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直肠癌团队

团队别 大肠直肠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人生得一次癌,终生皆应治癌与防癌。因此需要坚强的团队,给予病人全方位的治疗与照护。我们的团队包括:
团队负责人 大肠直肠外科陈进勋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甲状腺癌团队

团队别 甲状腺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林口与台北长庚医院治疗与追踪之甲状腺癌病例目前约3,500例,平均追踪期已近十年。甲状腺癌团队由术前之诊断、术中与外科医师之讨论、术后各成员之治疗方式及进一步之长期追踪,均能在流程顺畅与质量管控一致下进行。

其特色如下:

  • 手术前由影像(超音波为主)引导之细胞学检查判定接受手术之必要性。细胞学与术后组织学报告均定期监测。
  • 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术中状况、术后治疗、可能之并发症、长期预后均在团队医师合作下完整规划。
  • 术后治疗,包括药物服用之调整、饮食之控制、放射碘之服用、可能须采用之体外电疗均在术后4周内完整之规划在团队中讨论。手术中,病理组织检体判读在甲状腺癌病例为重要关键阶段。本团队内病理科在此领域提供临床医师与患者正确与快速之信息,且与各科专业人员定期讨论其报告。
  • 部分术后病患须用放射碘隔离病房治疗、化疗与身体其他部位之体外电疗。团队内均有专家能提供意见参与讨论并提供适当治疗。大部份甲状腺癌病人需长期追踪至无病期,新陈代谢科同仁在团队内提供长期稳定之医疗信息,维护甲状腺癌病人长期之健康。
团队负责人 新陈代谢科林仁德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皮肤癌团队

团队别 皮肤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尚未提供
团队负责人 整形外科张曜宇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造血系统癌团队

团队别 造血系统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 主治各种成人之造血系统癌症(主要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 本团队有纯熟的染色体检验技术、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技术及完善的全方位血癌分子诊断技术,提供造血恶性病精确之诊断及细分类,并检测微量残存血癌细胞,据以做为早期治疗的指标。
  • 造血系统癌团队结合血液肿瘤科、放射肿瘤科、影像诊疗科、病理科、核子医学科、皮肤科医师、及社工师为主要成员。每周举行团队会议,针对所有新诊断及复发个案提出详尽讨论,做成纪录并确实执行诊疗,并据以整合数据提出年度成果报告。
  • 血液肿瘤科与放射肿瘤科及皮肤科医师定期开会讨论并订定造血系统癌症诊疗指引。个案管理师负责恶性淋巴瘤病患收案、追踪、协调,同时稽核protocol之施行率,探讨未遵循共识之原因。
  • 透过团队运作模式,提供更佳质量之多科与整合之癌症治疗,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之整合性癌症治疗模式,并落实癌症的治疗与研究。
团队负责人 血液肿瘤科王博南医师
团队成员
  • 血液肿瘤科:施丽云医师、王博南医师、吴金和医师、郭明宗医师、林栋梁医师、汤崇志医师、张 鸿医师、洪玉馨医师、高小雯医师、欧哲玮医师
  • 放射肿瘤科:林信吟医师、江盈莹医师
  • 放射诊断科:陈建诚医师、傅真如医师、阮昱翔医师
  • 病理科:庄文郁医师、黄彦霖医师
  • 核子医学科:林 洁医师
  • 皮肤科:许仲瑶医师、林千又医师
  • 个案管理师:吕淑珍个管师
  • 专科护理师:蔡淑芬护理师、林纯慧护理师、陈君嫚护理师
◄back

肝癌团队

团队别 肝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长庚体系癌症病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为全国最大的癌症治疗医院。根据行政院卫生署统计数据显示:本院肝癌治疗人数占全国第一。为了提升肝癌病人的医疗照护质量,本院于93年01月正式成立肝癌医疗团队,以肿瘤分期、设立肝癌治疗指引,并配合质量指针,监测医疗质量成效。

