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的中醫治療

    「癢」是令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覺,尤其是全身搔癢。門診中常見一些病人因為搔癢無法忍受而抓得皮破血流,慘不忍睹,甚至造成二度感染,異位性皮膚炎即是其中一種原因。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與過敏反應有關的皮膚病,通常分為「嬰兒期」,「兒童期」及「成年期」三個階段。就比例來說,嬰幼兒較常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發病率約百分之三,男女比例約一比二,而且有遺傳傾向,大多數伴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帶有此種過敏體質的嬰兒往往在臉部,頸部,四肢關節彎曲內側出現水泡,紅疹或結痂,伴有劇烈搔癢感且成對稱性分布,故中醫稱之為「四彎風」,大部分的患者都會在嬰兒期或兒童期痊癒,平均只有一成左右會延至成年期。

    至於治療方面,在急性發作期西醫通常使用抗組織胺來止癢,消腫,有時為了避免過度搔抓,還要適度使用鎮靜劑,若情況嚴重尚需使用副腎皮質類固醇類的藥。中醫對於此病很早就有記載,從隋朝以來的歷代中醫學著作中,認為本病主要是由先天稟賦不耐(即遺傳因素),後天脾胃不健,溼熱內生(免疫功能失調),復受風濕熱等外邪(過敏原)侵擾所致。當患者感受風濕熱邪,或受塵瞞,花粉等過敏原刺激,引動體內溼熱蘊鬱肌膚,發病急而出現紅丘疹水泡,臨床表現為溼熱蘊膚證。有的患者由於脾胃虛弱,致使病情反覆發作,轉為慢性,臨床表現為脾胃虛弱證。亦有因溼熱內蘊,傷陰耗血,血虛風燥,肌膚失養,使皮膚乾燥粗糙呈苔蘚狀,臨床表現為陰傷血燥證。

    綜合言之,在急性期通常是熱邪與風邪相合,而慢性期多因病久傷血以致體虛生風生燥。或是脾胃虛弱,導致水濕無法運化。因此中醫的治療原則可分為治標和治本,以止癢為治標,減敏並改善體質為治本。在急性期可用清熱涼血祛風之藥,如消風散.荊芥.防風.蟬蛻.生地.黃芩.黃柏.梔子.苡仁.茯苓.白蘚皮.滑石.銀花.連翹,而在緩解期可用中藥調理,改善體質,降低此病的發病率。常用玉屏風散,香砂六君子湯,而對慢性期皮膚乾燥脫皮,色素陳著,或苔蘚樣變化,搔癢感劇烈,治療宜養血祛風,可選生地.當歸.赤芍.僵蠶.白蘚皮等。 總之,異位性皮膚炎雖是令人非常煩惱的疾病,但是經由中藥的治療,透過免疫調節,體質調養,相信必能達到一穩定階段,使癢不再成為困擾您的問題。

2011年12月1日中醫部重新校稿。

首頁   長庚紀念醫院   聯絡我們   後台管理   網路硬碟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 桃園市龜山區舊路里頂湖路123號 TEL:(03)319-6200
版權所有 © 網站內容為長庚中醫部所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 1024X768
網頁負責人:王雅慧 分機2612 2024/07/2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