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的認識與基本護理原則  回上一頁

陳麗美 護理師


 前言  


目前癌症的治療方式不外乎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時行臨床上未廣泛使用的免疫治療法等。手術治療可完全切除原發病症及局部侵犯組織對於早期癌症、癌細胞侷限在一處者,治療成功機會很大。而放射治療屬於局部治療,但可涵蓋較大區域以及外科無法切除的病灶,至於化學治療則屬於全身性治療,藥物經由血液直接進入或經由腸道、腹部吸收間接進入全身循環,藥效可以治療手術及放射線治療無法殺滅之殘留癌細胞及轉移性癌症,故對於全身性癌症及轉移性癌症的治療有相當的效果。


 化學治療的使用方式  

一、 單獨治療: 由化學治療單獨控制癌症,一般用於末期或再發的病患,屬姑息性治療方式。

二、輔助治療: 做為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追加的輔助治療,當腫瘤範圍過大或骨盆淋巴線有轉移,可以間歇性化療做為輔助,減少日後發生全身性轉移或復發的機會。

三、誘導治療: 在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前的治療,如腫瘤範圍大,預期治療困難,則可先以化療控制腫瘤,祈腫瘤能縮小以增加手術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成功率。

四、合併治療: 化學治療與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合併使用,在共同使用下治療癌症以增加治療機會。


 化學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及護理   

癌細胞是屬快速的細胞對於化學藥物的作用特別敏感,故易被化學藥物殺滅。同樣的,分裂快速的正常細胞也易受到化學藥物的傷害。這些細胞包括胃腸道黏膜細胞、毛囊、皮膚組織細胞、及造血細胞等。


一. 腸胃系統

腸胃反應包括哦心、嘔吐、食慾不振、味覺改變及腹瀉、便秘等。(這些反應發生於給藥後3~4小時)

(一) 哦心、嘔吐

1. 少量多餐。

2. 減低液體食物比例。

3. 進餐前一小時內,不喝液體食物。

4. 依醫囑予以止吐藥物。

5. 注意影響哦心的心理因素,可建議醫師在治療時即事先給藥物防範其我吐現象。

6. 予舒適的治療環境,隔離其他嘔吐病患並予以關懷。

7. 嚴重我吐者須評估者體液電解質流失程度。

(二) 食慾不振

1. 鼓勵多進食。

2. 評估患者飲食息慣。

3. 飲食計劃適合患者。

(三) 腹瀉

1. 指導飲食食用低渣、低油飲食。

2. 觀察排便性質及肛門週圍皮膚。

3. 密切觀察水份與電解質平衡。

(四) 便泌

1. 鼓勵進食高渣食物並多飲食。

2. 增加患者活動量。

3. 必要時給軟便劑或灌腸。


二. 皮膚黏膜

皮膚黏膜反應包括口腔黏膜發炎、禿頭及皮膚色素沉積等。(這些反應發生於給藥後2~3星期)

(一) 口腔黏膜發炎

1. 教導病患良好的口腔衛生,以棉花捧清洗傷口及勿用刺激性漱口水。

2. 疼痛厲害可於飯前服用xylocaine含於口中,以減輕疼痛,幫助進食。

3. 口唇乾裂可塗凡士林類膏。

4. 飲食方面鼓勵進食質軟、較清涼的食物。

(二) 脫髮

1. 評估病人對自我慨念的看法,以做為病人對禿髮反應的參考。

2. 強調此現象是暫時性,在治療結束後頭髮會再長出來。

3. 協助病人選擇假髮、圍巾、帽子等附加物,以增進病人自尊、另外在選擇假髮時間、宜在禿頭前,以使病人能選擇適合自己頭型及喜歡時的的假髮。

4. 向病人家屬說明,以使其有心理準備,而有助於病人的適應。

5. 已脫髮時的護理可教導病人避免過度的傷害,如捲燙、吹風等,這些都易使頭髮斷裂。


三. 造血系統

造血系統反應包括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感染。(這些現象常發生給藥7~14天)

