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10月份中文新書介紹 點選書名,可線上預約新書

封面 書碼/登錄號 書名/作者/內容介紹
 

W50
A35
2007

E0011036
高雄醫教課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member handbook
Robert J. Amdur、Elizabeth A. Bankert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Member Handbook is designed to give IRB members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welfare of research subjects in a way that is both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Chapters are short and to the point with the goal of presenting practical advice on what IRB members should do before and during full-committee meetings. A large portion of the book is devoted to topic-specific chapters that list the criteria IRB members should use to determine how to vote on specific kinds of studies. This handbook is an excellent accompaniment to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Management and Function, Second Edition that IRB members can access and refer to quickly and easily.
 

W50
B8643h
2007

E0011034
高雄醫教課

HOOKED:ethic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nd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oward Brody

For decades, medical professionals have betrayed the public's trust by accepting various benefits from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oth drug company representatives and doctors employ artful spin to portray this behavior positively to the public, and to themselves. In Hooked, Howard Brody argues that we can neither understand the problem, nor propose helpful solutions until we identify the many levels of activity connecting these purportedly noble industries. We can pass laws and enact regulations, but ultimately the medical profession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its own integrity. Hooked is a wake-up call for anyone expecting high quality, ethical medical care.
 

WB60
G824c
2007

E0011035
高雄醫教課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case studies of policy challenges from new technologies
Karen F. GriefJon F. Merz

In recent years, advances in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outpaced policymakers’ attempts to deal with them.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federal government uses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 reaching policy decisions, providing case studie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government on different biomedical,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se case studies document a broad range of complex issues in science policy--from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o tobacco regulation--and provide an accessible overview of both the science behind the issues and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175.9
8443
2006

C0009073
圖書館

 

從天堂捎來的31個真愛訊息:在科學與靈異的交界,領悟生與死的真實故事
許晉福譯

作者艾瑪涂奇歐醫師,目前是明尼蘇達州數個郡的驗屍官,參與過數千次的驗屍。她之所以立志當法醫,部分的原因是,這讓她有機會揭開每個人的死亡之謎。她發現,透過和死者家屬談話,傾聽他們的聲音,可以幫助他們與死者訣別。在多年的法醫生涯中,從哀傷的家屬、瀕臨死亡的病人、警官、神職人員和同仁口中,聽到過許多神奇的故事,關於靈性的體驗、另一個世界和陰陽之間的徘徊。這些故事,讓作者更加確信了一個信念:死亡,不只是斷氣而已──儘管大多數醫界人士持的是相反的看法。於是,艾醫師將她聽到的這些故事一一記錄、歸檔。這些故事除了感人肺腑,也探觸到了諸如靈異、共時性、陰陽溝通等現象,這時作者既像一位慈悲的科學家,也是一個天天同死亡打照面的醫學專家,為讀者帶來希望、安慰,以及關於生命的深刻智慧。
 

178.2
8464
2004

C0009081
圖書館

 

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面對個案的專業倫理
李淑珺譯
二十世紀的西方社會,心理治療已是主流文化的一環。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成人曾經看過心理醫生或諮商師,大眾也普遍認為心理諮商對個人頗有幫助。但從九○年代起,人們對心理治療卻開始產生懷疑。不是因為它無效,而是更重要的問題:它可幫助這個社會變得更好嗎?本書作者竇赫提博士認為,自佛洛依德以來,治療師都太過強調自我,而太過忽略家庭與社會責任。過去的社會較保守,人們深受傳統禮教的束縛,所以心理學鼓勵人們尋找自我,不要被社會規範綑綁。但時至今日,傳統道德已經式微,治療師應該重新考量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相互責任,將道德責任和社會福祉的觀念放入治療之中。
 

410
8665
2006

C0009061
圖書館

 

