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壓又不高,怎麼會是青光眼?』

 

~破除眼壓20的數字迷思~

 

嘉義長庚醫院眼科     (101.10.31更新)

 

 

當醫師說「可能罹患了青光眼」時,患者會說「眼壓不高,應該不會是青光眼吧?」;也有人會問「那是不是就是散光?」,言詞間透露出民眾對眼壓或青光眼並不陌生,但是卻一知半解。

 

青光眼是什麼樣的眼疾呢?

簡單的說,青光眼是視神經無法承受眼球內壓力或血液供應不良而導致的視力受損。視神經受破壞的主要表現就是視野缺損,剛開始會由周邊視野先喪失,神經被破壞越多,看到的範圍就越窄小,最後只剩中央視力,看東西如「以管窺天」。

 

眼壓高,才會造成青光眼嗎?

眼壓正常約為10-20毫米汞柱,其實這是研究統計的平均值,這也就是我們聽到眼壓20以下就是正常的原由,隨著檢查技術的進步,「眼壓低於20就不是青光眼」這個觀念要修正了。

眼壓低於20就不是青光眼嗎?臨床發現有人眼壓正常,但視神經卻萎縮,這就是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也就是說眼壓不是診斷青光眼的唯一依據,還要配合視神經及視野檢查。

 

我該如何知道是不是有青光眼?

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包括有青光眼的家族史,長期使用類固醇、高度近視、罹患糖尿病。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病程進展緩慢,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因眼睛腫脹不舒服或視力模糊等問題就醫時,赫然發現視神經已受損。所以提醒,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家中成員患有青光眼者及超過四十歲成年人必須提高警覺,建議每年做一次青光眼篩檢,才是發現青光眼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