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今日 2024/12/272853位訪客   本月瀏覽人數:75806 上月瀏覽人數:97919
Deafness related gene screening panel
Deafness related gene screening panel
檢驗項目 Deafness related gene screening panel 檢驗代號 L72-664
中文名稱 聽損基因檢測(4基因25位點) 檢驗方法 聚合酶鏈鎖反應、質譜儀分析
檢體別 DBS(血片) PCR、MassARRAY System
採檢容器 血片
檢驗效能 請參閱
檢體量 參考值
收檢時間 24小時收檢 單位
操作時間 週一 健保編號 -
報告核發 收到檢體後兩周 健保點數 0
自費 2500
採檢/送檢注意事項
1. 為避免輸血造成非本體DNA,干擾影響實驗結果,受檢者需無骨髓移植、採檢前6個月無輸血紀錄。
2. 血片採檢須知:至少須點滿 3個血點,水平置於通風的室溫下陰乾,約四小時後呈深褐色,封入夾鏈袋送檢。
備註
操作組別 精準醫學檢驗中心 聯絡電話 林口(403)8360 台北(412)3654、3655 桃園(463)2051、2053
更新日期 2024/03/12
可否代檢 退件說明
可否加做
加做時限 檢驗後保存條件
干擾物質說明 檢驗後保存天數
臨床意義
1. 本項目為檢驗室自行開發(LDT)的檢驗,分析4個國人常見的聽損相關基因中的25個基因位點,血液進行核酸萃取、放大後,透過質譜儀-MassARRAY Analyzer做結果分析。
2. 目前已知的聽損相關致病基因超過100個,本試驗僅針對表列4個基因共25個聽損相關變異位點做偵測,並未涵蓋此4個基因其餘位置之偵測,亦無法檢測其他聽損相關基因之變異。
3.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約60%的感音型聽損可歸因於基因因素,稱為「遺傳性聽損」。其中30%的遺傳性聽損會伴隨身體其他器官的異常,稱為「症候群型聽損」,而大約70%的遺傳性聽損,只出現聽力損失症狀,稱為「非症候群型聽損」。在非症候群型聽損中,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佔了約75-80%;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約20%,X染色體性聯遺傳和粒線體遺傳約佔2-5%。
4. 臨床上常見的聽損基因以GJB2、SLC26A4、粒線體的12S rRNA基因(MT-RNR1)和OTOF基因為主。GJB2、SLC26A4和OTOF基因皆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粒線體的12S rRNA基因則屬於母系遺傳。台灣常見的聽損基因以GJB2、SLC26A4、12S rRNA為主,基因變異在聽損病人當中所佔的比例依序為21.7%、14.4%,以及3.8%。
5. 新生兒經由聽力篩檢搭配基因篩檢(GJB2、SLC26A4和12S rRNA),可以找出可能的輕中度或漸進式的感音型聽損患者,及早進行復健與治療。粒線體12S rRNA m.1555A>G突變會因使用耳毒性藥物而急速惡化,透過檢測,可避免胺基酸甘醣體類(Aminoglycosides)的藥物使用,預防聽力惡化。
6. 根據研究,帶有GJB2、SLC26A4、OTOF的突變之病人,因其病理位置侷限在內耳部位,裝置人工電子耳術後聽能追蹤較基因無變異的植入患者為佳,可幫助「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的預後評估。
7. 此基因檢測將可用於找出遺傳性聽損產前診斷、新生兒聽損基因篩檢、耳毒性藥物的預防、人工電子耳的預後評估。
檢驗相關報導 聽損基因檢驗基因位點
檢驗項目(英文) Deafness related gene screening panel
檢驗項目(中文) 聽損基因檢測(4基因25位點)
檢驗代號 L72-664
檢體別 DBS(血片)
採檢容器 血片
檢體量
參考值
單位
檢驗方法(中文) 聚合酶鏈鎖反應、質譜儀分析
檢驗方法(英文) PCR、MassARRAY System
檢驗效能 請參閱
健保編號 -
健保點數 0
自費金額 2500
收檢時間 24小時收檢
退件說明
操作時間 週一
報告核發時間 收到檢體後兩周
採檢注意事項
1. 為避免輸血造成非本體DNA,干擾影響實驗結果,受檢者需無骨髓移植、採檢前6個月無輸血紀錄。
2. 血片採檢須知:至少須點滿 3個血點,水平置於通風的室溫下陰乾,約四小時後呈深褐色,封入夾鏈袋送檢。
操作組別 精準醫學檢驗中心
聯絡電話 林口(403)8360 台北(412)3654、3655 桃園(463)2051、2053
備註
臨床意義
1. 本項目為檢驗室自行開發(LDT)的檢驗,分析4個國人常見的聽損相關基因中的25個基因位點,血液進行核酸萃取、放大後,透過質譜儀-MassARRAY Analyzer做結果分析。
2. 目前已知的聽損相關致病基因超過100個,本試驗僅針對表列4個基因共25個聽損相關變異位點做偵測,並未涵蓋此4個基因其餘位置之偵測,亦無法檢測其他聽損相關基因之變異。
3.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約60%的感音型聽損可歸因於基因因素,稱為「遺傳性聽損」。其中30%的遺傳性聽損會伴隨身體其他器官的異常,稱為「症候群型聽損」,而大約70%的遺傳性聽損,只出現聽力損失症狀,稱為「非症候群型聽損」。在非症候群型聽損中,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佔了約75-80%;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約20%,X染色體性聯遺傳和粒線體遺傳約佔2-5%。
4. 臨床上常見的聽損基因以GJB2、SLC26A4、粒線體的12S rRNA基因(MT-RNR1)和OTOF基因為主。GJB2、SLC26A4和OTOF基因皆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粒線體的12S rRNA基因則屬於母系遺傳。台灣常見的聽損基因以GJB2、SLC26A4、12S rRNA為主,基因變異在聽損病人當中所佔的比例依序為21.7%、14.4%,以及3.8%。
5. 新生兒經由聽力篩檢搭配基因篩檢(GJB2、SLC26A4和12S rRNA),可以找出可能的輕中度或漸進式的感音型聽損患者,及早進行復健與治療。粒線體12S rRNA m.1555A>G突變會因使用耳毒性藥物而急速惡化,透過檢測,可避免胺基酸甘醣體類(Aminoglycosides)的藥物使用,預防聽力惡化。
6. 根據研究,帶有GJB2、SLC26A4、OTOF的突變之病人,因其病理位置侷限在內耳部位,裝置人工電子耳術後聽能追蹤較基因無變異的植入患者為佳,可幫助「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的預後評估。
7. 此基因檢測將可用於找出遺傳性聽損產前診斷、新生兒聽損基因篩檢、耳毒性藥物的預防、人工電子耳的預後評估。
更新日期 2024/03/12
可否代檢
可否加做
加做時限
檢驗後保存條件
檢驗後保存天數
干擾物質說明
檢驗相關報導 聽損基因檢驗基因位點



©2024 林口長庚醫院 檢驗醫學部
V.20220704   Designed by C. C.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