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的一種經驗,就是早上起來或進出空調溫度相差很大的地方時,總會不停的打噴嚏、流鼻涕流鼻水,短則數分鐘,長則一、二小時才停止,好像帶這一個關不起來的水龍頭似的。
這些症狀和感冒相似,但並沒有其他的不適,例如不會疲倦、頭痛、忽冷忽熱、發燒,也很少會有喉頭發炎或是喉嚨痛等不舒服症狀等。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過敏性鼻炎,特別容易發生在灰塵、空氣中懸浮微粒密度較高的城市,以及花粉或植物苞子到處飛揚的鄉鎮。
這種病症形成的原因,在西醫的解釋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為了扺抗外來的過敏原,會分泌數類免疫抗體,若分泌的不是有利的免疫球蛋白而是有害的免疫球蛋白,可能會與過敏原結合,釋放出一種名為「組織胺」(histamin)的化學物質。此種物質導致血管擴張及滲出液體,使得鼻道黏膜紅腫、發炎、發癢和流鼻水流鼻涕。至於某些人為何會對某特定類的物質過敏,這是個人體質的原因,迄今仍未有確實的答案。
因此,以西醫的觀點,這類的病人應該要避開過敏原,如花粉、塵璊(虫字旁而非玉字旁,電腦打不出來)、羽毛、汙濁的空氣、工業污染物等。
如果症狀持續發作,則只好利用藥物來減輕症狀。常用的藥物是:
1.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紓緩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不適。
2.抗充血劑、滴鼻劑:使鼻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鼻甲黏膜變薄,鼻道暢通以利鼻分泌液引流,但滴鼻劑不能連續用超過十四天,否則會產生不良副作用。
3.消炎藥:減緩鼻黏膜的發炎症狀。
若是情況十分嚴重,吃藥也無法緩解時,則可能要動手術,將因經常發炎而增厚的鼻息肉切除。
以中醫的觀點而言,鼻過敏其實是以前就有的疾病,只是因為社會的變遷使得病患變得以前多得多。以傳統醫學的角度,中醫認為鼻敏感常是虛實夾雜的病症。據臨床經驗所得,許多鼻敏感病者最初患的是感冒,其後感冒症狀雖然消除,但體內原先仍有熱,以致鼻黏膜慢性發炎和間斷性反覆充血,但病者並不察覺。此外,病者同時可能亦有氣虛問題,使得黏膜層肌肉彈性不足,鼻黏膜的血管鬆弛擴張,原本已腫脹的鼻甲更增大,鼻水等鼻分泌物更容易滲出,呼吸越見困難。此時病人通常已有一段不短的病史,若再患外感風寒,則非常容易變成寒熱夾雜,處理起來則複雜的多。
此外,中醫學上認為「腎主納氣」,若腎氣虧虛便不能攝納肺氣,會感到氣促氣短、呼多吸少,容易引致鼻敏感問題。因此當身體狀況較差,例如一夜不眠後,第二天早上敏感情況通常會較為嚴重。
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有兩項原則:首先要避免令鼻黏膜發炎充血,其次要改善體質,令肺氣充盈。因此,通常會建議病人初期的時候不要吃煎炸辛辣的食物,以免上火。初期的時候,病人可以先用下列藥方改善輕微症狀:白芷
3錢 菊花 3錢 百合 3錢 辛荑 3錢 丹皮 3錢 甘草 1錢 生地 3錢
但是,若會整天感到鼻塞、口乾、口苦,以及流出黃色或綠色的鼻涕,甚至有時可能會有臭味,這時就要考慮是不是已經變成鼻竇炎或副鼻竇炎,應該要請教專業醫師。當體內沒有熱時,便應適當地固腎強身,可用淮山、芡實、蓮子、百合、北沙蔘、玉竹、無花果、蜜棗配生魚熬湯食補;此外,亦可用扁豆、赤小豆、蓮子、淮山、芡實配鯽魚熬湯食補。
中醫與西醫對於過敏性鼻炎的認識並不相同,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一般而言,急性期的時候西藥的效果比中藥快,但是緩解期要常期調養改變體質的時候,中藥的療效則比較明顯。不過,不論何種方法,病人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仍要僅慎注意,才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2011年12月1日中醫部重新校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