肝癌从诊断、治疗过程至后续追踪,于整个医疗过程中,需要完整的医疗团队合作,本院拥有实力坚强的专科医疗团队,团队成员包括:肝胆肠胃内科医师、外科医师、放射诊断科医师、病理科医师、放射治疗科医师、肿瘤内科医师、个案管理师、社工师及营养师等人员,于每周定期会议,以跨专科团队会议讨论,由团队共同建立「肝癌诊断及治疗指引」,藉此整合多专科医师治疗癌症的共识,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之整合性癌症治疗模式,提升癌症诊疗之质量。

在肝癌的诊断上,本院提供肝细胞细针抽吸,可立即诊断,及早治疗,在肝癌治疗上,本院外科团队除肝脏切除外,致力于肝脏移植,92年开始国内首例「两成人分割肝脏移植」手术。95年更突破国内外科医学领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血型不兼容的成人活体肝脏移植」,目前分割肝脏与血型不兼容活体肝脏已成常态的治疗方式。肝胆肠胃内科团队,更以射频烧灼术甚受国内外医疗界肯定,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胃肠肝胆权威期刊,甚至国外学者也纷纷专程来本院学习,堪称林口长庚肝癌团队重要特色之一。肝动脉栓塞术于本院治疗经验,无论是在技术上或成功率皆是远近驰名;另外本院也引进最新的钇90微球体放射栓塞术及载药微球栓塞术。放射治疗方面,本院成立质子治疗中心,预计民国103年3月开始服务癌症病人。另外,化学治疗本团队也引入新技术,经肝动脉化学药物灌注疗法,目前也有多篇针对肝癌研究论文发表,并积极加入临床试验,针对癌症治疗开创新的治疗处方,期许透过团队把关、监督,提高癌症病人就医质量。

团队负责人 肝胆肠胃科系林锡铭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乳癌团队

团队别 乳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尚未提供
团队负责人 肿瘤科林永昌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儿癌团队

儿童脑癌团队

儿童血液肿瘤团队

团队别 儿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 主治各种儿童及青少年期发生之癌症(主要包括血癌、脑瘤、恶性淋巴癌、神经母细胞瘤、骨癌、恶性软组织肉瘤、威尔姆氏瘤、肝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生殖细胞瘤、组织细胞增殖症等),因为儿童癌症种类繁多,但每种癌症个案数较成人少,相较于其他成人各种癌症团队,是其特色。
  • 成员以儿童血液肿瘤科为主干,并包括儿童肿瘤外科、儿童脑神经内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儿童放射肿瘤科、儿童影像诊断科、儿癌病理科、儿童心智科、儿癌专科护理师、儿癌专科病房、儿癌个案管理师、社工师等。
  • 儿癌之治疗除淋巴癌以外之固态肿瘤需手术切除外,尤其血癌及淋巴癌仍以化学治疗为主,需手术之肿瘤也多需术前或术后之化疗,化疗或手术后仍有残余肿瘤者辅以放射治疗。各种儿童癌症之治疗需团队各种成员之高度密切合作,以达最好之治疗成果。各种儿癌化疗方案目前多遵从台湾儿童癌症研究群(TPOG)定期更新及制定之全国通用之方案为主,不足的则依循本院各种儿癌治疗指引,各相关科别配合治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也属儿癌团队之主要治疗任务之一,治疗对象则不限于恶性疾病,包括其他先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先天遗传代谢疾患,造血疾患等等。本院儿癌团队之脐带血移植,技冠全国,扬名海外。
团队负责人 儿童血液肿瘤科江东和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泌尿道癌团队

