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發展史 Bozzini在1805年利用燭光當燈源,發明了最早的尿道鏡;1853年,Desormeaux將鏡子折射酒精燈光,用在最早的膀胱鏡檢上。到了1877年,Nitz開始在膀胱鏡內管加上透鏡的裝置;1889年的Boisseau
de Rocher開發出一個外管可以套用不同管徑的膀胱鏡內管,同時也可以安排簡單的外科手術。1894年,Kelly
將膀胱鏡引入婦科檢查的領域;一直到1954年,Hopkins才將膀胱內管鏡改良成玻璃纖維的廣角設計,從此大大提高解像力。1960年代,Robertson利用二氧化碳做為媒介質,可以在門診檢查中同時操作膀胱尿道鏡與膀胱容積壓力的測量。最近的膀胱鏡除了各種硬式的款式外,也發明了軟式的膀胱鏡,提供檢查者更多的選擇。 (二)設備與操作 (1)
內管鏡(teloscope):在硬式的膀胱鏡檢時,內管鏡傳送光線以照明膀胱腔,並且檢查者可以透過管鏡看到整個解剖構造。直徑通常是15
French (1Fr. 約 0.33mm),角度則有0°、30°、70°、120°不等。通常30°用於膀胱底部及後壁;70°用於前側壁;120°則用在尿道進入膀胱的部位;至於0°是用於直視的範圍。 (2)
外管(outer
sheath):可以排空膀胱尿液、擴張尿道膀胱通道,以及放入內管鏡。診斷型的外管採用17到21Fr.,手術型的外管則需要24到27Fr.。內管鏡的直徑是15Fr.,剩餘的空間除了可以加上液體灌注裝置外,也可以附有手術器械的通道。 (3)
光源線、光源機,以及螢幕監看裝置 (4)
膀胱的媒介質(distending
media):依不同的需要有不導電的清水與膠糖液,會導電而不適合用於電燒手術的生理時鹽水與林格氏液,另外還有二氧化碳與空氣。一般媒介質要與人體溫度相近為宜。 (5)
麻醉:全身麻醉選用在需要進行手術者,尿道口狹窄而要擴張者,對局部麻醉藥過敏者,或是緊張與怕痛的病患。大多數的膀胱鏡檢可以採用局部麻醉,利用2%的lidocaine
gel塗抹在外管與尿道口上。 (6)
操作:首先將外管放入尿道口以排光膀胱內尿液,接著插入內管鏡並接上灌注液的管線與燈源線。先以0°內管鏡察看尿道壁,然後進入膀胱檢查膀胱頂(此時可以用手壓下恥骨上緣的腹部,或是找找看是否有氣泡存在),接下來利用30°與70°觀看膀胱底、三角區,以及膀胱側壁。務必每一處都要仔細看過,並且在灌注時,隨時注意膀胱組織的變化。有些檢查者會先把膀胱鏡深入膀胱腔,最後才檢查尿道,缺點是尿道可能會受到先前膀胱鏡放入的影響,而有出血或受傷的表現。軟式的膀胱鏡在操作時就更容易,直接把管子放入膀胱即可,臨床上常被使用在門診的診斷上。 (三)適應症 包括血尿、異常尿液細胞、頑固性尿路感染、疼痛性膀胱症候群、間質性膀胱炎、尿道症候群、下泌尿道廔管、婦女泌尿道手術,以及婦癌分期上。分述如下: (1)
血尿:臨床顯微血尿約佔1%到13%,其診斷方法一直都沒有定論,然而大多數醫師會安排膀胱鏡檢查下泌尿道,利用IVP查看上泌尿道的病灶。也有些醫師會使用超音波以取代IVP去找出腎臟的疾病。安排16名血尿病患接受膀胱鏡檢,結果發現9名慢性膀胱炎、2名膀胱三角炎、1名血尿性膀胱炎、1名放射線性膀胱炎、1名尿道炎,以及2名正常的膀胱。 (2)
異常的尿液細胞:根據統計,1.5%男性的尿液細胞有陽性表現,其中0.6%有膀胱細胞變性或膀胱癌。臨床上也可以將尿液的細胞學檢查納入有泌尿道疾病的婦女診斷內容,並佐以膀胱鏡證實。 (3)
疼痛性膀胱症候群(painful
bladder):包括的臨床症狀有膀胱疼痛,敏感性解尿困擾,如尿急、頻尿、夜尿以及解尿疼痛,同時必須有正常的尿液檢查。可能找到的病因有:放射性膀胱炎,化學治療造成的出血性膀胱炎,感染性膀胱炎,膀胱癌,白血病,以及結締組織病等。不明病因則被歸類為間質性膀胱炎。 (4)
間質性膀胱炎:病患以頻尿、尿急、解尿量少、漲尿時恥骨上緣疼痛,同時要有正常的尿液檢查。診斷時要先排除其他已知的病因。在全身麻醉下,將病患膀胱漲滿,以膀胱鏡檢視膀胱壁黏膜是否出現出血點、潰瘍、裂痕,也可以在病灶上做切片以協助診斷。 (5)
尿道症候群:症狀多樣化,不過經常包括頻尿、解尿疼痛、解尿後脹感(此點與間質性膀胱炎不同)、尿急,同時有正常尿液培養。可能的病因有:動情素缺乏、尿道阻塞、外傷、神經或精神症狀、過敏,以及尿道感染等。利用膀胱鏡檢查先排除任何膀胱的病灶,比如憩室、各式膀胱炎、膀胱癌,或結石等。同時利用膀胱鏡拉回尿道時查看是否有慢性尿道炎、荷爾蒙缺乏、尿道膀胱交接處的息肉,以及尿道憩室等。 (6)
下泌尿道廔管:子宮全切除是造成膀胱陰道廔管最常碰到的原因,其次才是放射線治療造成的廔管。診斷時可以先用甲基藍灌注膀胱,隨著查看是否藍色液體會由陰道漏出,另外再安排膀胱鏡檢、IVP與RP以證實廔管塉的上緣,也就是在兩個輸尿管開口連線中間的上緣處,至於根除性子宮切除術併發的廔管部位則有較大的變異。 (7)
婦女泌尿手術:無論是尿失禁或廔管修補手術,膀胱鏡是必備的工具,除了可以避免下泌尿道在手術當中受創而不自覺外,對膀胱頸需要提高多少才適合,Bulking
agent注射的部位對不對,廔管修補的完整性如何都很重要。 婦癌分期:臨床上,子宮頸癌很容易侵犯到臨近的下泌尿系統,根據FIGO的子宮頸癌分期,如果發現hydronephroses或是nonfunctioning kidney就表示輸尿管可能阻塞,屬於ⅢB;而膀胱有侵犯則屬於Ⅳ。在1995年到1998年,100名子宮頸癌病患,被安排膀胱鏡檢,其中42名施以輸尿管導管,20名接受膀胱切片檢查,做完後對照電腦斷層與IVP的報告。 結果是:膀胱鏡只有在電腦斷層懷疑膀胱被侵犯時才有絕對的需要,至於輸尿管導管則不建議用在子宮頸癌的分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