醫學神探
廖月娟譯

對醫學生、實習醫師、執業醫師、科學家以及所有對人類疾病有興趣的人,盧薛的文集一直是必讀的參考書。盧薛的描述既精確又有趣,每一篇都是引人入勝的真實故事,讓人讀了之後對醫學能有更深的了解。本書正是盧薛登峰造極之作。十一個藍色的人、阿斯匹靈命案、伸向嬰兒室的魔爪……,這本比小說還精采的文集收錄了二十五篇醫學調查報導,包括怪病、罕見疾病和中毒事件等。作者盧薛是最受《紐約客》讀者喜愛的老牌記者,在他筆下,本書每一篇都像精采的迷你醫學推理劇場,也很有福爾摩斯探案的風格,你不由得跟著文中提供的線索去思考,不到謎底揭曉,你絕不會闔上書本。
 

410
8776
2005

C0009066
圖書館

 

醫學是什麼?
張天鈞著

是一本介紹醫學歷史、醫學倫理,以及從事醫業者必須具備哪些學問,和醫業的各細分工,例如醫師、藥師、護理師、醫檢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專家等的書藉。對希望未來有志從事造福病人這個行業的青年才俊,是一本重要的參考書。而對剛進入醫學院或公衛學院的學生,本書是一本知己知彼的重要進階書藉。此外對醫學系學生末來選擇細分科亦有很大的幫忙。而對一般大眾,則是一窺醫學堂奧最實用完整的一本書。除了專業的介紹,《醫學是什麼》也談到醫學與其他非醫學領域的關係,例如文學、美學、音樂、法律及犯罪偵查等。過去有許多介紹醫學的書籍,《醫學是什麼》與眾不同的是,它涵藝的範圍最廣、最完整,讓讀者在讀完此書後,對服務病人、照顧社會大眾健康的行業,很快就有充分的瞭解。
 

410.07
8255
2006

C0009063
圖書館

 

白色斜塔:給醫學生的60封信
謝豐舟著

謝教授幽默、又精準地寫出真實動人的60封信,有著他對學生的期許、倫理的傳遞及面臨拯救生命遊戲的求生之道……更有著即將在你我之間被掩蓋的事實真相。身為國內頂尖而嚴格的最高學府,醫學界領導指標的台大,蘊孕出無數的精銳人才。
當象徵著崇高知識與偉大的濟世救人使命,開始動搖、受到質疑時……一位家中四代奉「行醫救人」為宗旨的教授,透過網路,敲下一封又一封的信。每篇故事,背後都存在真實的故事,不管你是不是系出醫學院,還是對醫院內有很多無法找到合理邏輯的解釋,透過信,我們將從醫院這座大迷宮,找到出口,找到人性最初的感動。
 

410.07
8364
2006

C0009062
圖書館

 

名人名病:66個醫學上的生命課題
江漢聲著

名人的疾病死因令人好奇,就像他們的隱私八卦時常在小道上口耳相傳。而醫學上「名病」的來龍去脈,跟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尤其當它們出現在名人的身上,更加引人注意。就像國父得了國病——肝病而去世,突顯出國人的肝病罹患率之高;電影「美麗境界」中的奈許,讓世人瞭解精神分裂症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劇。疾病雖然威脅我們的健康,有時反而會昇華成另一種動力,例如畫家莫內,雖然罹患白內障,卻使得他的畫作增添朦朧的美感。疾病除了影響個人,還可能左右歷史的走向,好比康熙皇帝,他因出過天花,而得以繼承皇位。作者從另一種角度帶領我們進入疾病的世界,讓它們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病例。除了喚起我們對健康的重視,更希望能從名人名病來知生知死,而從容自在地享受人生。
 

410.1
8345
2004

C0009079
圖書館

 

醫學倫理導論
戴正德、李明濱編

本書除介紹醫學倫理的基本內涵、思考原則外,亦涵蓋一般醫師常面臨之醫療照護倫理問題、二十一世紀之醫學倫理難題、醫療法規與醫療糾紛,乃至宗教與生命倫理等內容, 並敘及幾個亟需深思的實際課題,以引導醫藥相關領域學生在研究及工作上,做合乎人性理論的判斷與抉擇,理論闡述與實務說明兼具,相信有助於醫護專業人員處理相關問題時之思考與判斷。當今日趨勢複雜之醫療環境,民眾對醫療品質之要求與自身權益之維護日益提高,醫病關係已逐漸產生變化,冀望本書之出版,能喚起我國醫學界對倫理觀念之重視,並促進醫學倫理的教學品質之提升,進而建立和諧的醫病關係。
 

