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 題 碳-13尿素呼氣試驗(C-13 Urea Breath Test)
  2. 日 期 2013/11/14
  3. 內 容

    以往對於某些胃腸常見疾病,像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的致病機轉研究,常歸因於胃酸的分泌與腸胃黏膜的防禦機制失衡所致。

    直到1983年,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成功地由胃中分離培養出來,使得此類疾病的致病機轉有了新的解釋。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帶有螺旋彎曲的桿狀菌,大小約0.5× 0.3 um2,屬革蘭氏陰性菌,帶有4-6條鞭毛,最大的特徵是擁有分子量600,000的Urease,它可將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在胃中可產生鹼性的效果,能保護它在胃酸環境下不受侵害。 幽門螺旋桿菌在臨床上主要可導致B型胃炎(Type B gastritis),造成發炎(Inflammation)、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近年來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可能是發生胃癌的危險因子。在流行病學研究上,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是經由接觸傳染,可由唾液、糞便作為媒介,所以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因素佔有極重要地位。

    臨床診斷

    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檢驗方法,大致可分成二大類。

    第一類為侵襲性檢驗;亦即使用胃鏡採取胃黏膜檢體,直接進行檢驗,包括培養法、組織切片染色法、尿素酵素試驗法 (如:CLO test)。

    第二類為非侵襲性檢驗,如血清學檢查法、尿素呼氣試驗法。侵襲性檢驗由於需要使用胃鏡,對病人較有不適反應,而且幽門螺旋桿菌常以斑塊狀(patchy)分散於胃竇或胃體部的黏膜中,容易有檢體採取失誤,造成偽陰性結果。另外此菌的培養條件嚴格,操作難度高、培養時間長,也易有培養失敗的情形;不過一旦可培養出此菌,可視為真陽性(特異性100%),為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重要依據。組織切片染色法,其敏感度常受到檢體中菌量的限制,若菌體數量太少,常會有染不到的情況,造成偽陰性。

    尿素酵素試驗法是將內視鏡所採取的胃黏膜檢體,置入含有尿素及酸檢指示劑的溶液或膠體中,若有菌體存在與尿素反應,會改變膠體中的pH值使指示劑顏色產生變化;同樣地,如果檢體數太少,或採檢失誤,都會造成偽陰性。

    非侵襲性檢驗中的血清學檢查法,主要以ELISA的方法偵測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所產生的IgG、IgA或IgM抗體,但在菌體被消除後,患者體內之IgG抗體通常需經六個月或一年的時間方能消失,故此法不適於作治療追蹤之工具。尿素呼氣試驗法(Urea Breath Test)目前主要以碳-13同位素標幟於尿素分子中,令病人口服後,若其胃中有幽門螺旋桿菌,便可分解尿素,並產生帶有碳-13同位素之二氧化碳,再呼出體外。因此只要收集病人呼出的氣體,並測定含碳-13同位素之二氧化碳含量,便可由碳-13同位素的增加情況來判斷病人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由於碳-13同位素為一種天然存在,不具放射性的穩定同位素,對人體無不良影響,可普遍用於各個年齡層,而且由於不需使用胃鏡,檢驗過程中受檢者完全無不舒服的感覺,因此臨床使用上頗為安全與方便。更由於試劑口服入胃後,可以直接與整個胃壁接觸,不論幽門螺旋桿菌存在胃壁的部位為何,或細菌數目多寡,均有可能被驗出,無取樣失誤的問題,其敏感性與特異性皆可達95%以上,近年來已成為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治療除菌後的最佳追蹤指標。

    尿素呼氣試驗法程序

    試驗程序:

    1. 受試者禁食二小時以上。
    2. 待受試者呼吸平順,讓受試者手握藍色試管二支,取下管蓋後口含一支吸管插入試管底部吹氣,並徐徐將吸管抽離試管後立即加蓋旋緊。
    3. 待受試者休息5min後,讓受試者喝下50mL Urea solution後,隨即以自來水漱口三次,並計時15min。
    4. 待15min後取二支白試管,如同步驟2.吹氣取樣二支。將上述藍色與白色試管各一置入自動呼氣碳同位素質譜分析儀中,測定碳-13同位素的含量,若白色試管比藍色試管之測定值高出3.5個單位以上,即判定為陽性,否則為陰性。此法經與培養法、組織切片染色法及尿素酵素試驗法三者對照比較後,其敏感性與特異性,皆在95-98%之範圍。採檢方式:檢體為病人呼出的氣體,方式為在病人口服碳-13標幟尿素試劑前,及口服後15分鐘各採二支檢體。

    檢驗代碼

    現在本科已將碳-13尿素呼氣試驗(C-13 Urea Breath Test)列為正式檢驗項目,其代碼為L72-475,請多加利用!

    結果報告

    Positive: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Negative: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檢驗結果已入電腦,可直接查詢。

     
  4. 相關連結
  5.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