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非典型性肺炎並不是一個新的疾病名稱,它是有別於一般我們通稱的肺炎而取的名字。一般性肺炎常見是由細菌所引起,包括常見的肺炎雙球菌、克雷氏菌、嗜血桿菌…等等。而非典型性肺炎主要是由肺黴漿菌、退伍軍人症、濾過性病毒等所引起。而造成此次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之所以讓每個人人心惶惶的原因是目前還不知道它是那種病原體所引起。且傳染途徑、潛伏期多長都不知道,醫學界最信賴的抗生素在此英雄無用武之地,目前除了所謂的「支持療法」以外,似乎無計可施。於是在此情況下病人似乎只有依賴自己原本的「免疫能力」,這似乎是大自然的反撲一般。,還記得電影「侏儸紀公園」中的一段話--生命是會自己找出路的。在抗生素濫用的這年代,會有現代醫學找不到和克服不了的疾病原。
在古時候那個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中國人是怎麼樣去對抗這傳染性疾病的。其實在那時因為不知道疾病原因,故統稱為「瘟疫」。由於疾病的表現以中醫所謂「溼熱」的表現為主,故一般以清熱利濕藥來治療。但是對於身體較弱或重症的病患,會加上中醫的特長-補養藥,取其「扶正、去邪」兩方面都兼顧。
但是所謂補養藥也分為「補氣」、「補血」、「滋陰」、「補陽」等,會根據每個人的狀況給不同的藥。也就是俗稱的提高本身的免疫能力,靠自己來對抗疾病。
反觀現在,由於抗生素的發達,許多醫師及病患本身都使用許多的抗生素來治療疾病。甚至連抗生素無法治療的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感冒,也使用一大堆的抗生素。造成病毒或細菌的變種越來越多,病患本身的抵抗力不見了,當然更談不上「預防」。因此我們建議,平常的感冒使用症狀治療劑,盡量不要使用抗生素。而對於常常生病、身體虛弱的病患,平常多使用中醫補養的方式來提高免疫能力,達到預防的效果。對於那些已感染重病的病患,也可適當採用補養藥,並配合西醫治療,達到「扶正兼去邪」的目的。
當然除了藥物以外,中醫強調的食補也很有用。民間常用的四君子湯、四物湯、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四神湯、參苓白朮散…等,在提升免疫能力上都有其扮演的角色。不過服用前要詢問醫師曉得自己現在的體質,以免越補越大洞。而平常的運動也可以提高本身的抵抗力。另外,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都是預防疾病的不二法門。
非典型性肺炎是繼去年腸病毒之後,引起國人重視的另一項目前無藥可治的疾病。希望國人能在此得到教訓,不濫用抗生素,平時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多運動、營養均衡。另外可試試老祖宗的方法,平常適當的補養,或許大家都可平安度過這次的疫情。
2011年12月1日中醫部重新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