(一) 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

1. 維持皮膚完整性,如避免穿緊身衣物、粗糙的紡織品。

2. 維持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如使用軟質牙刷溫和的清潔口腔。

3. 維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如避免用力擤鼻、保持空氣濕度。

4. 維持胃腸黏膜的完整性,如避免使用灌腸、肛溫表,促進水份攝取及活動量以避免便秘。

5. 維持泌尿道黏膜的完整性,如避免使用導尿管、灌洗及陰道塞劑。

6. 另外避免使用造成或延長出血的藥物,如aspirin、抗凝血劑。

(二) 感染

1. 維持良好營養狀態。

2. 避免暴露於可能感染的狀態。

3. 經常洗手。

4. 評估病人是否有感染的早期徵象。

5. 發生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時,應採隔離,減少生食、食物煮熟或以罐頭食用替代。


四. 生殖系統

生殖系統反應乃為化學治療抑制卵巢功能,使得荷爾蒙的分泌減少,而造成生殖器官暫時或永久性障礙。

性功能障礙

1. 以開放式問題收集資料,以評估病人在性及生殖方面的狀態。

2. 傾聽病人及其伴侶所恐懼及關心之事。

3. 在治療期間及結束二年內、有效的避孕。

4. 欲生育子女者,應先協助病人瞭解治療對生殖器官所造成的立即和長期的影響。


五 其他系統

其他身體系統影響有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心臟系統及神經病變等。

(一) 肺毒性

1. 觀察病人呼吸功能與型態。

2. 觀察病人唇、四肢末稍顏色。

3. 禁止抽煙。

4. 採舒適臥位,促進呼吸。

(二) 腎毒性

1. 注意腎功能檢查結果是否正常。

2. 計錄輸出入量及注意是否平衡。

(三) 心臟毒性

1. 觀察生命徵象的變化。

2. 教導病人緩慢變換姿勢。

3. 觀察是否出現心臟衰竭症候群。

(四) 神經病變

1. 注意病人身體外觀有無正常。

2. 手足是否抽動及步態平穩情形。

3. 觀察病人意識便化。

4. 注意交談時聲量的大小,觀察聽力的便化。


 放射線治療之方式  

一. 體外放射治療:

一般習慣稱之為大電,是利用最新直線加速對骨盆腔(包括大部份陰道,子宮頸及子宮體,下腹腔內淋巴系統等)作照射,每天照射二百毫格雷,每週五次,總劑量約在四千至四千四百毫格雷。在第二或第三期病人,會在有明顯腫瘤的部位,縮小範圍追加一千至一千四百毫格雷之劑量。全部治療過程約六至七週。


二. 體腔內放射治療:

一般稱之為小電,是利用鈷六十或銥~一九二作射源,對體腔內放射,此為一種高劑量後荷式治療,以特別設計的儀器,裝置於病人子宮體及兩側陰道頂端,射源以搖控方式送好的儀器內(子宮體內)。病人一共需接受三次的體內照射。每次給予劑量約在七二O毫格雷,每兩週做一次共做三次。


三 .組織內插種治療:

對早期復發的子宮頸癌可利用組織內插種式放射治療治療,以高放射劑量作局部照射。我們用針狀的銫~一三七放射源,對復發部位插種,在插種後病人需住院隔離三到四天。


 放射線治療常見副作用及護理  

放射線對細胞的殺傷原理是利用高劑量之游離輻射來破壞細胞中的染色體,染色體被破壞後,細胞並不立刻死亡,要待細胞進行繁殖分裂時,無法傳宗接代因而死亡。對正常的細胞而言,當在照射範圍內,也易受到傷害,常見有胃腸、膀胱、皮膚肌肉等。


治療期間常見之反應及處理方法:

1. 腹部絞痛、腹瀉:一般在治療後一、二週出現,此時應服用清淡、低渣之飲食,避免進食產氣之食物,如豆類或牛奶,另嚴重就應住院,調整體液電解質、並服用醫師之處方,一般將可改善。

2. 膀胱炎:可鼓勵多喝水及飲用含維生素c多的飲食,另嚴重就應住院,做細菌培養並服用醫師之處方,一般將可改善。


治療後:

1. 對於手術後合併放射治療者,常見有下肢水腫,有此現象發生時,建議勿站立太久、休息或睡覺時把下肢墊高或穿彈性襪。

2. 血便、血尿常見於治療後半年發生,但發生率不高,一但有此情況發生時,就應住院控制,必要時需會診直肛科與泌尿科醫師治療處置。

3. 皮膚、肌肉纖維化導致之僵硬現象,需要病人長期熱敷並有耐心作復健運動,定期複診檢查,以確保癒後情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