团队别 泌尿道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泌尿道癌团队发展与整合之成效与经验分享
  • 团队发展:泌尿道癌小组结合泌尿科系、肿瘤科、放射肿瘤科、影像诊疗科部、病理科医师为主要成员订定诊疗指引,个案管理师负责摄护腺癌与膀胱癌病患收案、追踪、协调。同时稽核protocol之施行率,探讨未遵循共识之原因。
  • 团队会议:结合其他次专科以及营养师、社工人员每周定期举行团队会议,针对癌症计划订定年度重要工作、目标、优先级执行策略和相关机制,对立案之病例进行疗前讨论与治疗建议,对癌症病人治疗成果进行检讨与分析。
  • 全人照护模式: 个管师介入流程:以摄护腺癌为例,病理切片确定诊断前列腺癌,通知个管师介入评估病患基本信息、心理咨询、联络安排核磁共振急骨头扫描,安排会诊相关科系,追踪检查之执行,登录疾病之期别与恶性度,依据摄护腺癌protocol追踪任何疏漏或未依循protocol之因素。病患接受治疗之后,定期追踪与电话访谈,了解病患对医疗与追踪之意见。提醒临床医师定期追踪与protocol建议之执行,视需要联系社服课或营养师提供病患相关之协助与咨询。
  • 团队会议督导癌症数据库管理工作,建立审查机制,评估癌症诊疗与照护质量并公布诊疗与照护报告。

经由整合后之团队运作可以提升医疗质量,规范癌症医疗行为,加强团队合作,可以达成全人医疗的目标,并能使服务研究与教学并重。

团队负责人 泌尿肿瘤科张英勋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肺癌团队

团队别 肺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本院肺癌团队每年新诊断肺癌病患超过900人,每年手术治疗病患约100人。过去3年引进研发多项诊疗技术以减轻病人因检查、治疗带来的身心不适。利用「无痛无感支气管镜术」做检查、操作支气管内超音波做纵膈腔细针穿刺或切片,以精致的临床分期,找出可以手术切除肺癌肿瘤的病人。肺癌团队依据临床影像、病情变化与肿瘤标志拟出多种组合疗程,为病人争取缓解病情恶化、延长生命的机会。对于晚期肺癌、肿瘤压迫或阻塞气管,呼吸困难,以介入性软式支气管镜术做肿瘤压迫移除与气管支架置放,以改善病患生活质量,继而接受其它后续治疗。另外肺癌团队也积极研发自然孔腔手术法以增进诊断效果并减少手术风险。由于肺癌预后仍有待改善,本院肺癌团队也积极参与全球性新药临床试验,让病人有机会接受新疗法。肺癌团队也分析台湾病人的特殊性,以利未来个人化医疗的参考。

本院肺癌团队在肺癌上的多项具体研究成果及成效,说明如下:

