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樣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回上一頁

高雄長庚婦產科 藍國忠醫師


月經異常與不孕的這兩類生殖年齡的婦女,最常被婦產科醫師告知「可能」是屬於所謂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疾患所導致的結果。

關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個名詞,長久以來就是令病人「疑惑」,醫師「迷惑」,臨床及基礎醫學研究者感到「困惑」的謎團。

自從西元1935年Stein 及Leventhal 兩位學者首度發表七例無月經、多毛、肥胖的婦女有著兩側卵巢腫大並含多個濾泡囊腫的相關性後,長久以來,關於所謂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始終莫衷一是,因為這類病患的臨床症狀變化多端、表現也是相當的異質性,這也是為何醫師會對於此症狀的診斷告知多半抱持的是消極的「可能」而非積極的「絕對」的原因所在。

有人認為既使對於此症候群做出精確的定義其實對於提供病人治療並沒有多大的幫忙,反而務實地根據病人個別的症狀與需要來處理才是上策;不過對於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婦女可能在長期的健康評估與子宮內膜與乳房病變、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危險有著不可輕忽的角色,加上人類基因解碼的「後基因體時代」,疾病的表現型定義不清不楚,對於基因型的瞭解與解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致病之謎實在是一大障礙,對於醫師與病人間,醫師與研究者間的溝通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今年的九、十月號知名的『人類生殖』醫學期刊,連續兩月針對「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個爭議性的話題提出探討。

歐洲婦產科界對於多囊性卵巢的定義,最主要是根據超音波檢查發現在一個介面下可以看到單側卵巢至少有五個直徑2-8mm 的濾泡排列於超音波回音甚強的卵巢中央基質周圍,而且伴隨著寡月經或無月經等月經異常,或同時有多毛症、青春痘與雄性禿等雄性素過高現象謂之;對於抽血來檢測體內荷爾蒙狀態的步驟則認為非診斷所必須。

相對地,北美婦產科界的對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定義遵循的是1990年美國國家衛生院會議所推薦的診斷標準,包括有雄性素過高的血液生化證據或臨床症候以及卵巢排卵功能異常(需排除其他特定疾病所致,如泌乳素過高、先天性腎上腺增生、腎上腺腫瘤、與庫欣氏症候群等等),所以超音波的檢查則非診斷所必須。

可想而知,即使雙方定義上有交疊的部分,關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疾病盛行率會因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報告,而有相當大的歧異性。

所以在國際的診斷共識達成之前,這是為何以色列的學者Homburg 會以實用的觀點綜合地提出一個診斷的流程表:如果病人出現月經異常、多毛症與青春痘、無排卵性不孕等臨床症狀,則建議作超音波檢查,若符合上述的超音波特徵則診斷確立,若不符合上述特徵,則建議加作抽血的生化檢查,若有血液雄性素過高、黃體刺激素(LH)濃度過高、空腹血糖與胰島素比值小於4.5 或游離雄性素指數過高等等一個以上的不正常數值則診斷確立。

台灣關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盛行率到底多少?一直沒有明確可信的數據,西方的診斷標準是否可以全然適用於台灣婦女的身上不無疑問,比如說以多毛症的表現而言,東方女性可能因為先天毛囊數目與皮膚某種還原?基因上的差異,臨床表徵上不像西方婦女常見,不過,上述的診斷流程或許可以在謎樣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間開闢出一條清晰的溝通道路吧。


 回上一頁