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陰道網片之併發症及處理
網片回縮(retraction/contraction)
網片周圍組織回縮通常與網片大小的減少有關。精確的原因目前還難以斷言。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運動時會有嚴重的陰道疼痛、性交疼痛、和陰道檢查時網片回縮處有局部壓痛感。在大部分的案例最嚴重的壓痛處會在central mesh graft和fixation arms的交界處,這可能是因為網片回縮後造成周圍組織張力過大。
一般我們可以在手術過程中藉由以下幾點來減少網片回縮的可能:(1)網片要盡量鋪平不要有皺摺,但張力又不能太大(tension-free),(2) 以縫線固定網片尾端,(3)在陰道後壁脫垂手術時可藉由rectovaginal examination來確定直腸上端的網片張大不會過大,(4)術後放置陰道紗布(vaginal packing)。
處理上我們可以先嘗試使用止痛劑,局部塗抹雌激素和局部抗發炎藥物注射。如果症狀仍持續,可採取局部切除網片的方式,一般很少需要做到全部切除。手術目標是分離central mesh graft和fixation arms的界面,切除所有回縮的網片,以紓緩過大的張力。然而,往往網片會牢牢地與陰道組織黏合,因此手術將潛藏著大量出血和周遭器官損傷的風險。再者,由於陰道組織本身的脆弱和陰道上皮的窄縮,要重新縫合切除後的陰道上皮也充滿著高度的挑戰。
網片外露(extrusion)或侵蝕(erosion)
網片外露或侵蝕不是非常常見,但確是很惱人的一件事情,大多數可能的位置就是陰道,也可能到尿道、膀胱,或是腸道。而出現的時間有可能在術後六週以後,也有可能久到七年。症狀包括有陰道出血、分泌物增加及性交疼痛。如果跑到膀胱或尿道,可能會導致患者有解尿困難、刺激性或阻塞性症狀、經常性尿失禁、反覆性尿道感染、結石、或是廔管等等。
文獻上關於網膜外露或侵蝕的危險因子有(1)材質,(2)有無先打水再切開陰道剝離(hyrodissection),(3)有沒有以縫線固定網片,(4)是不是有合併做其他術式,(5)網片有沒有鋪平,(6)年齡、停經及糖尿病。
其處理原則根據網片外露或侵蝕發生的位置,而有不同的選擇,治療方案包括觀察(網片外露小於3mm)、局部塗抹雌激素(網片外露小於3mm)、門診局部切除(網片外露小於5mm)、和在手術室局部(網片外露小於10mm)和盡可能的清除網片(網片外露大於10mm)。
(1)陰道網片外露可能位於中間切口處或在陰道壁的前外側。這種併發症的可能原因是潛伏性感染,不適當的陰道切口縫合,傷口癒合受損,和對網片的排斥。對網片的排斥又與網片孔隙的大小和網片結構為單股編織(monofilament)或多股編織(multifilament)等有關。因此我們在分離膀胱陰道和直腸陰道界面時,一定要full-thickness dissection,以避免術後網片的外露。
治療方式可分為:如果網片外露部分不太大,可以採取局部塗抹雌激素刺激傷口再上皮化,以利傷口癒合(先連續每晚局部塗抹1克陰道雌激素2週,然後減成每週 3次,6至8週後再重新評估);如果網片外露部分較大,則可以採行清洗外露部位(irrigation)後使用陰道皮瓣(flaps)關閉傷口,或術後加用局部塗抹雌激素;如果網片外露部分太大無法直接關閉外露部位或陰道皮瓣關閉外露部位後仍傷口癒合不良,則採行切除外露的網片,使用陰道皮瓣關閉傷口,或術後加用局部塗抹雌激素。因為目前使用的網片材質都是Polypropylene,是屬於type I synethetic prothesis,如果發生網片陰道外露,大都沒有明顯的感染現象,但是仍建議局部移除。