临床研究成果
  • 分子标志分析以提供个人化的最佳肺癌治疗: 研究显示肺癌细胞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接受体的基因变异与相关标靶药物的有效治疗相关. 我们进一步建立新鲜冷冻组织与石蜡块保存组织的核酸分析技术,并应用于肺癌标靶治疗药物的选择. 目前, 我们也已开发与化疗药物效用相关的分子标志分析,提供肺癌病患药物选择的参考。
  • 分子诊断鉴别原发性与转移性肺癌:原发性肺鳞状上皮细胞癌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之肺转移无法以一般特殊染色区别。而我们的研究显示,应用组织免疫染色,98%的肺转移子宫颈鳞状上皮癌细胞会表现强烈p16染色。9% 原发性肺鳞状上皮细胞癌会表现p16染色而且<3%的原发性肺鳞状上皮细胞癌可被测得人类乳突病毒脱氧核醣核酸。癌细胞p16分子的表现差异可以鉴别此两类肺癌,帮助正确诊断与后续治疗。
  • 以呼吸均化胸腔计算机断层辅助正子扫描:正子扫描对于肺癌正确分期非常重要。肺癌团队与分子影像团队合作应用呼吸均化胸腔计算机断层辅助正子扫描做胸腔结构分析,以减少为呼吸运动对胸腔影像分析的干扰,增进影像量化分析的真确性,以提供更正确的肺癌临床分期。
  • 国内与全球性临床试验:肺癌药物的疗效需大型全球性临床试验验证。本院肺癌团队也积极参与相关试验。其中包括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使用EGFR 单株抗体cetuximab 并用cisplatin+vinorelbine 的疗效验证,与EGFR-TKI, Erlotinib于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用研究。特别分析台湾病患的特质,以做为本土肿瘤病患诊治实证医学之参考。
转译与基础研究成果
  • 肺癌团队与临床蛋白质体中心合作建立了以蛋白质体进行生物标记研发的平台,以寻找重要肺癌生物标记,并进一步应用于肺肿瘤学研究与临床医学。我们应用非小细胞肺癌肋膜积液与病人血清的蛋白质体与癌细胞的分泌蛋白质体研究,发现Retinoblastoma-associated binding protein 46 (RbAp46) 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远处转移有关且是一个新的疾病预后因子。应用基因变更技术也证实RbAp46 调控癌细胞的迁移。进一步RbAp46 调控细胞形态改变与迁移的分子机转正研究中。肺癌蛋白质体生物标记研发平台也发现其它有关肺癌早期侦测与晚期预后的因子,正验证其临床应用。
  • 肿瘤的形成与免疫系统失去抗肿瘤的细胞反应有关。研究得知:肿瘤细胞可分泌媒介物质活化前类髓抑制细胞(pre-myeloid suppressor cells)分化成类髓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此类细胞可抑制细胞毒杀T型淋巴细胞之功能‚抑制M1型巨嗜细胞、使其趋向M2型巨嗜细胞‚ 抑制Th1型淋巴细胞、使其趋向Th2型淋巴细胞。类髓抑制细胞可能会影响调控性T型淋巴细胞与NK细胞之功能‚促进调控型T细胞的功能, 进而整体性抑制了免疫细胞毒杀癌细胞的功能‚并形成利于癌细胞生长之免疫环境。我们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先发现证实周边血液单核细胞群CD11b+/ CD14-/ CD15+/ CD33+类髓抑制细胞次羣增加。肺癌病患周边血液单核细胞群中的类髓抑制细胞会表现INF-R 与IL-4R,和iNOS 与L-arginase,可培养成colony formation。这类细胞抑制CD8+ cytotoxic T cell 上 CD3ζ的表现,并增加CD8+ cytotoxic T cell细胞凋亡;类髓抑制细胞也可以抑制单核球iNOS 的表现。类髓抑制细胞和抗癌药物治疗反应有关并影响了疾病预后。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肿瘤、局部淋巴结与周边血液中,免疫发炎细胞的术前变异度与术后回复度与病人的预后有关。免疫发炎细胞的变异与回复可能提供辅助TNM分期系统的有用的生物指针。相关免疫发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转也正研究中。
团队负责人胸腔内科系 王智亮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胃癌及小肠癌团队

团队别 胃癌及小肠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长庚医院胃癌及小肠癌圑队由胃肠肝胆科系主任邱正堂医师任召集人,邱主任为国内知名医师发表上百篇国际论文并履获杂志选为百大名医与良医,自上任以来即积极与各科系主任及相关成员合作并进行跨科系研究以求改善病人治疗效果与提升医疗质量,并选派医师至日本英国等地进修新的技术。目前在胃癌及小肠癌方面之治疗与研究已取得相当高的评价。

胃癌团队成员包括:内科医师、肠胃次专科医师、一般外科医师、放射诊断科医师、肿瘤内科医师、放射肿瘤内科医师、护理师、社服工作人员。团队每周定期开会,依据团队诊疗原则及病人状况订定最合适病人之诊断、治疗及追踪计划。不同之专科医师一齐讨论病情有助于避免个人思考盲点,专业人员的互相支持才能使病人在疾病不同阶段得到完整合宜的照顾。