410.1
8345
2004

C0009080
圖書館

 

醫療兩難之倫理決擇
戴正德、李明濱編

倫理是什麼?它與道德有什麼不同?或者兩者是同義語也說不定?大家脫口而出,但很多人不知所云,世上同義語才多了,但不少思想家認為道德與倫理兩個字有稍許不同之處。道德與倫理兩個字都牽涉到善與惡或行為的準則問題,達爾文在提出其進化論之際,就指出只有人才組織這麼龐大的社會有機體。換言之,這種能力本身已是呈現人有異於禽獸的特性。不少思想家認為道德兩字較向於人與禽獸不同的分水嶺,在理出人之所以為人應有的行為準繩。這麼說,倫理則較傾向於只為特定的族群,尤其是受不同文化薰陶與影響,經營不同生活人群的行為標準而言。所以道德是超越國界的,但倫理不一定。倫理反映文化,常是文化衝擊的關鍵。
 

410.1
8733
2007

C0009060
圖書館

 

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
張志成譯

作者試圖在書中證明許多疾病根本不是疾病,而只是為了來促銷藥品的結果。現今的醫藥工業重新界定了人類的健康,許多人類正常的發展階段,如生、老、性和死亡,都被視為疾病。全球運作的大型企業集團(藥廠)促成「發明」疾病及其治療方法,藉以在市場上行銷他們的醫藥產品,在許多聳人聽聞的疾病報導中,都有這些企業在贊助。今天,我們已難區隔真正的醫學和巧妙的醫藥行銷戰爭。疾病於是成了工業產品。廠商和利益團體把正常的生命過程扭化成醫學問題,他們把生命「醫藥化」了。這個生命醫藥化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對我們個人產生何等重大的影響?這一切到現在還很少有人談起,更沒引起過任何爭議。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書裡將會講到,拍賣健康的規則有哪些,而我們如何才能自保不讓健康被賣掉。
 

410.9232
8574
2006

C0009072
圖書館

 

醫者的容顏:18位醫師譜出的動人樂章
于劍興著

這一本書,是關於十八位醫師的故事。在大林這座人口數只有兩萬多人的純樸小鎮上,沒有百貨公司、電影院,沒有多彩多姿、五光十色的夜生活;有的是綿延不盡的甘蔗園、鳳梨田,以及一張張真誠無染、歲月深深刻劃痕跡的和善面孔。而願意來到這座有待醫療拓荒醫院的醫師,他們究竟懷抱著什麼樣的願力與憧憬,來守護著這一片土地上的芸芸眾生?何不讓我們透過這本書,一一起來揭開這個「祕密」?書裡面有他們從小到大、求學與成長的歷程,以及他們對於醫療的想法與自我生命的思考與實踐,在此,這些醫生們沒有保留地開啟了一個分享與對話的空間。你會發現醫師在表面的「風光」之下,其實是再平凡不過的人而已,跟你我相同,他們一樣要呼吸、吃飯,同樣有許多問題與病痛要面對。
 

410.9232
8844
2005

C0009074
圖書館

 

醫師的異想世界
李明亮等著

醫師一天的行程,可能包含了看診、手術、會議、教學、研究、學術、應酬,分秒必爭的節奏,忙碌不堪的生活,疲憊的身心靈可能就是相隨而來的代價。而其職業特性─濟世救人,對於社會或學生而言,具有象徵性的正面指標意義;但如果醫生的生活僅是匆忙,內容乏善可陳,社會將失去一個可供學習的標竿。因此,董氏基金會前執行長葉金川特別策畫,向大眾介紹十位醫學系畢業,卻非全然從事臨床醫療服務,目的為找尋勇敢築夢,保有赤子之心的醫師,邀請他們暢談自我的異想,以及如何追求、實現異想的心路歷程。
 

410.952
8636
2006

C0009051
圖書館

 