(2)網片侵蝕膀胱的出現更可能是由於手術時將網片置入或通過膀胱但未發覺。這些網片可作為結石形成的病灶。大多數時候,網片侵蝕膀胱可以膀胱鏡切除網片處理,或通過使用holmium:yttrium-aluminum-garnet (YAG)激光雷射切除網片和結石。
(3)網片侵蝕尿道可能是由於剝離筋膜時太接近尿道,以使周圍組織變薄弱和供應的血管受損、將網片安置在尿道和尿道周圍筋膜之間、張力過大、或尿道損傷等造成。治療方式為經過陰道在尿道下做一切口,將所有侵蝕的網片從尿道壁切除,再使用可吸收縫線修復尿道,並留置5至10天的導尿管。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使用局部皮瓣關閉缺陷和防止瘻管形成。
網片感染
適當的處理取決於網片感染的大小,而選擇廣譜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或經陰道切除網片。
六、與套管相關的併發症及處理
放置套管時可能會造成周邊器官(尿道、膀胱、腸道)和神經血管的損傷,雖然這些併發症都不是很常見,但確可能造成相當嚴重的問題,因此在手術過程中我們不得不特別注意。一項使用解剖屍體的研究發現套管穿刺的位置鄰近膀胱約0.7和1.3厘米、閉孔血管約0.8和0.7厘米、直腸約0.8厘米、直腸下動脈(inferior rectal artery)約0.9厘米。所以在手術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將髖關節往外往上flexion。另外,在穿刺套管時將兩根手指放入陰道,這樣做可以提高膀胱,推開結腸,和藉由直接觸診減少穿刺時套管尖端的偏差。
尿道損傷
可能於分離陰道壁和尿道周圍筋膜時發生。我們可藉由生理鹽水、稀釋的pitressin(20個單位在60至100毫升生理鹽水)、或20至80毫升0.5%利多卡因(含1:200,000腎上腺素)來執行水分離(hydrodissection),以找到正確的膀胱陰道和直腸陰道的界面(plane)。如果水分離的位置正確的話,則將在膀胱陰道和直腸陰道的空間建立一個fluid bubble ;而如果水分離的位置不正確的話(通常是太表淺),則將只是會讓陰道上皮變白或是隆起。而我們分離膀胱陰道和直腸陰道界面的方法就好像麻醉科醫生放置epidural,要loss of resistance,如果進去plane的阻力太大或一直流血,則可能就是plane打的不對。
如果手術中沒有立即發現尿道損傷或不適當的修補尿道損傷,則術後病人可能會出現尿道陰道廔管(urethrovaginal fistula),術後網片侵蝕尿道,尿道狹窄(urethral stricture)和感染。如果發生尿道損傷,應根據損傷的大小和位置,使用可吸收縫合線修復尿道;並於術後放置至少7天以上的導尿管。
膀胱損傷
常發生於膀胱後壁。有報告提到在比較嚴重的膀胱脫垂或是開過子宮的婦女要比較小心,因為膀胱的解剖位置已有了一些改變。另也有一個傾向為較常發生於手術者的慣用手的對側。因此我們在做陰道前壁脫垂手術時,一定要記得常常把膀胱裡的小便導乾淨,以免膀胱太脹,在放置套針時傷到膀胱。
另外還是要常規看一下膀胱鏡比較安全。因為術後再檢測往往需要更複雜的手術,因此在手術當時即發現膀胱損傷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膀胱黏膜皺褶可能隱蔽損傷的位置,因此要於膀胱內灌注至少250毫升或接近膀胱容量的溶液後再行檢查。如果懷疑有膀胱損傷但無法找到時,可使用甲基藍(methylene blue)溶液灌注膀胱。一般70度的鏡頭可以適切地顯示前外側的膀胱壁,而0度和12度的鏡頭可以適切的顯示尿道。
如果穿孔傷口不大可以放置數天的導尿管等待傷口自行癒合。如果是較大的傷口,應使用可吸收線雙層縫合(two-layer closure)傷口,並放置至少7天以上的導尿管。對於曾接受過骨盆腔放射治療者,則建議將網膜(omentum)、陰唇脂肪墊(labial fat pad)等組織移位至損傷處以增加傷口癒合能力。
