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蒙補充療法(HRT)以補充更年期/停經婦女所缺失的雌激素(俗稱女性荷爾蒙)為主。一般公認HRT對改善婦女生活品質及延長壽命的效果勝過現有的任何其他藥物。然而,台灣目前估測只有約不到15%的更年期婦女長期使用HRT。其原因不外乎對HRT的好處了解不夠;或對HRT的副作用有所顧慮。中國在2000年前就在「內經素問」記載有49歲停經和不再生育而體形變壞等停經與卵巢機能喪失的相關文獻。在歐美Marie Bra在19世紀末使用卵巢精或磨粉服用治療卵巢失調的症狀,於1923年Allen及Doisy從豬的卵巢分離出雌激素,1931年從妊娠馬尿提煉出多量雌激素,到1938年才有實驗室裡合成雌激素。雖然1960年代就開始有人使用雌激素做荷爾蒙補充治療,但到1980年代才確實了解HRT可以預防骨質流失及心臟血管疾病。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及停經後問題的被重視,HRT經過多年的臨床實驗及基礎研究,這十幾年來,根據新發現不時調整改進也構成HRT的新趨勢。 HRT開始以治療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為目標且使用雌激素的劑量不統一而用量大,直到1984年Lindsay報告骨質流失預防的最小有效劑量應為結合型雌激素每天0.625毫克,從此常以此劑量為治療標準。台灣HRT開始得較歐美慢,十年來如火如荼的發展,也頗得共識。本人一直以為台灣婦女與歐美婦女相比,體型細小,飲食習慣迥異,台灣婦女所需雌激素的最小有效劑量或許比歐美婦女更小。於1995年邀約各學者同仁組織台灣更年期醫學會並開始探討台灣婦女的適當HRT劑量,果然發現台灣婦女預防骨質流失的雌激素劑量比當初報告的歐美劑量小,可以每天使用結合型雌激素0.3毫克。近年來陸續有不少提倡使用比原始較低劑量雌激素的報告如Estradiol一天由2毫克減為1毫克,或使用0.3毫克結合型雌激素等新趨勢。我們的臨床實驗比別國起步早,以頗有先見之明自慰。 醫界早就知道只用雌激素則發生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會顯然增加,因此建議合併使用黃體素,以保護子宮。起始以用藥物模擬正常月經週期,故以週期性給與每月10到14日MPA每天10毫克,以期子宮內膜變成完全分泌狀。因為週期性治療每月有如月經狀的流血,這對停經多年的婦女而言難以接受,常因出血而拋棄利多的HRT。新趨勢則為避免子宮出血,逐漸以連續性用藥替代,即每天不間隔地使用雌激素及黃體素為主要治療方法。更者,黃體素因為有可能對抗雌激素的作用,故也逐漸減低劑量,由原始的每天10毫克改為5毫克甚至於2.5毫克。本來以為需要使子宮內膜完全改為分泌狀的觀念也有所修正,而以不構成子宮內膜增生為主要。這樣,黃體素的使用量也趨於減低。 總之,HRT的新趨勢可說是用藥方法由週期性趨向於連續性,及所用荷爾蒙即雌激素及黃體素的用量逐漸減低,這些新趨勢以減少及避免HRT不適的副作用如陰道出血或乳房癌機率增加等為主要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