团队负责人 胃肠肝胆科邱正堂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食道癌团队

团队别 食道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近年台湾每年约新增1200~1700个食道癌病人,其中林口长庚医院的病人就占了十分之一,每年平均有180人左右。从诊断、分期到放疗、化疗、手术,甚至术后的照顾、追踪,癌症不仅对病人和家属是层层关卡,也考验着医疗团队。由于食道只有薄薄的黏膜层和肌肉层,所以癌细胞很容易往外围组织侵犯,加上食道周围淋巴系统广泛,更让癌细胞有机会四处扩散,多数病人诊断出食道癌时已非早期,大多数患者已有局部扩散甚至转移,因此提供完整的医疗及照护系统,使食道癌病患能得到最适宜的治疗是食道癌团队成立的宗旨。林口长庚食道癌团队从1993年就开始运作,对于常见的第3或4期病例建立「先做化疗和放疗,再评估是否动手术」的标准治疗模式,各科合作纯熟,不管哪一位医师的病人,都能藉由团队的协助得到一致的照顾。

团队负责人 胸腔外科赵盈凯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胰脏癌团队

团队别 胰脏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依96年卫生署公告之癌登资料中,胰恶性肿瘤发生个案数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生个案数的1.82%,因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3.36%,其发生率的排名于男性为第13位、女性为第15位;死亡率的排名于男性为第8位、女性为第7位,且胰脏癌病人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五至十,即使是属于侥幸可切除的胰脏癌,但是依各种手术方法的追踪统计,病人术后的五年的存活率也均无法超过百分之二十,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出胰脏癌,是降低此类病患死亡率的最佳办法。故长庚医院成立胰脏癌团队,为一个跨科部的医疗团队,藉由多专科医师、个管师、临床护理人员、社工师、营养师、复健师等共同提供服务,以达到全人照护的理念,兼顾病患之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照顾,并透过团队运作模式,提供高质量、高标准之多元化跨科与整合之综合性癌症治疗,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之整合性癌症治疗模式,并落实于癌症病人的治疗与研究,积极发展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新药及新治疗方式,建立胰脏癌症治疗共识及指引,提升癌症治疗质量,以其延长五年存活率及增进生活质量。
团队负责人 一般外科系叶俊男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骨癌/软组织肉瘤

团队别 骨癌/软组织肉瘤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尚未提供
团队负责人 血液肿瘤科廖继鼎医师
团队成员
  • 骨科:施信农医师、陈俊杰医师、张智翔医师
  • 肿瘤科:廖继鼎医师
  • 放射肿瘤科:曾振淦医师
  • 影像诊疗科:林宇旌医师
  • 解剖病理科:陈冠桦医师
  • 整形外科:林志鸿医师
  • 一般外科:刘耿豪医师
  • 个案管理师:吴静怡个管师
◄back

妇癌团队

团队别 妇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本科职司妇科癌症之处理,包括诊断、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其并发症之处理。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就斐然,现今已成为国内治疗妇癌之重镇,执台湾癌症之牛耳。

本科科内气氛融洽,犹如一个大家庭,彼此相互照应而合作无间。由于相处愉快,有时候即使工作时间稍长,也不会觉得辛苦,反而更增进彼此间的情感。

  

除科内互动良好之外,与本院其他科系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定期与放射治疗科、核医科及病理科举行联合讨论会,会中检讨每一个病例的诊断及处理,综合大家的意见,给病患最好的处置,并指导住院医师。

  

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除延续过去对病患之服务及对住院医师、实习医师之教学外,并积极推动各项医学研究,其内容包括葡萄糖正子扫描诊断技术之改进,对癌症再发病患之早期侦测,新的化学治疗药物之临床试验,同时将触角延伸至基础医学的领域,包括对各种生物标志之研究、癌细胞之行为的研究…等等,以期能对癌症之防治有所帮助。

