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細胞包涵體病毒

小頭, 水腦, 小眼, 瞎眼, 脈絡視網膜炎, 腦部鈣化, 智力障礙, 肝脾腫大, 瘀斑, 黃疸, 貧血, 小便沈澱細胞之核內包涵體

阮志偉  醫師 

    此病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病毒, 它在1956年始被分離出來, 它有一種特異性, 即在胎兒肺臟細胞的組織培養中, 會使胞變大, 且有明顯的核包涵體, 故被稱為巨細胞包涵體病毒。此病毒常引起成人或小孩的潛伏性感染, 在成人中約60%80%均感染過此病毒, 它的傳染途徑目前還不太清楚, 但此病毒最常存在於小便及唾液中, 小部分存在於眼淚、血液、糞便、精液及母奶中, 先天性感染可能由於接觸到含有病毒的子宮分泌物, 此病毒是最常見之先天性感染, 在美國約有1%之新生兒在小便中發現此病毒, 但大部分新生兒無感染症狀。在嚴重的病歷中會引起早產、肝炎、肝脾腫大、肺炎、持續黃疸、血小板減少、脈絡視網膜炎、貧血、紫斑等症狀。由於這種病毒最喜歡侵襲正在快速生長之原生質層腦細胞, 所以很容易在腦室周圍造成鈣化及影響腦部發育, 而引起痙攣、肢體癱瘓、小頭症、運動遲緩、神經性耳聾、視神經萎縮、腦細胞壞死、水腦症、孔腦症、大腦皮質畸形、小腦發生不良、病毒性腦膜炎等。巨細胞病毒之先天性感染, 以母親在母親懷孕時初次感染的機會最大, 子宮內感染時間越長, 對胎兒的影響越大, 它的感染大部分在懷孕中期及末期, 不像先天性德國麻疹感染在懷孕早期易造成較嚴重之缺陷。報告指出, 此病毒先天性感染可在連續懷孕中發生。

    對此病毒之診斷, 在母體可查出補體固定試驗抗體增高(>1:64), 羊水穿剌也可診斷子宮內感染, 或由新生兒小便中分離病毒。

    至於其流行病學之感染率, 有學者於1980年在台北地區,用補體結合反應法測得幼兒之陽性率為75-83%,生育年齡婦女為92-98%

    有研究報告於19828月至19832月間, 在台北地區檢查173位婦女血清, 用酵素免疫測定法(ELISA)來測定 IgG 抗體, 其陽性率為75.1%

    另外有學者在1986年報告由孕婦子宮頸分泌物及小便分離出該病毒38/8434.5%, 子宮頸分泌物及小便分別為4.0%0.5%,該等婦女93.2%有血清學反應。32名新生兒依觀察並無症狀, 其中25名追蹤達624個月。然其中18/2572%)小孩, 由小便及喉頭可培養出此病毒, 且其血清均呈陽性。

    目前雖有許多抗病毒藥物, 但對此病毒尚無效。預防之道為未感染過此病毒之孕婦宜避免與感染此病毒之嬰兒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