腸道損傷
當我們將套針穿過薦骨棘韌帶(sacrospinous ligament)的時候,可以請助手將手放入肛門直腸內,並轉到另外一邊以防不測。另還是要常規做一下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確定沒有將網片放到直腸或造成腸道損傷。
對於小腸的裂傷和位於腹膜反折區(peritoneal reflection)以下的結腸若發生小穿孔通常可以縫合損傷來處理。然而,位於腹膜反折區以上的結腸若發生穿孔,在術前未清腸的狀況下,則可能需要做近端結腸造口(colostomy)。如果手術中沒有立即發現腸道損傷,術後病人可能會出現腹痛(abdominal pain)和腹膜炎的跡象(peritonitis)。
神經和血管的損傷
當我們在陰道後壁脫垂手術使用posterior mesh時,一定要特別小心坐骨棘
(ischial spine)後面的Alcock's canal,裡面有internal pudendal artery和nerve通過,千萬要小心不要扎到這裡。
七、其他併發症及處理
隱藏性應力性尿失禁(occult SUI)
隱藏性應力性尿失禁是因為嚴重的骨盆器官脫垂造成阻塞而不會漏尿(在嚴重脫垂的婦女大概是36到80%有這個問題),使病人在骨盆重建手術後反而發生應力性尿失禁的情形。有可能是尿道彎曲,也有可能是脫垂器官對尿道壓迫所造成。如果說擔心這個問題,是不是我們在做骨盆重建手術的時候,就應該合併做尿失禁手術?
根據長庚梁景忠教授的研究,他統計49位嚴重骨盆器官脫垂stage III到IV合併隱藏性應力性尿失禁的婦女,32位做TVT,術後91%不會漏尿。不做TVT的17位,只有35%不會漏尿。看來做是比較好,但是逼尿肌不穩定 ( detrusor overactivity) 的比例會明顯上升到16%。那法國的De Tayrac統計19位重建手術合併作TVT,發現是100%不會漏尿,另8位只做重建手術不做TVT,也有88%不漏尿,表示做不做TVT好像差不多,而且做TVT後逼尿肌不穩定的比例是有意義的上升到27%。所以說,目前要不要合併做尿失禁手術還是個有爭議的議題。
性交疼痛(Dyspareunia)
馬偕蘇聰賢校長的統計是利用PISQ (Prolapse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問卷,發現在術後一年73%的病人PISQ分數變得比較差。Gauruder的統計是術前有12.5%的婦女有性交疼痛的症狀,術後竟完全改善,所以他認為手術本身並不會影響性功能。Milani的統計是術後原發性的性交疼痛高達38%。所以目前來講這個議題還是沒有結論。那要怎樣避免影響性功能呢?就是不要修剪陰道壁,不要太緊繃,或是盡量不要合併陰道後壁修補。
結論
某些證據顯示人工合成網片可能增加網片外露的比例,但跟可吸收的網片材質比起來的確是成功率較高。而網片外露比例若在10%之內,都還算是合理的範圍。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用人工網片做骨盆臟器脫垂手術是絕對安全且有效的。而我們醫生應該衡量病人所有的狀況,包括泌尿症狀、年齡、身體狀況、及性生活的考量,為她量身打造最適合的一個術式。目前上市的mesh kits,像Perigee、Apogee、Prolift、Prosima和Elevate,短期成功率的確相當的高,但未來的報告可能要多研究一點功能上的評估,包括泌尿症狀及性功能的改變,因為我們最終目的就是希望矯正脫垂以外,還能夠恢復功能,進而改善婦女的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