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醫學倫
理剪報標題 |
日期 |
標題 |
報紙名稱 |
版面 |
2025/1/11 |
老人免繳健保費
健保會破產? |
聯合報 |
A12 |
2025/1/5 |
當年輕醫師不再救命
直美潮 錯在醫療體系崩壞 |
聯合報 |
A10 |
2025/1/6 |
改革民粹健保
翻轉醫界「直美潮」 |
聯合報 |
A13 |
2025/1/11 |
健全的醫療體系
需要足夠的資源 |
自由時報 |
A14 |
2025/2/5 |
AI智慧醫療新趨勢與挑戰 |
聯合報 |
A12 |
2025/2/5 |
大S出國旅遊肺炎驟逝
醫療是台灣人最幸福資產 |
聯合報 |
A12 |
2025/2/5 |
出國前 做好健康風險管理 |
聯合報 |
A12 |
2025/2/7 |
大S憾事啟示
行前做好功課 出國保健康 |
聯合報 |
A11 |
2025/2/8 |
醫療崩壞 錯不在年輕醫師 |
自由時報 |
A14 |
2025/2/11 |
台醫療優於日?最少錢做最
多事 |
聯合報 |
A12 |
2025/2/11 |
外科醫師荒
韓劇映照台韓現況 |
聯合報 |
A12 |
2025/2/23 |
健保30年
分級醫療停滯不前 醫護不是政府的提款機 |
聯合報 |
A11 |
2025/2/24 |
過度看診、人力給付過低
健保改革的「房中大象」 |
聯合報 |
A12 |
2025/2/24 |
急診壅塞
反映醫療系統性危機 |
聯合報 |
A12 |
2025/2/24 |
台灣醫界也需急診了嗎? |
聯合報 |
A12 |
2025/2/25 |
醫護疲於奔命
病患無床可住 |
自由時報 |
A14 |
2025/2/25 |
健保30展望未來
應與長照保險整合 |
聯合報 |
A12 |
2025/2/25 |
急診輪三班
我女兒練出倒頭就睡 |
聯合報 |
A12 |
2025/2/27 |
衛福部小腦袋
難解急診塞爆 |
中國時報 |
A10 |
2025/2/28 |
解救急診壅塞的五支箭 |
聯合報 |
A12 |
2025/2/28 |
慢性病醫療系統需超前部屬 |
聯合報 |
A12 |
2025/2/28 |
落實分級設急救中心救急診 |
聯合報 |
A12 |
2025/3/1 |
評衛福部及健保署的三項醫
療改革 |
自由時報 |
A12 |
2025/3/7 |
抱歉,我拉低護理師均薪! |
聯合報 |
A10 |
2025/3/8 |
醫療崩壞下
人民的自處之道 |
聯合報 |
A13 |
2025/3/9 |
專業自主 不敵醫醫相護 |
聯合報 |
A11 |
2025/3/22 |
「病人自主權立法」應變通 |
聯合報 |
A12 |
2025/3/23 |
根源解決護理荒
須全面投資護理 |
自由時報 |
A14 |
2025/4/29 |
醫師協助死亡的倫理思考 |
聯合報 |
A12 |
2025/4/29 |
兒童疫苗注射
給付應合理化 |
聯合報 |
A12 |
2025/5/1 |
健保崩壞 政治問題?科學問題? |
聯合報 |
A12 |
2025/5/10 |
病房裡
母親教給我的最後一課 |
聯合報 |
A12 |
2025/5/11 |
國際護理節
護理留任危機不容輕視 |
聯合報 |
A11 |
2025/5/16 |
閃兵造假
衝擊醫學倫理與司法正義 |
聯合報 |
A11 |
2025/6/7 |
疫情急升
別讓「分流」成口號 |
聯合報 |
A13 |
2025/6/10 |
醫界父母心 看診兩樣情 |
自由時報 |
A16 |
2025/6/22 |
林芳郁、林靜芸醫師書寫的生命「故事」 敲響台灣失智政策警鐘 |
聯合報 |
A11 |
2025/6/23 |
林芳郁醫師故事
認知症雙困境 |
聯合報 |
A12 |
2025/6/30 |
清大 中興 中山三校
停招公費醫學生 恐害醫療公益性 |
自由時報 |
A14 |
2025/7/4 |
護理界的春天還沒有來 |
聯合報 |
A12 |
2025/7/11 |
設立醫學院的目標何在? |
自由時報 |
A12 |
2025/7/12 |
急重科醫師短缺
社會自食惡果 |
自由時報 |
A12 |
2025/7/20 |
戰時或天災
診所就是急救醫療站據點 |
自由時報 |
A14 |
2025/7/31 |
主治醫值夜班
拉全民健康陪葬 |
聯合報 |
A13 |
2025/8/11 |
睡前23顆藥
醫德的墬落 醫政的失守 |
聯合報 |
A12 |
2025/8/15 |
公衛師應納入法定醫事人員 |
自由時報 |
A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