住院醫師夜末眠:梅約醫學中心魔鬼訓練全記錄
楊慧莉、蘇偉儀譯

本書是柯林斯醫師在梅約醫學中心擔任外科住院醫師的故事。他用幽默無比的筆調,生動刻畫出自己四年忙碌且混亂的生活:無止盡的超時工作、微薄的薪水、唸不完的書,努力兼差還有值班的夜晚,年年擴充的家庭成員、破車接二連三被拖吊到破銅爛鐵店……,在此同時,滿懷治癒病人渴望的他,在與一個又一個的病人相遇後,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極限與醫學的不完美。他想努力調和這之間的衝突矛盾,卻只能面對痛苦和死亡的現實。將近一千五百個由生命、死亡和無眠夜晚交織而成的日子,構築成這段從生澀到成熟的醫師成長之旅。
 

414.11
895
2007

C0009067
圖書館

 

死亡解剖檯
朱耘譯

本書是薩吉伯法醫三十餘年的法醫生涯之精華特寫,以十個經典的案例,將神祕的法醫鑑定變成扣人心弦的法醫探案。在這十樁薩吉伯博士經手過最具挑戰性的案件中,作者藉由小說般引人入勝的筆調,與專業的剖析,帶領讀者深入每個優秀法醫都會遵循的勘驗調查過程,跟隨他探訪令人毛骨悚然、有時卻出人意表地平凡無奇的犯罪現場,檢驗屍體、剖析傷口,在毛髮和肌膚中搜尋線索;並運用紫外光、奇特的測量工具,以及顯微鏡,檢驗屍骨。透過這些栩栩如生的描述,我們看到法醫如何鑑定死亡時間、凶器類型,以及兇手的逃逸路線,並進入實驗室這個高科技的犯罪偵察領域,瞭解DNA檢驗、指紋、槍傷模式、齒痕和X光等種種比對與偵察技術。
 

415.101
8463
2006

C0009064
圖書館

 

天啊!人不是我殺的:世界最好醫生的經歷,57篇幽默行醫心得
郭家琪譯

暢銷書《天啊!人不是我殺的》是一系列短文的集結,倫敦醫生以生動的筆法,帶領讀者進入醫生的世界,打破大醫生小病人的迷思。行醫數十年,他娓娓道來遇到的特殊看診經驗,不管是醫療處置、應變機智或對待病人的態度,並深切反省自己曾犯的過錯,更希望同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在自己或同儕的身上。因為他知道每一位醫生都可能經歷過類似的災難,並且祈禱自己不是下一個害了病人的人。
*犯下致命錯誤時,別尋死覓活  
*人死了就不能動,所以活著時要多動  
*喝酒不開車;但如果你抽煙,繫了安全帶也沒用  
*假如你以為自己是無可取代的,看看你死後一周的門診預約表就知道了  
無論你是醫師或病人,倫敦醫生書裡的建議都是相當寶貴的箴言與借鏡,字裡行間的黑色幽默,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415.88
8475
2004

C0009055
圖書館
 

瘋狂簡史:精神醫學史的傑出入門書
巫毓荃譯

瘋狂與人類一樣古老,但直到近代以前的歷史記載上卻對它諸多隱諱,甚至到了今天,社會大眾對它仍多不願重視。人為何陷入瘋狂?顯然這個問題至今沒有正確的答案。也正因為幾乎沒有疾病像瘋狂這樣引起揣測和議論,它的形成原因與治療醫學經常受到誤解與懷疑。羅伊.波特此書自2002年年初問世以來就備受矚目,被認為是近年來精神醫學史的傑出入門書。它從沒有歷史記載的時代而只有若干考古學遺跡以神魔力量解釋瘋狂的起源開始,到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理性化醫學理論,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傳統對於瘋狂的禮讚,古典時代(17、18世紀)對於瘋人的監禁、精神醫學的興起,18世紀末到19世紀有關瘋狂的理論、精神分析,最後來到現代精神醫學的治療模式(如百憂解)。羅伊.波特都做了概略卻極為精準的介紹,並有許多深刻洞見貫穿其中。
 

