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老化,使更年期問題更顯著而重要。所謂更年期是指女性由生育期到喪失生育能力的一段時期,而停經則指最終月經,是因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所致。台灣婦女的平均停經年齡為50歲,而目前其平均壽命約80歲,因此停經後還有30年時光,亦即人生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停經後生涯,倘若停經、雌激素降低會構成身體不適的問題,就應該照護醫治,骨質疏鬆症就是其中重要問題之一。 人的骨骼不時在汰舊換新,不斷在新陳代謝,因此小孩、青少年時期骨骼會成長,但到成年男性約35歲,女性約30歲時,骨骼就停止成長,開始緩慢的流失。女性到中年雌激素分泌減少、停經,則骨質急速流失。其中比較鬆的骨骼如脊椎骨在停經後10年(約60歲)就超過骨折臨界線,不知不覺地發生壓迫性骨折(脊椎骨變扁,變小),身高逐漸變矮亦即〝老倒ㄍㄧㄩ〞,並且彎腰駝背。停經20年(約70歲)就連結實的骨骼如大腿骨都變鬆脆,萬一跌倒就引起骨折,必需開刀置換人工關節,不但個人受苦、家人受累,更會消耗社會醫療資源,大腿骨骨折更會致命死亡,其死亡率可比乳房癌、肺癌等嚴重後果。骨質疏鬆症女性絕對比男性多,主要就是因為(1)原本骨骼細小;(2)骨質比男性早開始流失;(3)更因為卵巢喪失功能,停止分泌雌激素,骨質流失明顯加快所致。至於為什麼卵巢到中年(約50歲)就喪失功能,現代醫學尚不知曉,需待將來研究。 因為已知雌激素的減少會構成骨質流失,目前醫界認為最好的骨質疏鬆的預防方法,應該是使用雌激素補充治療。為了防止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更年期婦女應該攝取適量鈣質、做適當運動,並接受正確的荷爾蒙取代療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