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胎兒的側腦室測量說起

邱宗鴻醫師

 

胎兒側腦室的大小及其測量方法是一項有趣的臨床觀察。針對第二及第三孕期的胎兒,藉由2-D real time ultrasound的掃描,陸續從文獻上有學者報告,側腦室的測量數據,有些微的差距,甚至,有男女胎兒之差別,但依據個人這十多年來在產前超音波一路走過來,倒是有些獨到的心得與不同的看法可提供與諸位分享。

胎兒的活動性,導致胎兒的位置恆變不定,這是測量胎兒器官或組織首先要面對的重大變動因素,也是導致測量差異上的最大變數。如何在特定的胎兒位向,組織的方位去界定相關的解剖學辨識目標(anatomical landmarks)再作測量數據的觀察是一重要的認知概念。

就以胎兒側腦室的測量而言,不同的人所作的測量,甚或同一個人所作的測量,居然有差異極大的結果,這是因為沒有一套讓大家依循的測量準則供作參考,以致測量結果也無法看出所謂的 “異常數值”,而錯失了診斷上的優勢與敏感度。

胎兒的側腦室測量研究,前前後後的文獻回顧,以及臨床印象十分貼切地印證了這一種說法。也因為以上所陳述的理由,不乏被懷疑有腦室擴大者,有機會再經複檢驗証,雖然極大多數被認為正常,但仍有少數個案卻屬異常者,即有待後續再追蹤及尋找可能的相關病因。標準的觀察剖面,是經由胎頭在枕橫位(枕骨在三或九點鐘面位置)的軸狀切面,以能切出頂間最大橫徑的探頭接觸孕婦肚皮的掃描面再將超音波探頭向內側微傾,直到掃入高聲波回響的側腦室脈絡叢(choroid plexus), 而且看到直後方延續出來的兩條呈白線狀高聲波回響(即反映側腦室的內側及外側壁層)將 caliper 壓在兩條白線上作最短距離的測量。此即代表側腦室在體部與枕部相交會部位,稱為房室部位(atrium level)的大小。若能切出小腦半球凸出部位的最大橫徑切面,再將探頭向外側微傾也一樣能切出標準量度切面。它是比較恆定的部位,不隨著妊娠週數增加而有顯著的變動,這在胎兒所有生物測量值上面,倒是非常罕見而奧秘的現象,也因此提供了臨床醫師極簡易且精確的量度指標,來篩檢或確認側腦室擴大的問題。

不過要知道它僅作單側測量。所有其它不是上述的標準位置所量得的結果,可能都會趨向較大的數值而產生合理的懷疑,懷疑它是否為腦室擴大的前奏?或僅是偽陽性的結果?必須再另行複檢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