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病種之一,疫苗的出現雖然使某些疾患得到了控制,但至今仍有許多常見的病毒性感染缺乏滿意的製劑和預防措施。人類乳突病毒(HPV)已證實和子宮頸癌有密切的關係,目前實驗室也已可以檢測出七十多種病毒類型,惟仍沒有有效而安全且少副作用之治療藥物。
病毒是現代醫學進步後發現的致病源,古代不曉得有這樣的東西,但是卻有不少治療時疫和傳染病的經驗。如中醫以“毒”作為病因概念,早在漢朝時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裡就有“陰毒”、“陽毒”為病之論。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裡更有“傷寒毒”、“溫病毒”、“時氣毒”、“熱病毒”、“蠱毒”、“注毒”等的記載。唐朝王熹在《外台秘要》中搜集了許多毒氣為病和解毒之方。宋朝以後有許多治療時疫和傳染病的記載,如天花、瘧毒、痢疾及與現代各種急性感染症狀相似的描述與治療。綜括中醫在“解毒”的治法上是多種多樣的,如清熱解毒、辛溫散毒、苦寒泄毒、利濕袪毒、涌吐排毒等法。所以中醫是有許多抗菌、抗病毒的藥,只是前人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無法確切知道致病的病原是什麼,只能就症狀去推測,於是有治療成功的經驗,但無法有效去推廣,如今藉著今日的科技,應可以開發與輔助現代醫學在某些治療上的瓶頸。
因此從傳統中醫藥之理論和臨床方面,綜合前人之經驗,在治療病毒性疾病方面所考慮的治療方向主要有二,一是抗病毒,二是增強免疫。
人類乳突病毒(HPV)在中醫學中為毒(熱),為邪,有很多清熱解毒藥物現代研究有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如紫花地丁、天花粉、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黃芩、黃連、蒲公英.....等。當然要完全消滅HPV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但切斷某個環結,阻斷其發病過程,則是很有可能的。
有的人會感染病毒,有的人不會感染病毒;有的人感染病毒後會發病,有的人感染病毒後不會發病,這與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健全與否有密切的關係。中醫學一貫重視病人整體,重視扶正和和增強免疫,強調扶正以袪邪。中醫藥中有調節免疫功能的方藥很多,如黃耆、人參、白朮、茯苓、枸杞、女貞子、地黃、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等。這些扶正的藥大部份是補益藥,據現代研究有提升人體免疫功能,增強防衛吞噬的能力。因此扶正也可以說是中醫學的一個優勢。
因此,在HPV呈現陽性,但尚無明顯症狀,又擔心一段時間後,演變成為子宮頸癌前期或子宮頸癌,以考慮早期預防,早期治療時,價格便宜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中醫藥,便是值得考慮的。
2011年12月1日中醫部重新校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