杯、紙碗、塑膠袋等小型廢棄物,塑膠水桶、臉盆、洗澡盆、鍋、碗公、瓢、盆、輪胎等中型廢棄物,不用之浴缸、馬桶、電冰箱、洗衣機、各式各樣傢俱等大型廢棄物;自然容器則包括樹洞、竹筒、葉軸等。
成蟲——埃及斑蚊喜歡棲息在室內,例如在廚房內,多棲息在陰暗、潮濕、不通風的腳落;在臥室,多停留於牆角、窗簾及懸掛之深色衣服上。白線斑蚊的棲息場所多在離孳生源不遠的地方或孳生場所的陰暗避風處。例如水缸、水罐、水桶等器皿內壁、堆放輪胎的陰涼處,以及附近的樹林草叢、竹林與空屋等處。
Q12:斑蚊之生活史為何?
A:斑蚊生活史包括卵、幼蟲(孑孓)、蛹、成蚊四階段,而其發育所需的時間常因溫度、食物的狀況而有不同。一般而言,平均卵期1?3天,幼蟲期4?7天,蛹期1?4天,所以斑蚊從卵、幼蟲至蛹約需6?14天,雌蚊約可存活15?30天,雄蚊約7?14天。
優生保健
周產期乙群鏈球菌感染
邱宗鴻 醫師
周產期乙群鏈球菌感染是潛在的臨床隱憂之一。這種帶菌狀態的產婦,有機會讓胎兒、新生兒暴露在感染源之上,以致將近1%的新生兒發生感染,因而帶給小寶寶極大的生命威脅危機。倘若不幸又遇上極猛暴型的菌種,病程急速惡化而致新生兒死亡,必定會帶給家屬極沉重的打擊,也給周產期專科醫師帶來困擾。
乙群鏈球菌依細胞壁的碳水化合物組成,其特異的抗原性分成五大群,其中乙群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簡稱GBS)是造成牛隻乳腺炎的禍首,對人類而言,卻是致病菌,也是成人伺機感染的菌種之一,也是常常造成新生兒感染症的禍首。已知GBS帶菌者,雖然孕期中曾治療過,仍會在數週後再復發聚集菌落。可能原因是:細菌在直腸中聚生菌落,抗生素療法不佳。再者,它可經由性接觸,相互感染。臨產前的帶菌者,雖僅孕婦治療,也因絕少再有性事,所以有九成以上的治癒率。
這種細菌受到普遍重視是因為大家都關注到它可能是造成新生兒感染肺炎,敗血症以及腦膜炎等問題的原因之一。
目前對於防治乙群鏈球菌的感染對策有下述的見解:
一、在即將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孕期(第35、36週)時作細菌篩檢,若是帶菌者,則需治療,且應禁絕性事活動。一週後再予檢查,確認是否治癒。如果仍是帶菌者,或尚未及複檢時,已入院待產,就要提醒醫護人員付予更多注意。
二、不確定治癒者,進入陣痛階段或提早破水超過18小時,彧產中疑似感染發燒者,可以考慮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一有胎心速頻脈,或母體持續發燒時,應考慮儘速分娩。
三、對於曾有新生兒罹患乙群鏈球菌敗血症記錄者,下次孕前,懷孕的前、中、後期都應作GBS培養。若出現陽性菌種,即併同配偶同時治療,以期將這種難纏的細菌感染機會或禍源降到最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