团队负责人 妇癌科周宏学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肠胃道基质瘤及肉瘤团队

团队别 肠胃道基质瘤及肉瘤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胃肠道基质瘤」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在台湾,胃肠道基质瘤发生率约每百万人13.7例,好发在4、50岁以上成年族群。危险性依肿瘤大小、位置、有丝分裂数各不相同,而胃肠道基质瘤乃因为胃肠道节律细胞基因突变而引发的基质瘤,在初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无法筛检及预防,,惟一能做的,只有确诊后积极治疗,而治疗以手术为主,复发或转移性病灶则辅以分子标靶基立克治疗,若配合医疗之规则服药,能有高达8成之肿瘤反应率,因此长庚医院成胃肠道基质瘤团队,此为一个跨科部的医疗团队,藉由多专科医师、个管师、临床护理人员、社工师、营养师、复健师等共同提供服务,以达到全人照护的理念,兼顾病患之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照顾,并透过团队运作模式,提供高质量、高标准之多元化跨科与整合之综合性癌症治疗,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之整合性癌症治疗模式,并落实于癌症病人的治疗与研究,积极发展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新药及新治疗方式,建立胃肠道基质瘤治疗共识及指引,提升癌症治疗质量,以期延长五年存活率及增进生活质量。
团队负责人 一般外科系詹益银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脑癌团队

团队别 脑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尚未提供
团队负责人 脑神经外科魏国珍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鼻咽癌团队

团队别 鼻咽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尚未提供
团队负责人 放射肿瘤科洪志宏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头颈部肿瘤团队

团队别 头颈部肿瘤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根据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癌症登记报告的数据显示,台湾头颈癌的罹病人数自1990年的每年不足1000人,逐年扩增到2008年超过5500人,尤其重要的是,罹病对象以男性病患为主,发病年龄介于30岁到60岁当中,并且以中、低收入为大宗,同时,因为烟、酒、槟榔与头颈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这种癌症在台湾发生率上升的趋势,在短时间内趋于缓和的机率相当低。有鉴于此,林口长庚医院头颈癌团队自1996年起即全心投入,希望藉由团队的照护,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建立以全人照护为主的多学科专业医疗团队。

第二:建立以临床为导向的高水平转译研究团队。

第三:以专业优势,与国际药厂、工业界合作,提供有潜力的临床试验。

本团队希望藉由与民众、病患、家属、国内外专业人员以及国际级药厂、工业界等的长期合作关系,不断提升本团队为病患服务的承诺,那就是〝从治疗出发,以预防为目标〞,为病人提供个人化医疗,并且以提高存活率与生活质量为最高宗旨。

团队负责人 耳鼻喉部廖俊达医师
团队成员
◄back

胆道癌团队

团队别 胆道癌团队
团队介绍与特色 随着社会型态的转变,癌症已跃居国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台湾约有20%的癌症病患在长庚体系之医院作诊疗,也因此成为台湾最大的癌症治疗体系。依ASCO 2009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内科肿瘤学家Juan Valle医师研究中写到胆道癌涵盖了胆囊与胆道,其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有1到2人。而在台湾胆道癌是一种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肝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全数肿瘤。但是由于胆管癌早期发现不易,能全数切除肿瘤的机会不大,大多只能采化学治疗,或放射线治疗,五年平均存活率最高只有廿五%,因此林口长庚成立胆道癌团队,是一个跨科部的医疗团队,由多专科医师、个管师、临床护理人员、社工师、营养师、复健师等共同提供服务,以达到全人照护的理念,兼顾病患之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照顾,并透过团队运作模式,提供高质量、高标准之多元化跨科与整合之综合性癌症治疗,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之整合性癌症治疗模式,并落实于癌症病人的治疗与研究,积极发展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新药及新治疗方式,建立胆道癌症治疗共识及指引,提升癌症治疗质量,以其延长五年存活率及增进生活质量。
团队负责人 一般外科叶大森医师
团队成员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