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工具

鄒頡龍醫師

 

  基本上,輔助工具的運用仍是以凱格爾運動為基礎,在使用前,應教導病於骨盆底肌肉運動的方法與步驟。不能期待利用輔助工具,而有戲劇化的快速進步。

l          生物回饋

如前文所述,「正確掌握骨盆底肌肉的收縮」是骨盆底肌肉運動的成功要素。

「生物回饋」法正是讓病人有效掌握肌肉收縮的利器。

  Swartz等人為「生物回饋」下了以下的定義:「使用電子或機械工具,正確的評估患者之神經、肌肉及自主神經的正常或不正常的活動,並以聲音或視覺回饋,告知患者」,而International Continent Society為「生物回饋」定義為:「尿失禁行為治療的一種方式,用以教導患者正確的收縮骨盆底肌肉,以及自主性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正常收縮。」

  早在50年代,Kegel醫師已經用「生物回饋」的觀念治療尿失禁。當時的設計十分簡單,乃是用中空的管狀探頭置入陰道,另一端連接壓力儀,當骨盆底肌肉收縮時,使用者能看到壓力的變化。這種簡單的「生物回饋儀」至今仍有類似產品,方便、好用且價格便宜是為優點。

  除了用於應力性尿失禁,「生物回饋」對於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也有治療的效果。目前學界已經廣泛接受:當尿道外括約肌(骨盆底肌肉)收縮時,能夠在薦椎神經產生反射,從而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如果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在有強烈尿意時,能先主動,甚至下意識的收縮骨盆底肌肉,則可以減少排尿的次數,並可以避免「急迫性尿失禁」的發生。然而,骨盆底肌肉十分抽象,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可以藉由「生物回饋儀」作為輔助工具,從而強化病人訓練的效果,提昇骨盆底肌肉訓練的動機,正確且持續的使用「生物回饋儀」有著不錯的療效。對於應力性尿失禁有76%病人有明顯效果,混合型尿失禁有80%,急迫性尿失禁則有82%病人有明顯的改善。

  生物回饋儀目前有直接測量壓力及測量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兩種方式。目前還沒有論文指出兩種測量儀何者效果較好,可依病人的需要而定。

  Vaginal or anal device:可以直接得知陰道或肛門肌肉收縮的力量,簡單且方便,缺點在於病人必須購買個人的探頭,且使用時必須置入陰道或肛門,有些患者會有排斥感。

  Electromyographic system:有2 channelmultichannel等不同設計的機種。2 channel用於一般骨盆底肌肉訓練,一邊連接會陰部,監測骨盆底肌肉收縮,另一邊連接腹部,確定有無放鬆。而multi-chan-nel系統能同時測膀胱,括約肌,以及腹部肌肉的活動,可用於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療。

  雖然用於應力性尿失禁治療時,以種生物回饋儀都有不錯的效果,但應注意的是:測量壓力儀(perinometer)只能測量陰道內上升的壓力,而無法告知病人收縮的肌肉是否正確。病人可能憋氣(Valsalva maneuver),腹部用力,臀部、大腿肌肉夾緊,卻沒有真正收縮恥-尾骨(pubococcygeus)肌肉,而腹部用力等錯誤訓練,反而會使病情變壞。要預防此種情形發生,病人在使用測量壓力儀前,指導員應充分說明收縮部位,引導病人以手指置於陰道感受單一肌肉收縮;運動時,一手置於小腹,避免憋氣及腹部肌肉用力,如此才能減低「適得其反」的效果。而肌電圖(EMG)生物回饋儀,構造通常複雜且昂貴,但是在治療排尿功能障礙(voiding dysfunction),括約肌不協調的治療(sphincter dyssynergia),以及兒童膀胱訓練,都有者重要的價值;使用時與電腦軟體結合,更可追蹤訓練的成效。

  使用生物回饋儀有沒有用呢?Burgio的研究使用生物回饋儀,成功率由54%提昇至92%Shepard等人使用會陰壓力儀(perinometer)成功率由54%上升至91%。如前文一再強調的,成功增加的原因並不在儀器的本身,而是生物回饋能提高病人的興趣,並使病人能掌握正確的收縮。

 

l          陰道錐

將不同重量的錐體放入陰道內,使用者必須將骨盆底肌肉收縮,以防止其掉

落,使用的過程中無形作了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重量由20100公克,由重量較輕的開始,當患者能順利不讓錐體掉落時,再逐步增加重量,並由單純的站立,進而作走動、咳嗽等動作。Wilson等人讓34應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陰道錐,一天兩次,一次使用15分鐘,在6個月後,68%無論在主觀或客觀評估都有明顯進步,在隨後1224個月追蹤,41%仍持續有進步。

  但是日本的Kondo等人的報告卻不理想,於使用後436個月,成功率只有14%26%。挪威的Bo等人將尿失禁病人隨機使用骨盆底肌肉訓練、陰道錐、電刺激,再分別以骨盆底肌肉強度,棉墊測試(pad test)評估成效,發現單純的骨盆底肌肉訓練的效果勝過其餘兩種。

  陰道錐的作用學理仍有爭議,因為它造成骨盆底肌肉長時間等張收縮(isometric contractions),可能造成這些肌肉過度使用而損傷。陰道錐的色,應是輔助骨盆底肌肉訓練的工具。

 

l          電刺激

骨盆底肌肉復健(rehabilitation)包括了「主動運動」(凱格爾運動)及「被動式」

運動。電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即屬後者。雖然「主動運動」效果良好,但是對於無法正確,有效執行骨盆底肌肉收縮的病人,電刺激不失為一種選擇。

  電刺激同時可以治療應力性尿生禁急迫性尿失禁,利用不同的頻率,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當設定為低頻(12.5Hz)時,可以刺激prdendal nerve,使骨盆神經(pelvic nerve)反射降低,從而達到降低膀胱逼尿肌敏感性,增加膀胱容量的目的。

  當頻率設定於50Hz時,可使骨盆底肌肉收縮,增強力度,達成與「主動運動」(凱格爾運動)相類似的效果。如果病人為「混合型尿失禁」,可以早上、晚上各設定不同的頻率。根據Smith等人指出,電刺激用於應力性尿失禁有66%病人有明顯的改善。

  然而,與傳統的「主動式骨盆底肌肉運動」相比,電刺激的效果略遜一籌。Bo讓病人接受每天30分鐘治療,頻率50Hz,電流量0-120mA,病人都被要求接受極限內最大的刺激,結果,肌肉的強度只從14.8上升至18.7cm H2O;漏尿棉墊測試,也是「主動式骨盆底肌肉運動」組成果較佳。

  目前電刺激的運用,已在應力性尿失禁治療上居於二線,然而對於頻尿,急迫性尿失禁,仍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