415.96
8552
2006

C0009058
圖書館
 

那一百零八天
郝明義著

一場突如其來的病,一場曲折的經歷,一本藉由愛與宗教的力量走出與不知名病症搏鬥的經驗分享,一本以病人家屬身份,提醒你也提醒你所愛的人重視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醫療提醒;引起感動、平息憤怒、揭露質疑,透過郝明義寫下的真實故事,了解生命真諦,看見光亮!郝明義以病人家屬身份側寫太太發病的真實過程,不知名的病症襲捲原本平靜無波的家庭生活,幾經轉診及多向求醫而無改善的情況下,逐漸走進一個混合了驚悚與推理小說類型的生死經歷。郝明義希望讀者能透過他們在生死關前掙扎這一百零八百天的經過,為讀者提醒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和兩個疾病有關。其中一個是越來越多人患得的現代病,「自體免疫」。另一個是任何使用醫院的人都可能避不了的「醫源性疾病」。現代人常因身心壓力,莫名病痛容易找上門;而若病人與醫生之間又疏於溝通無法真正掌握病情,就更容易判斷錯誤,這些問題根深於整個醫療環境生態,也讓郝明義急欲呼籲大眾與醫療體系必須相對負起責任,勿無病卻犯了愛上醫院的習慣,造成台灣社會大量「消費醫生」的惡性循環。
 

419.47
8464
2006

C0009056
圖書館
 

涓涓人生:我和我的18位病友
郭漢崇著

對於疾病的無常,我們都曾經驚惶對於健康的流失,我們都曾經無措所以希望醫生多照顧,講解病情多關注。但診療室裡總多了冷淡宣示,少了溫暖守候…本書紀錄一位行醫近20年的泌尿科醫師「把患者永遠放在第一位」,和18位病友之間的溫暖故事。你可以從書中看到逐漸失去的醫師尊嚴重現;你也可以從中感受到患者對醫師真誠的感激與信任。18則感動人心的醫病紀實,以故事性陳述患者就醫心理的轉折及醫師診療時的戒慎恐懼。除了從案例中解釋泌尿病情及分析治療方法外,更從關懷角度切入,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態,讓醫病關係重現互信、互助的感人氛圍。
 

419.47
8796
2004

C0009053
圖書館
 

別再打斷我的另一條腿:探訪病患時該怎麼說?
王淳譯

無論你是探病親友、看護、牧師、醫護人員,那些令你難以啟齒及困擾的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一個人生病時,就象徵意義上來說,等同於斷了一條腿,所以千萬別再落井下石,把他另一條腿也打斷。因此探病時該如何表達,才能安慰病患?而你釋出的關懷究竟是同情心還是同理心?本書告訴你如何對病患投以精神上的支持,避免無謂的傷害,以減輕病人的孤獨感。本書最大特色在於穿插了許多病患與各種專業人員的內心剖白,這些記錄有時犀利諷刺令人發笑,有時讓人辛酸感動,但大部分的內容會讓人驚訝於人類內心的細膩與深刻。作者藉著動人心弦的筆法,援引真實案例、突破性的科學研究、譬喻、文學摘錄,並藉由瑞奇‧瑪爾特別繪製的插圖,為同理心教學展開了嶄新的一頁。這不但是一本結合「探病與照護者指南」及「同理心教學」的書,更是一本充滿人性關懷的生命之書,值得您細細品嚐。
 

419.73
8856
2007

C0009082
圖書館
 

走進加護病房
嚴麗娟譯

死亡是敵人?還是結果?抑或是痛苦?當死神逼近,醫護團隊對病患及其家屬該承諾永不放棄,為他對抗死神,還是痛心做出放棄搶救的決定,讓他擁有好的存活品質?這是關鍵性的時刻,如何做出攸關生死的關鍵決定?作者深入美國VS紐西蘭外科加護病房現場調查,她發現到:在外科加護病房中,主宰你我生死大事的,不光是醫師的仁心仁術,還包括醫護人員、醫院、病患本身以及家屬的道德價值觀,同時得考量醫療體系、專業訓練、地域與文化之間的差異。本書深入描繪分析加護病房中醫師、護士、病患、家屬的互動、溝通與價值觀念,如何深刻影響每個關乎生死的醫療決策。並將每個角色內心的矛盾、困惑與理念具體呈現,讓讀者能身歷其境體會醫療現場的真實感受。

內容概要摘自下列來源
(1)書刊內容
(2)網路書店--博客來、金石堂、誠品...(3)國家圖書館(4)出版社,相關資料查尋˙

 

 

96.09.27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圖書館 (羅)

2011、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